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一家外卖平台上发现,不少商家推出的优惠力度非常大,比如满30元减15元,部分商品3折、4折优惠等。如此大的打折力度往往让点餐的消费者十分心动。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记者来到一家参与外卖平台的某快餐店,发现同样的商品,店里的价格要比网上低很多,即使算上打折优惠,线上一份22元的套餐,店里只要十几元便可以买到。
某饭馆店员表示:“每个商家都有这么回事,你不能按原价卖,按原价卖我们赚不到钱,所以必须要打折,打折顾客那边(看上去)便宜,我们这边美团上也有(优惠),但美团要拿我们点回扣,要按(原价)卖我亏死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外卖的价格虚高,即便打完折,费用还是要高过堂食,这些优惠的手段更多只是吸引人的噱头而已。之所以外卖的价格较贵,是因为商家每送一单都要支付给外卖平台一定的提成,这部分成本自然而然就被转移到消费者身上,这已经成为行业的“潜规则”。提成大部分归平台所有,少部分会返还给外卖送餐员。除了价格虚高,还有一部分商家采用了另一种手段,即克扣外卖的份量。
某饭馆店员介绍:“外卖肯定少,外卖要多又不划算。”
记者:抽你们多少个点呢?
店员:20元(抽)将近4元。
记者:抽你这个点?
店员:对,差不多4块钱就不赚什么钱了。
记者:等于说你分量上不削减,你就亏?
店员:对,不赚钱干嘛要做。烧的菜一样,如果一分钱不赚干嘛备这道菜,不如不备了。
记者在街头采访了多位市民,他们反映,手机外卖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很大方便,但他们大多都没有具体关注过平台商品价格和实体店价格的差距。对此,他们也有着不同的看法:“价格稍微高一点可以接受,因为外卖图的是一个方便。”“其实商家应该把这个告诉我们,让我们有所选择,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消费。”
面对这样的“潜规则”,法律人士指出,价格法明确规定了经营者销售商品提供服务,要明码标价。如果外卖的价格高过堂食,一定要以显著的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像这样先涨价再打折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涉嫌价格欺诈。江苏淮安群汇律师事务所律师金文表示:“诚实信用是法律对整个社会的基本要求,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公平交易的权利。而线上线下餐饮服务不同标、不同质的现象,这种做法是对消费者不公平的,应视为虚假促销的行为,应该依法对平台和商家进行处罚。”
金文认为,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业态,暂时还缺乏具体的规范来约束网络外卖平台。他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外卖平台方面应该想办法促进多方共赢。“首先应该加强对电商及线上线下的监管,相关部门像工商、发改委、食药监都可以对电商平台进行约谈,要求平台自律约束商家,并对商家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第二平台和商家要合理协调利益的分配,能够达到平台、商家、消费者多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