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一把尺,量遍全世界。
河南虞城年产钢卷尺15亿只,每个中国人人手一只还多,以每个尺子5米相连,总长度可绕地球190圈;产销量占全国市场85%以上,出口量占全国总量60%以上,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五金工量具1.5亿只,钢带10万吨……
虞城的“中国钢卷尺城”位于黄河故道边,豫鲁皖交界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书写了五金制品的传奇。
废品里“淘”出的钢尺王国
很难想象,虞城这个“钢卷尺王国”是从废品里“淘”出来的。
20世纪80年代,稍岗镇南庄村穷得叮当响。由于没有什么产业,生活几乎全靠政府救济。当地流传一句话:“宁吃咸菜渣,不嫁稍岗人。”
穷则变,变则通。村里6户农民,第一个吃了螃蟹。从国营卷尺厂购买报废的残尺条,截开后卖给周围乡村学生和农村建筑工人,生意十分红火。几户先行者很快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附近村民纷纷上门取经,一起吃上了“计量饭”。
一时间,钢卷尺作坊在全县如雨后春笋。1992年,虞城中州卷尺厂——虞城县第一家钢卷尺厂诞生。一批乡里能人也率先办起工厂,实现了庭院式作坊到机械化制造的转型。“钢卷尺王国”雏形初显。
市场风云变幻,前路起起伏伏。
低档次组装,在由小到大渐成规模的同时,也遭遇了现实瓶颈。一是成本高。尺条、尺壳、尺带、钉、弹簧等,均需从外地购进,费时费力利润少;二是质量低。尺度不准等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三是销路窄。随着消费者质量要求提高、品牌意识提升,到上世纪90年代末,原来的畅销品变成滞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