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圆桌峰会,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致辞。这是第一阶段会议结束后,习近平同与会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步出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
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新华社记者李斌、熊争艳、安蓓、孔祥鑫
五月的北京,天蓝草绿,生机勃勃。
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这座千年古都隆重举行。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1500多名中外嘉宾聚首京华,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
这是注定载入史册的辉煌一页——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深刻阐述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内涵,提出一系列新倡议、新举措,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尽显大国担当。
这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崭新篇章——放眼新中国逾60载外交史,从参与一系列国际多边机制到首倡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正成为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
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进程的里程碑——“向所有朋友开放”,“一带一路”这条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合作共赢之路,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铺展在世界面前,给人们以信心和希望。
丝路三万里,今朝启新程。
穿越历史,中国和世界一起,站在新的起点上……
面向未来,“一带一路”犹如鸟之双翼托举世界,一起飞向远方……
“让这一世纪工程造福各国人民”
传承历史,凝聚共识,高峰论坛成果丰硕,“北京时间”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新起点
“‘一带一路’建设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造福世界,造福人民!”
14日上午10时许,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四层大厅,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旨演讲话音刚落,会场上再次响起热烈掌声。
这一刻,世界瞩目——
4年前的秋天,习近平主席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理念。4年来,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了超乎预想的成果和收获。
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激发出强大的生产潜力,科技进步极大提高生产和生活效率。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世界经济增长仍然乏力,全球化面临新的艰难险阻……
世界向何处去?人们将目光投向北京,聚焦“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
志同者,不以山海为远。论坛具有广泛代表性——俄罗斯总统来了,见证“一带一路”倡议诞生的哈萨克斯坦总统、印度尼西亚总统来了,七国集团成员国均有代表出席,非洲肯尼亚总统来了,阿根廷总统、智利总统也不远万里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来了。
开幕式、领导人圆桌峰会、高级别全体会议、平行主题会议、欢迎宴会、文艺演出……两天的“北京时间”里,从多边到双边,高峰论坛活动密集,五大洲嘉宾荟萃一堂,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充分交换意见、贡献智慧。人们对“一带一路”给予更大的关注,更多的信心与希望。
开幕式主旨演讲、欢迎宴会祝酒辞、圆桌峰会开幕辞……论坛期间,习近平主席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宣示理念,传递信心。
这是更加清晰的方向——
“一带一路”,是条什么路?
2016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杭州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指出:“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
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习近平主席在论坛上的详细阐述,为“一带一路”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这样的场景令人难忘:“政策沟通”“加快设施联通”“推进贸易畅通”“促进资金融通”“增进民心相通”“智库交流”……14日下午,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六个大厅内,1500多名嘉宾分组参加了六场平行主题会议,代表们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献计献策。他们中,有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国际组织负责人,也有企业家、专家学者,交流和讨论中,透射出各方合力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信号。
这是更为广泛的共识——
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产业是经济之本;要有“向外看”的胸怀;要向创新要动力;让“一带一路”成为廉洁之路……习近平主席的一系列新倡议新理念,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促进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工程”“区域合作、发展与增长的典范”“现代史上的一项重大倡议”……与会嘉宾对“一带一路”倡议纷纷给予高度评价。
作为东道主,中国积极推动与会各方形成共识。
面向未来,论坛呼吁下一步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探索解决世界经济重大挑战的共同方案;
针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现象,论坛强调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
针对误解和疑惑,论坛呼吁不以意识形态画线,不搞政治议程、不搞排他性安排;
适应各国人民期待,论坛承诺在可持续发展、反腐败、减贫、减灾等领域开展合作。
……
这是更为丰硕的成果——
《“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中国社会组织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行动计划(2017-2020)》……论坛规划了合作路线图,确定了重点合作领域和行动路径,形成了270多项成果清单,这些成果将对“一带一路”建设形成有力支撑,增强各方推进合作的信心。
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将分别提供2500亿元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未来3年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宣布了一批关系“一带一路”中长期发展的重大举措。
一个个承诺,掷地有声!
一项项举措,诚意满满!
中国倡议,惠及世界;中国机遇,全球共享——
倡议成立亚投行、倡议建设“一带一路”……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球性热点问题不断、大国博弈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外交高举和平与发展的大旗,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一系列大手笔,一次次吸引世界目光。
从初步了解到越来越多国家加入,“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截至2016年底,已有100多个国家表达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和参与意愿,中国与3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46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联合国大会更是将“一带一路”倡议写入决议。
论坛期间,中国同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新签署一批合作协议,还同有关国家就自由贸易协定进行协商。
从APEC北京会议到G20杭州峰会,再到这次高峰论坛,一次次主场外交中,“中国力量”进一步彰显,“中国声音”更加自信有力。
“以前说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大家更多看到数字。这次论坛上,大家都能看见,中国已经登场,成为一个新的全球化浪潮的引领者。”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
“为‘一带一路’注入强大动力,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高峰论坛为世界经济注入新能量,推动经济全球化迈向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
近10米长,4节车厢……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三层大厅和一层餐厅,两列“和谐号”动车模型吸引中外嘉宾不时驻足观看。
中老铁路联通中国和老挝,瓜达尔港开航拉动巴基斯坦经济,雅万高铁开启印尼“高铁时代”……世界不少地方,中国人帮助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港口、通信、管道,正构建起规模宏大的基础设施网络,提速物物相通,便利人员往来,促进文明交流。
一步越千年——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的声声驼铃仿佛仍旧在亚欧大陆上回响,海上丝绸之路的帆影船楫依然辉耀着东西方文明。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向世界发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倡议。
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各国利益深度融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同时,全球经济增长基础不够牢固,贸易投资低迷,经济全球化遇到波折,发展不平衡加剧。战乱和冲突、恐怖主义、难民移民大规模流动等问题为世界经济投下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