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随着中国国际航空CA932法兰克福—北京航班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平稳落地,首都机场诞生了今年第1亿名旅客。这意味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首都机场成为中国第一个年旅客吞吐量过亿人次的机场,也是继美国亚特兰大机场后,全球第二个年旅客量吞吐量过亿人次的机场。
航空运输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首都机场的发展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民航发展的缩影,也表明中国民航业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
据了解,首都机场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拥有3座航站楼、3条跑道、双塔台同时运行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如今,105家航空公司将这座机场与全世界65个国家和地区的296座机场相连,其中,国内(含地区)航点160个,国际航点136个。
首都机场于1958年投入使用,今年正逢机场运营60周年。1978年改革开放后,首都机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机场目前使用的3座航站楼分别于1980年、1999年和2008 年投入运营。1978年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仅为103万人次,2018年达到1亿人次,年均增长达12.1%。上一次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实现重大突破是在2016年,当时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9000万人次,短短两年时间,首都机场实现了1000万增量。随着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的逐年攀升,机场货邮吞吐量也由1978年的3.4万吨跃升至2018年底的超过200万吨。不仅如此,首都机场还连续9年位列世界第二繁忙机场,并在国际机场协会服务质量评比中连续10 年获奖。
作为“中国第一国门”,首都机场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的理念,一切以旅客为中心,持续完善服务保障功能,努力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满足人民群众对民航出行的需要。近年来,首都机场推动航空公司拓展国际远程航线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不断完善航线网络;正式接管东区航空器机坪管制职责,加强与航空公司、空管等单位的协调联动,提升航班正常性,截至2018年12月27日,首都机场放行正常率同比提高12.14个百分点;始发正常率同比提高13.91个百分点;缩短旅客通关时间,改善旅客上网体验,开展“厕所革命”,推进无纸化便捷乘机,持续补齐服务短板。
与此同时,首都机场认真落实民航强国建设战略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在“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标杆体系建设上下功夫。随着业务量攀升和运营规模扩大,首都机场努力增强国际航空竞争力,与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机场协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组织开展合作,积极参加国际行业会议。
截至目前,首都机场与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的36家机场管理机构确立了姊妹机场友好合作关系。由首都机场发起的北京全球友好机场总裁论坛已成功举办6届,成为中国机场与全球民航业交流合作、传播中国机场实践经验的重要平台。
未来,首都机场将继续增强旅客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全力以赴建设世界一流大型国际枢纽机场的“四型机场”标杆,助力民航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