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山为王,培植势力,为争夺资源,各山头之间时不时还得火拼。”前段时间,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高抒这样描述“科研圈子”。近年来,科研领域出现了一些带有江湖气的“圈子”现象,一小撮人聚集起来“拜山头搞圈子”争夺资源、名利,却忽视建立新理论、研究新技术。科研“圈子化”不仅违背科学精神,更可能成为我国成长为科研创新大国路上的绊脚石。
在南开大学周志强教授的眼中,国内科研圈子存在较为严重的“绿灯化机制”,这也正是科研“圈子化”的具体表现。尤其以科研项目经费申请和成果评审匿名制度为两个“重灾区”。有人科研水平有限、成果重复,却可以反复得到资助,“善于填表”取代“善于研究”成为一项重要的“能力”。重申请、轻成果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也让科研成果评审之时,众多匿名评审自觉遵循“互不得罪”“互帮互助”的潜规则。这也加剧了科研领域选题“热、空、大”的现象。
在与一些青年高校教师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也对科研“拜山头搞圈子”的现象意见很大。对于“没资历”的科研人员而言,有些科研基金项目的申请,变成了个别“学术大牛”长袖善舞的舞台,所谓学术带头人、XX学者的嫡系学生更容易申请“中标”,导致一些科研圈沦为交际圈,本应用于科研创新的宝贵时间,却被用在跑关系、搞活动,追求发表一些影响因子高但真实价值不高的论文上。
要想打破科研“圈子化”,松开科研人员被现有体制机制束缚住的手脚,须从改善现有人才评价机制上入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意见强调应从项目、人才、机构三个角度对科研领域进行评估,一改以往以项目、奖项的大小、多少决定优劣的评判标准,避免了评价结果与物质利益直接挂钩,为打破科研领域“拜山头搞圈子”给出了政策支持。
打破科研“圈子化”,重塑严谨治学的科研精神,须有久久为功的战略全局性思想,这份《意见》中给出的改革方案,也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动态完善。
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人才的智力支持。对于科研人才而言,要有“劈山建路架桥”的勇气,时刻秉持治学严谨的科研精神,不能满足于“拜山头搞圈子”抢来的资源,不能满足于印成铅字却毫无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码字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