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品牌观察

智光宣言—中国绿色科技引领者的湾区新动能报告
发布时间:2023-04-28
文章来源:国家品牌网 作者:朱建华
分享到: 收藏

  历史,总是在时序更替中前行。

  2009年12月18日,全世界几十亿人都注视着哥本哈根。这座地处北欧的美丽城市,空气清新而宁静。

  这一天,来自世界东方的中国政府领导人,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掷地有声:“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这一年,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地的广东粤港澳大湾区,有一个以发展绿色科技,保护地球家园为己任的高科技公司正加速破浪前行。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风雨兼程,日月轮转。这个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的公司——“智光电气”,已成长为在综合能源和储能领域闻名中外的上市公司。这个释放新动能,活跃在大湾区,被业内称为“中国绿色科技引领者”的优秀团队,科技创新坚持“顶天立地”,勇闯研究前沿“深水区”,敢啃关键核心技术“硬骨头”,赋能经济发展原动力。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铭记昨天的筚路蓝缕,扛起今天的使命担当,朝着明天的伟大梦想,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新奋斗实现新跨越,用新发展创造新荣光,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南粤大地上绘就了一幅恢宏壮阔的创新发展画卷。

  静静守候着珠江的南海神庙可以作证,湾顶明珠的“海不扬波”牌坊无时无刻不在向世人昭示:涓滴入洪流、星辰入银河。智者之能,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未来之光,萤火难嘘,囊之亦照……

  湾区逐梦:民营企业家的实业情怀与国家使命

  岭南春早,潮涌珠江。

  2023年1月28日,大年初七,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于兔年第一个工作日在广州隆重举行。这是广东省委、省政府2023年新春开年召开的第一场会议,也是近年来经济第一大省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会议。

  党的“二十大”后,肩负特殊历史使命前来广东履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发表重要讲话,改革开放是广东最鲜明的特征,高质量发展是广东最光明的前途。坚定不移往前走,强化在国内国际两个循环中的关键功能,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这一重要动力源,发挥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台作用,扎扎实实抓好今年,抓好5年,再深耕10年、30年,必定能再造一个新广东,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新一届广东省委发出“制造业当家”“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让身处粤港澳大湾区湾顶明珠广州开发区的智光电气股份公司董事长李永喜心潮澎湃,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李永喜的梦想之帆,是在南中国海岸上赫赫有名的华南理工大学扬起的。

  云山珠水,煌煌上庠。华南理工大学是一所百年学府,她发端于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史称“红色甲工”),组建于1952年,秉承“博学慎思明辨笃行”校训,素有“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新能源汽车界黄埔军校”美誉。这座被称为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的“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著名高等学府,人才辈出,走出了一条栉风沐雨、积厚成势、作育栋梁、英彦蔚起之路。广大华工学子怀揣着理想,萌芽破土,在母校的厚泽滋养下成长为一棵棵参天大树。“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子们从未忘记过培养他们的母校,积极反哺着母校的培养之情。

  2021年7月14日,李永喜等一批优秀企业家校友专程回到母校,参加学校发展座谈会,李永喜慷慨解囊,向母校捐赠人民币1亿元建设发展基金。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代表学校接受了捐赠,他深情表示:“华南理工大学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遍布全球的华工校友,经常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母校的眷恋之情,用实际行动展现华工人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正是因为校友的突出表现,学校收获了人才培养这块‘金字招牌’;正是有一大批像李永喜校友这样的优秀华工人,这块‘金字招牌’才成色十足”。2022年,华南理工大学迎来了建校105年暨组建70周年。在校庆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张立群表示:“百年办学,七秩辉煌;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学校取得的每一个办学成就,都深深铭刻着每一位华工人爱校、荣校、兴校的不朽印记……”。

  李永喜是潮汕人,他父亲是汕头的一个中学校长,自小就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人要成器就要读好书”,书香门第中常常听到的这句话,牢牢印记在他童年的心幕上。

  198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进入电力系电机专业学习。三年后的一天,他站在刻有孙中山校训的巨石旁,对身边的同学说:“我查阅了所有电气电机的发明专利,发明者居然没有一个写着中国人的名字!”

  这个让每一个莘莘学子刻骨铭心的感悟,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校园内的图书馆,李永喜又说过无数次。每每说完,身边的人群就会突然安静下来。沉默良久,李永喜面带怒气宣称:“我发誓,一定要把中国电气标准写进教科书,要让中国人用上自己研发的高端电气产品……”。这一年,李永喜刚刚二十出头。

  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喜

  是风云激荡,求强思变的时代,成就了李永喜的传奇人生。这位生长在韩江之畔的潮汕青年,胸膛里跳动着一颗不安分的心。大学毕业,他先在广州开发区建设开发总公司做统计员、施工员、计划员。扎实的专业知识,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26岁就成为集团下属一个发电厂的厂长。29岁被评为广州市优秀企业家,31岁提拔为开发区建设开发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1997年被评为广州市和广东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连续两届当选为广州市人大代表,34岁时便享受广州市副局级待遇,担任了广州经委副主任。

  正当艳丽夺目的玫瑰花在他面前绽放时,他却毅然选择人生另外一条赛道:下海,创办实业,走上实业报国之路。

  难道,是当年在华工校园立下的那个誓言,召唤他踏上常人无法想象的湾区逐梦之旅?

  此时,在苍茫的大海上,有一叶名为“智光电气”小舟正向李永喜驶来。

  智光电气是从原广东省电力工业局试验研究所(现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体制内孵化出来的一家民营高科技公司,是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时任所长周良才,借国家鼓励科研人员下海创业政策东风搭建的一个创业平台,是一块改革的试验田。以研究所职工及社会资本集资的85万元为初始资本,周良才任总经理,毕业于华南理工的新技术研究室主任芮冬阳担任副总经理。

  二十世纪末叶,国家开启城镇化城乡电网改造,使得智光电气当时的拳头产品电网消弧技术大有可为,可由于资金短缺,眼看错失市场良机。跑银行寻求贷款,因没有抵押物,每每都空手而归。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心急之下,芮冬阳想到了华工的老同学李永喜。

  老同学相见,既是同学又是同乡,芮冬阳开门见山说明情况。当时,智光刚刚从研究所剥离出来,依靠所里提供的二间免费办公室,十几张办公桌及电脑,势单力薄,条件艰苦。

  风不停地吹,创业者在不停地奔跑。

  2003年12月,在电力行业打拼多年,慧眼识珠的李永喜代表他所在的广州金誉公司当即表态,愿意投资支持智光发展,并同意以大股东身份担任智光董事长。

  冲出峡谷是坦途。在既懂专业又精通管理的李永喜的率领下,智光业务出现“井喷式”增长,投资当年公司规模达到1000多万元人民币,第三年做到了6000万,第四年便达到了一个亿。

  李永喜与芮冬阳两个华工校友都是喜欢创新的人,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商业模式。资本运作自然是李永喜的长项,他不仅为智光注入全新的管理机制,还与芮冬阳一起谋划股改上市。

  2005年6月1日,1975年出生在安徽安庆,在其他软件企业已经有七年资本运作历练,具有会计学、经济法学、金融学复合型专业知识结构的曹承锋正式加盟智光,智光上市筹备工作进入倒计时!

  那天,芮冬阳完成对曹承锋最终面试,一番谈话之后,芮冬阳把曹承锋送出门,目光中透出欣赏与信任说了一句话:“小曹,你就是我们智光要找的人。”其实就因为这一句话,才有了曹承锋日后在智光的这不离不弃的18年。

  从芮冬阳、曹承锋二人在华工西湖苑宾馆闭关连续奋战70天打磨招股说明书开始,顾秋荣、韩文、刘勇、姜新宇、王卫宏、杨旭、陈锐等随时待援;自2007年3月25日进京始,到上市前在北京三里河首体对面的西苑饭店5个月的驻守,芮冬阳、曹承锋废寝忘食、夙夜不懈,总能确保将证监会问询函的回复,在次日8点准时提交到证监会审核人员手中。

  2007年7月20日,李永喜、芮冬阳与保荐代表人共同参加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审核答辩,无疑,这也是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对智光一次重要面试,也是智光发展过程中一次大考。之后便是两小时焦急等待,成败在此一举,这一时刻,谁的心跳不会加快呢?

  下午4点30分,证监会发行监管部通知:智光电气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通过!等候在证监会一楼大厅的李永喜、芮冬阳、曹承锋、顾秋荣和远在广州的智光全体员工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2007年9月19日,智光电气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此时,李永喜掌舵智光不过五年时光。

  智光,从这一刻起,开启了工业节能技术(高压变频与节能服务)、储能技术等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的新征程!

  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如果说,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投资智光是李永喜实业报国情怀的体现,那么,投资芯片制造则是他践行国家使命的不懈追求。

  智光电气产业中应用的进口芯片一次次没商量地被提价,让李永喜心里隐隐不快,这种“卡脖子”作为,使一个民族企业家的自尊心被深深地刺痛了!

  可是,中国人自己制造芯片的春天何时才能到来呢?

  世界集成电路(芯片)的发明距今已有65年。1985年,美国仙童公司的罗伯特•诺伊斯与美国德仪公司的杰克•基尔比间隔数月发明了集成电路,开创了世界微电子学的历史。诺伊斯在基尔比发明的基础上,发明了可商业生产的集成电路,使半导体产业由“发明时代”进入了“商用时代”。此二人都被誉为集成电路之父。

  其实,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国也将半导体研究列为国家四大紧急措施之一,1995年底,一位中国领导人在出访韩国,在三星公司考察半导体工厂的时候非常感慨:“以前,我们认为半导体产业美国、日本很强,现在连台湾地区、韩国都起来了。”这位领导回国之后,在一次专门会议上说,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把我们国家的半导体产业搞上去!2014年,政府决定要把集成电路设立为国家战略。

  可是,芯片制造属于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投入大,回报慢,风险高,往往让投资者望而却步。

  广东是制造业当家的大省,何时才能实现芯片制造零的突破?李永喜翘首企盼着,广东制造业的有志之士们都翘首企盼着……

  机会终于叩门了。

  2017年9月的一天,李永喜与陈谨、陈卫、韩瑞津博士在广州相聚。陈卫既是李永喜的同乡又称得上世交,曾在汕头大学物理系担任讲师,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固体电子研究中心从事电源IC技术开发和设备模拟的研究工作。担任过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工艺集成高级工程师、经理和顾客部区域经理、现场工程支持副总监、亚太及日本地区市场总监、中国公司首席代表和总经理。

  谈及中国的芯片制造,先是沉默,之后便兴奋不已。相同的志向,共有的梦想,胸膛里都熊熊燃烧着一团烈火。在这个不眠的长夜,一个即将诞生的名叫“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的芯片制造企业,如同一列注满核能的高铁鸣笛出发……

  天下争雄,舍我其谁!现在来看看中国芯片人令人目眩的建设速度。

  打桩机巨大的轰响,震撼着南中国海大陆架这片梦幻般的土地。从2018年3月到2019年9月,粤芯半导体以短短的18个月,实现了从无到有顺利投产,创造了“粤芯速度”“黄埔速度”“广州速度”,成功赶超海内外世界同行。

  “大湾区第一芯”吸引着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的目光。马兴瑞三次前来粤芯调研,站在全自动化车间的参观通道上,马兴瑞关心地问:“一期投资用了多少钱?”一旁的李永喜回答:“70亿元人民币”,马兴瑞挥着手说:“我看还应再加一个零!”

  百川入海、方成其大。坐落于黄埔区中新知识城内的粤芯半导体,是国内第一家以定制化代工为营运策略的12英寸芯片制造企业,伴随粤芯的正式投产,广州先进制造业“缺芯”的历史从此改写。总投资近300亿元人民币,一期月产能1.6万片,二期2.9万片,三期8万片……成功带动了近150家半导体上下游企业前来广州选址落户,激活了广东半导体产业,推动了广东省集成电路的人才集聚与产业链集聚,为广东抢占新一轮技术革命高地提供了重要支撑……

  历史,已经到了这样的时刻,是时候将广东“缺芯”的历史丢进零丁洋了!

  浓厚的实业情怀,持续的创业拼搏……这些有着李永喜特质的企业家精神,就像一朵朵羊城开不败的木棉花,永不褪色,永远鲜艳,闪耀着璀璨夺目的智慧之光……

  创新引领:绿色科技追求者的前沿破冰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

  智光电气绿色科技的创新引领,现任常务副总裁的姜新宇从西安交大硕士毕业来广东电科院报到那一天就积极投身参与了。

  姜新宇出生于湖南长沙市宁乡县一个宁静的小镇,上大学,读硕士,他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西安交大电气工程系的电气绝缘与电缆专业。硕士毕业,导师推荐他去日本留学攻读空间电荷测量专业博士,出身寒门的他主动放弃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只想早点上班,反哺家庭。

  1998年7月6日,姜新宇在研究生导师屠德民推荐下走进广东电科院高压室,开启了绿色科技的追索之旅。

  他作为骨干研发人员最早参与的科研项目就是“配电网中性点新型接地技术研究与装置研制”,也可称之为“消弧技术”的研发,主要解决配电网单相接地后所引起的弧光问题,确保电网安全。这一在城市化电网改造中市场需求巨大的技术亟待技术创新与革命。

  姜新宇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师傅是年近60岁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陆国庆,她严谨的科研精神与“空杯”的学习态度,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比如在各种高压带电试验过程中,录波波形稍微有点毛刺,一般人可能就不太关注,但她非要追根溯源直至找到真正的原因并彻底解决完毕才能罢手;再比如她原本是学俄文的,而科研工作开展时很多外文书籍全是英文,一个年近60岁的老人每天坚持学英文,直到后面参加国际会议,她竟然用流利的英文进行演讲与交流。

  整整三年,从冬到夏,由春到秋,有时是早霞满天的清晨,也有时是满天星斗的暗夜,高压大厅里随时都能看到这一老人家与项目组成员的身影。从零起步,关键的硬件与软件需要自己设计、自己编程。陆国庆负责项目的整体技术思路与方向,姜新宇负责实施与落地,在高压设备上的上千次的试验,白天工作,晚上试验,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反复验证,探索不止……

  2000年7月8日,艰苦的研发终于开出了璀璨的创新花朵。茂名电力局双山变电站现场测试,在众多专家注视下,用人工接地方式进行了试验取得成功!这一填补国内空白的新技术,最终实现年创营收逾2亿元,成为智光上市的主打产品;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供电会议,并作为牵头单位组织编制了该技术电力行业标准……

  智光科技创新的每次引领,都来自李永喜、芮冬阳等战略上的运筹帷幄,对市场和前沿技术的准确选择。

  芬兰瓦萨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前身是瑞典的STRONGB,于20世纪60年代成立,1967年开发世界上第一台变频器,被称为变频器的鼻祖,开创了世界商用变频器市场。

  上世纪70年代,西门子工程师首先提出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理论,来解决交流电机转矩控制,而对于直接转矩控制,由德国鲁尔大学的M.•Depenbrock教授和日本的I•Tekehashi于1985年分别提出。

  这无疑是世界电力节能领域的一次技术革命。

  国内大功率电子器件技术研发及基础薄弱,高压变频在当时的中国研发难度极高,国外企业也不售卖给中国国防、军工等领域,属于“卡脖子”产品。通过IGBT和电力电子拓扑结构的创新来实现高压变频技术的研究,从而为高压大容量电动机的驱动控制提供关键设备与技术,是智光在电网产业之外一个全新的尝试。

  李永喜、芮冬阳认定:在被国外垄断的高压变频领域,谁率先取得技术突破,谁就会率先驶入“以产顶进”的蓝海。

  2001年,芮冬阳率队立项的高压变频研发,当时被列为广东省“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芮冬阳作为项目负责人,多次跑北京清华大学电机系拜访请教卢强、孙元章等著名教授。姜新宇和王卫宏负责组建研发团队并与清华大学李永东教授团队一起展开攻关。

  这又是一次心力与心智的拼搏,毕业于清华大学的王卫宏在北京的母校清华园内一待就是半年,与清华团队一起进行了动模仿真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对拓扑结构、算法控制、电路板设计等逐一进行验证,奠定了科研的基础。与此同时,姜新宇在广州开发区归国留学创业园带领团队展开装置研究。

  创业艰难百战多。2004年4月,由于场地不足且没有高压电源,科研团队不得不迁至租赁的增城特种变压器厂房内。增城离市区60公里,每天披星戴月,早起晚归,挤公交车,多次换乘。很多人干脆吃住在现场,一周回一次家。正值广州最热时候,又是在铁皮房里工作,科研人员汗流浃背,科研小组承受着高温与“高压”双重煎熬。而且,研究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不明原因的爆炸……

  1976年出生,毕业于武汉大学的许贤昶,眼看两位同事,因环境艰苦支撑不住而离职,他在姜新宇的鼓励与支持下,接过他们手中的工作,几个人的工作量由他一个人完成。

  这是使命齐天,青春无敌的岁月。

  2008年12月31日,历史当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在广州中国大酒店,由智光自主研发,通过国家电控配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面检验成功的10000kVA级超大容量高压变频器面世。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7000kVA级和10000kVA级超大容量高压变频器能够相继成功研制,是智光电气在电机控制与节能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产业化道路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华章还在续写,奇迹仍在诞生。

  高压变频的运行可靠性,是替代进口产品的关键。以姜新宇、王卫宏、许贤昶、石本星等为主的技术团队,从2004年就攻坚克难。一路走来,业内首创转速跟踪技术(STT),在电动机系统非停机状态实现高压变频再次启动,使得电机系统连续运行的可靠度得到保障……

  这是一场漫长却充满民族自尊与斗志的蓄势,迫切地等待着一次震天撼地的喷发……

  谁掌握了储能,谁就掌握了支撑新能源发展的核心。

  颇具战略眼光、思维前瞻的李永喜早就对此有着深刻的认知,他要打造智光绿色科技“第三极”。

  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中明确指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支柱包括了五个方面: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电动车和能源互联网。

  智光供货的国家能源集团山东某大型水库光伏发电配套储能项目

  储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支柱之一,它与新能源发展息息相关,正如引擎与奔驰的汽车一样重要。储能是新能源发电的缓冲区,可以改善电能质量;是输电端的“蓄电池”,可以用于削峰填谷;是分布式电源的仓库,可实现发电+储能的新型用电模式。储能是电力的“硬盘”,物理/机械储新、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

  机会总是向有准备者招手。2013年,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公司承担了国家863科技项目“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上海交大承接了项目部分研究内容。由于智光在电力电子技术研发及装备制造领域良好的口碑,上海交大找到智光开展合作。

  凌志斌,时任上海交大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陈满,时任南方电网调峰调频有限公司该项目负责人。他们与智光的姜新宇组成合作研发团队。

  披挂上任了。姜新宇带领智光负责研发的许贤昶、电气技术首席技术专家吴胜兵、研发中心部门经理石本星等开始为期10个月的关键技术攻关。

  寂寞沉潜的时光,积蓄着岩浆暗涌的力量。攻坚克难,通宵达旦。在没有相关技术借鉴条件下,完成了从零到完整的工业样机开发,突破制约转化效率提高及使用安全等诸多痛点,项目联合攻关小组首创三相H桥级联、无变压器直接接入高压电网的大容量储能转换技术。在一个黑暗退去的清晨,能量转换和电池均衡控制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2013年12月,满怀希冀将样机交付南方电网深圳宝清变电站。2014年9月投入运行,研发团队的所有成员屏住呼吸,等待那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该系统在能量转换和电池均衡控制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之后入选“2015中国智慧能源产业十大优秀案例”。世界睁大惊诧的眼睛:智光储能共申请专利超70项,并负责起草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30项!

  科研没有止境,奇迹续写辉煌!2022年智光又与华能集团清洁能源研究院一起合作研发成功世界最大单机容量35kV高压直挂储能系统,一举将储能单机容量推进到25MW等级!并大幅提升充放循环效率至接近91%!

  自强不息,务实创新,笃行不怠,步履铿锵,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储能技术国际舞台的中心。

  伴随着智光在国家电网湖南储能项目、广东电网储能电站项目、江苏某生化医药集团储能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国家电投、三峡集团等一大批储能项目的落地,智光投资建设的顺德五沙电厂储能项目在全国200多个候选项目中,被评为国家能源局首批科技创新(储能)示范项目,级联型高压储能经中电联组织院士专家组鉴定,评定为国际领先水平;作为级联型高压大容量储能技术的倡导者与引领者,智光连续3年获中国十大能储能PCS企业称号……

  桃李不言,自有风雨话沧桑。中国电化学储能装备的第一座里程碑在粤港澳大湾区昂然崛起!如今,智光储能系统关键技术指标仍保持全球领先!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全球领跑,古老中国的智慧之光,终于照亮世界东方!

  绿色低碳:地球家园保护者的“智光行动”

  奋进新征程,更需要有高度的战略清醒。

  在李永喜看来,智光的高质量发展,一是体现在技术创新上,二是体现在业务模式创新上。智光开始全面走向能源动力节能增效与绿色能源领域,在工业节能技术、余热余压发电利用技术和分布式能源技术各领域探索取得新的突破,智光由此走向基于工业互联网、云平台与大数据的综合能源服务,积极探索并实践“虚拟电厂”业务,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实现中国对世界的承诺。社会责任之帆在智光高高扬起!

  2009年的一天,芮冬阳去深圳参加节能协会的一个研讨会,听了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委员会领导沈龙海的演讲,并相约在北京见面。

  这一年,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通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召开,中国政府向世界承诺减排,同时开始推进兴起于欧美的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新机制。

  李永喜感到,中国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春潮到来了。

  时间,开启新的书写;智光,翻开新的华章。

  2009年12月6日,芮冬阳赶到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广东厅与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委员会签署了“中国节能万里行”战略框架协议。

  使命虔虔,号角催征。

  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国节能协会等牵头冠名的“智光杯”节能万里行活动在华夏大地正式开启,云南、贵州、河北、宁夏、广东……,芮冬阳、刘海燕等带领智光团队以云南为起点,踏上中国节能减排“传经布道”的漫漫征程,召开宣讲大会,推动节能服务,行程遍及20多个省市。

  自觉担当绿色低碳大任的智光人,在新世纪敲响的晨钟中,义无反顾投身节能新技术推广与节能服务的大潮中。

  余典云,江西鄱阳县人,智光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产品中心总经理。父亲的两句话成为他的人生信条:知识改变命运,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进入智光后,他负责节能技术服务,似乎忘记了父亲的教导,透支身体,成为公司出差时间最长的人。一年365天他出差330多天,春夏秋冬的衣服都装在一个随手拖着的大旅行箱内。有一次,他在客户车间里观察变频器的启停质量,找来一把破木椅坐在电机前蹲守。谁想,这一守就是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下午,他看到了从外地赶来的同事的身影,感觉救星来了,眼水夺眶而出。还有一次,他与另外两个搞技术服务的智光同事,铺一张纸片,在客户设备前的地板上,忍受着70分贝的噪音,连续睡了三个夜晚……

  智光从事的是肩扛责任不畏艰辛闪着泪光的事业。

  毕业于北京机械工业学院的孙开发,2009年正赶上首钢要搬迁曹妃甸,建设中国第一座球团厂,他与智光的王瑞、许贤昶担任七大风机的节能改造,每天中午在现场泡方便面。2016年,他又转战青岛港轮船岸电项目,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一次连船成功,为建设绿色港口贡献力量。一年前,他曾在西藏黄金矿业创下海拔最高施工作业记录,海拔4800米高山之上,同伴一个一个倒下去了,孙开发也出现严重“高反”,呕吐、无力、睡不着觉。就去县城小诊所找到一个偏方,服药后每天可坚持爬到矿山工作一个多小时,终使国内第一台高海拔节能设备成功投入运行……

  智光在首钢集团某大型钢铁公司电机系统变频节能的改造项目

  武汉钢铁、首都钢铁、新余钢铁、韶关钢铁、宁夏能源……电厂给水泵改造、水泥企业节电运行……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北国冰城,到塞外大漠;从南海之滨,到青藏高原,无处不闪现着智光人的身影。

  迄今智光已投产变频器16000多台,应用于包括非洲阿尔及利亚、土耳其、俄罗斯等全球40多个国家,装机容量21GW,每年可为国家节约电量364亿度,折算减少碳排放量345亿公斤,折算减少标准煤14560000吨……

  在李永喜制定的智光战略规划中,综合能源服务涵盖节能服务与用电服务。

  帮客户做能耗的深度诊断,把能源用量降下来;利用多能互补、储能及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终端客户能源的优化与节约使用;通过客户聚合,打造“虚拟电厂”业务模式。

  这是新时期地球家园保护者的“智光行动”。

  积极参与光伏支撑国家能源绿色化转型的同时,在工业企业及园区社区大力开展综合能源服务。

  谭毅杰,湖南郴州人,2014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加盟智光后,在用电公司领导谢坚纯带领下,踏上用电服务的崭新征程。

  佛山国星光电项目,就是他们打的一场硬仗。在这个拥有光伏、储能、空调改造、配电监测改造及综合能源管理的平台上,智光团队依托国星光电厂区能源设施及用能现状,在绿色、节能、感知、互联、运维等领域开展能源物联网建设及综合能源系统管理平台部署,改善用能结构,提高用能效率,降低用能成本,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园区能源管理数字化、智慧化、可视化、助力“智慧工厂”建设,取得了综合节能效益10%以上的成效,年节电量达480万kWh以上!

  这是一个创造奇迹的时代,更是一个让梦想骏马般驰骋的年代!

  智光人用质朴与真诚赢得赞许。你相不相信,一个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像一个农民工一样,一头钻进狭窄而又满是油污的地沟作业。看到眼前情景,客户负责人怎么也不相信。当他得知,这个钻进地沟的人是智光电气的总工程师,禁不住睁大惊愕的双眼。

  中国节能产业应该用如椽的大笔,写下智光人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中创下的历史功绩。

  领跑世界:数字能源先行者的智慧之光

  踔厉奋发向未来。

  2018年11月28日,智光研究院在广州宣告成立。

  刚刚过去的5月份,智光电气与阿里云在羊城签署了“工业互联网+”战略合作协议。

  李永喜、芮冬阳确立的研究院的目标是:瞄准数字能源领域的能源数字化服务。

  在研究院院长芮冬阳带领下,智光研究院以只争朝夕精神,很快便搭建起三个平台,一是由为上万台智光变频设备组成的数字化服务系统;二是储能设备投运后十年生命周期大数据管理平台;三是围绕超级充电与光伏的数字化平台。

  创新之花迎风绽放。智光的科研队伍,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形成了光储充、光储超充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

  2022年9月6日,智光建设的国内第一个数字化储能超级充电站投产,国家充电设施协会、广东省充电设施协会、广州市领导为智光举行了隆重的上线剪彩仪式。春运前,智光投运了国内第一个高速公路光储充超级充电站,5分钟续航200公里!

  有一天,一个来访者好奇地问李永喜:“你们为何有这么强的凝聚力?你们凭借什么吸引了那么多博士硕士?”李永喜微笑着回答:“梦想与蛋糕”。

  “蛋糕要大家一起分享”,这个李永喜的“蛋糕理论”,像一支桅杆,高举起自主创新实业报国这一片永远不落的梦想之帆。

  在智光的股份设置的设计方案中,李永喜早就为公司高管、研发人员、业务骨干配置了份额,而且还拿出自己的钱借给大家购买股份。尊重员工,尊重创造,是智光做大蛋糕的原点。没有尊重,就没有创造,就没有分享。没有分享,就没有做大的蛋糕。

  每一次在各类产品技术的立项、研发、应用中,始终站在行业制高点,用创新践行使命。从技术到服务的业务升华递进,始终跟随国家能源变革的脚步。这便是智光高质量发展制胜的基石。

  面对储能全球万亿级市场,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李永喜意气风发地勾画着智光科技创新的未来。

  以国家能源变革为发展契机,聚焦综合能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数字技术及应用,以储能规模化发展为重点,持续增强新型电力系统关键业务;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资本运营,构建多层次的运营架构和开放的经营平台,打造双碳新发展理念中具有领先地位的数字化能源技术和综合能源服务企业集团……

  这是二十一世纪的智光宣言。

  这是绿色湾区数字能源先行者的智慧之光。

  时间镌刻不朽,用能源的如椽巨笔,在中国大地上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凝聚奋进伟力,托举起民族梦想。

  千年小康梦、百年富强梦、飞天寰宇梦、蛟龙蹈海梦、国产航母梦、绿色能源科技梦……

  湾区梦连着中国梦。

  李永喜办公室悬挂着由原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书写的条幅“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这就是弄潮儿的初心和使命!

  面对逐梦者,我们充满敬意。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报告文学作家)

责任编辑:安和升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