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要闻

当前位置:国家品牌网首页 > 新闻传播 > 要闻 > 正文
北京将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图 五年推三权相对分离 图
发布时间:2011-11-26
文章来源:
分享到: 收藏

北京将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图

  本网讯,北京拟用五年建规范权力运行三大体系,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对分离

  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对分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这是刚刚出台的《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主要内容。昨日,北京召开全市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大会,计划用五年时间(2012年至2017年),逐步建立规范权力运行的三大体系。

  领导干部权力重新配置

  刘淇表示,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是中纪委、监察部在总结北京市基层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升华的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举措。

  此前,原崇文区曾试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即围绕日常工作查找风险点,但尚未介入权力运行层面,刘淇表示,“这次我们要推进的是抓住规范权力运行这个关键”,重点抓好三件事情,权力结构配置、权力运行监督、信息化防控。这三项工作涉及权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关系到利益格局的调整,领导干部的权力重新配置是一个重大利益调整,所以这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

  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图”

  重新配置权力资源,关键环节是确权、分权,刘淇给出的路径是:查找每个部门、单位、岗位的廉政风险点,并依据权力的重要性、权力行使的频率、腐败现象发生的概率及危害程度,评定廉政风险点的等级。

  而且,“要推进权力公开透明”,刘淇要求,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主动向社会公开不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个人隐私以及不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和行政裁量权基准等,“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切实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手握大权领导是防控重点

  对于廉政风险防控,刘淇梳理出其重点领域: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涉及民生的领域和舆论关注热点;重点对象,领导干部特别是掌握人事权、执法权、司法权、审批权、监管权的领导干部,以及人、财、物管理等关键岗位的;重点部门,涉及重大政府投资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活动的单位。

  刘淇强调指出,“三重一大”即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应加强权力运行内部监督,进一步规范党政议事规则和工作规则;而更为关键的是社会监督,开展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

  解读

  权力配置

  加强对主要领导权力制约

  以科学配置权力为主线,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对分离,强化权力制约关系。

  加强对权力的程序制约。逐步推进合理分权,单位内班子成员之间、部门之间科学配置权重,系统内实行权力下放、分级办理,加强岗位之间、环节之间的监督和制约。加强对主要领导的权力制约,制定合理限权、规范用权的具体措施,贯彻落实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制度。

 

   

 

 

  解读

  避免权力过于集中

  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种权力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这是权力结构科学化配置的关键。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表示,此系三权相对分离的核心内容。具体执行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彻底分权,政府层面分为决策局、执行局、监督局,彼此独立,相互制衡;第二种是政府部门的内部分权,比如发改委,内部处室分为决策处、执行处、监督处,内部制衡。

  “任何国家的政府行政职能,都涉及社会运行的方方面面”,三权相对分离的分权制衡思路,就是为避免政府行政职能过于广泛,权力运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因少数人出问题,导致整个社会蒙受损失,“三权相对分离其实是一种技术手段,通过科学设计权力配置,达到减少腐败发生几率、提升权力运行效率的目的”。

  权力监督

  公开职权目录及权力运行图

  作为廉政风险防控重点之一的监督机制,意见提出了权力运行规范化的监督体系,该体系涉及三个监督重点,包括内部监督、专项监督和外部的社会监督。

  外部监督路线图提出,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途径依法向社会公开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和裁量权基准,建立监督平台,规范信息采集、分析评估、处置改进、意见反馈的工作流程。

  解读

  没有公开就没有制衡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表示,公开是对权力进行监督和权力制衡的前提,没有公开就没有制衡,民众不知道内情,无法制衡。而当前出现的很多腐败问题,就是因为权力太集中,没有制衡。

  对于公开职权目录,李成言认为这是监督不可缺少的,要使社会对权力进行监督,就要让大家知道都有哪些权力,过去有些权力我们是不知道的,大家不知道就很难监督,公布后不同的群体对不同的项目进行监督,就会对权力起到有效的制约。

  至于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图和裁量权基准,李成言坦言,我们要承认过去有些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的流程中有些是不公开的,根据意见的要求,今后这些都要公开,把监督的要素、流程、结果都公布了,才使监督不成为空话。

  风险防控

  高科技让权力运行“留痕”

  运用信息化的高科技手段防控腐败风险,并建立信息化的防控体系。

  该体系涉及在行政监察平台上搭载廉政风险防控信息管理模块,研发“预防腐败预警处置系统”,在电子政务网络中设置监督模块或另设监督区,采集和分析风险信息并实施预警,以及将权力运行规范化体系固化在电子政务网络中,实现权力运行的痕迹管理。

  解读

  有效防范“打招呼”

  李成言认为,运用高科技的电子网络手段为权力监督和反腐败要充分肯定,这是当前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手段,应该充分利用。

  此外,整个廉政风险防控是监督领域的一个重要改革,改革体现了党在执政中要推动公开化,因为不少案件让人感觉,腐败的发生和结果,是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现象。

  李成言表示,信息化防控将会有效的防范传统的“打招呼”“铲信息”“屏蔽信息”的问题,即使发生个别的类似情况,成本也会极高,因为管制系统已经相当严格。

  不过他亦提醒,最重要的仍在于要给纪检监察部门更大的监督和防控的权力,如果这样的系统仍会受到不同权力的干预,效果就会成问题,可能会流于形式。

 本网编辑:小齐 新京报记者 杨华云 王姝

 

 

 

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