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要闻

当前位置:国家品牌网首页 > 新闻传播 > 要闻 > 正文
2022年5.5%左右经济增速目标怎么看?能实现吗?
发布时间:2022-03-09
文章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韩洁、谢希瑶、于佳欣、刘红霞
分享到: 收藏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题:2022年5.5%左右经济增速目标怎么看?能实现吗?

  新华社记者韩洁、谢希瑶、于佳欣、刘红霞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一经亮相,便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目标。”有外媒评论。

  经济增长目标引导着发展方向。如何看待5.5%左右的预期目标?如何实现?

  厘清这些舆论关切的问题,至关重要。

  为什么定在5.5%左右?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复杂形势下,有外媒认为,中国5.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定高了,中国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如何看待今年的预期增速目标?

  对这一目标的设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

  “把今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设定为5.5%左右,是较为科学合理的。”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表示,这符合现阶段我国潜在增长水平,有利于引导预期、提振信心,凝聚发展共识。

  2020年,考虑到疫情冲击等因素,政府工作报告未提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我国经济实际增速为2.3%。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6%以上的目标,最终实现8.1%的增长,两年平均增长5.1%。

  “今年在高基数上适当调整增速目标符合实际。”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委员说,预期目标设定不能只看当年,要考虑前一年基数,也要考虑后续可持续发展,尽力避免年度之间忽高忽低。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测算,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仍在5.5%至6%之间,前两年经济平均增速主要因疫情未达5.5%,今年的目标设定更接近潜在增长水平。

  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114万亿元,在此基础上如实现5.5%的增长,对应的一年经济增量,按经济体算可以排到世界前20位。

  《纽约时报》刊文称,中国5.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比以往虽有下调,但仍然高于大多数国家,能在全球不确定性中提振信心。

  5.5%左右的目标能实现吗?

  有外媒称,中国设定今年经济增速目标时,低估了俄乌冲突对经济的影响。类似疑虑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稳出口难度增大,能源原材料供应仍然偏紧”“必须爬坡过坎”“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挑战多”……

  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充分预估,并认为5.5%左右的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压力挑战前所未有,但并不意味着目标难以实现。

  “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一系列政策组合形成有利于稳增长的良好环境:

  财政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一系列硬举措汇成有利于稳增长的强大合力。

  “尽管面临的环境不容乐观,但中国仍有足够政策空间支撑经济稳定增长。”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芮泽说。

  近日,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10美元关口,煤炭、天然气、铁矿石等价格也居高不下。有外媒担忧,全球通胀持续高企,会给中国保供稳价带来新的挑战。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回应说,中国经济韧性强、市场空间大,政策工具箱丰富,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生猪产能充足,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裕,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继续保持物价平稳运行。

  “中国经济有信心顶住下行压力,完成预期目标。”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委员表示,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下,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后劲,以及市场主体的活力和抗风险能力,这正是努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的信心和基础所在。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要怎么干?

  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翻开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九方面工作部署,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施工图”脉络清晰。

  推动重大决策落地见效,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委员认为,今年经济增长大概率会“前低后高”,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仍有空间,通过支持新基建、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进一步释放需求潜力。

  加强各项政策统筹协调,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委员说,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最大程度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

  注重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有外媒担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可能引发负面效应。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回应说,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各项政策注重精准有效可持续,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投资效益下降、产能过剩和资产泡沫等负面效应。

  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越要真抓实干。

  “我国仍然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委员认为,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城镇化和经济地理再布局潜力巨大,还有亿万憧憬美好生活并为之辛勤奋斗的人民群众,这是经济长期向好的最大底气。

  前两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3.3%,发电量增幅在6.7%左右,铁路装车货运量快速增长……这个春天,大江南北,田间地头、工厂园区一片繁忙。

  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只要全国上下毕力同心、攻坚克难,中国经济有信心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沿着高质量发展道路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子京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