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承认,培养未来的发明家是个重要的目标,但是在学生步入大学之前就应该为此做准备了。如果学生没有创造性的思维模式、批判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技巧,那么,他们在大学阶段或者步入社会之后都很难实现创新。
作为FIRST机器人比赛中国项目的引进者,我很愿意分享最近几年的观察。
FIRST是一个由志愿者运营的非营利组织,旨在鼓励学生把学术理论和物理、技术、数学、工程学的概念用于设计并编程,最终创造出一个可以完成一系列任务的机器人。FIRST会为学生提供基础的工具箱,之后所有的任务都需要学生们自己完成,包括对未知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创新思想的启发和实现、团队的合作和管理、与社区的互动和交流、处理竞赛与学习生活之间的平衡等。我们希望学生有机会在“现实生活”中验证科学理论,激发他们成为充满激情的发明家和科学技术的未来领袖。
根据我的观察,中国青少年非常努力,希望成功的动力也很大。只要给学生时间、空间和鼓励,允许他们失败,所有的中国学生都能成为很好的创新者,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
我曾为参赛的学生们设置了一个探讨会。在头脑风暴环节,我给学生们提了一个他们之前毫无知识背景的问题:如果飞鸟误入飞机引擎,应该如何解决?我把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并发给他们便利贴,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写出解决方法。规则只有两条:1)无论想出什么点子都不算疯狂。2)没有错误答案。15分钟后,整个白板都贴满了学生们的各种答案。事实证明,中国学生当然有能力提出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当他们知道可以提出所谓“疯狂”和“错误”的想法时。
但如果中国教育者仅仅用考试衡量学生,那么学生就会一直是出色的考试人才。中国有句俗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学生和家长都把精力全用在高考备战上,那么他们从小到大一直在做的就是考试这一件事。问题是,这样的侧重不仅把孩子禁锢在不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也迫使他们在不自由的家庭环境中继续准备考试。
我们需要激励孩子们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可以很容易就计算出数学考试得分,却无法轻易评定创意。但不容易测量并不意味着人们应该忽视创新。美国大学在招生时虽然会考虑学生的分数和考试成绩,但也会关注无形资质:学生参加过什么活动?有没有在活动中展现领导才能?他们对什么满怀热情?……这些不像成绩一样容易评定,却在能展现出学生的主观特性。这对于中国教育变革是一大挑战,高考制度作为一种促进精英教育、避免走后门的产物而一直存在,是无法轻易改变的。
目前,中国教育部门已着手改革,允许部分大学在招生时考虑高考分数以外的因素。例如,同济大学正在试着把高考招生和FIRST比赛融合,这不失为一种利用大学招生来激励创新的好方法。一旦大学都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创新活动,家长和老师也会把重点从成绩上转移开。这种激励方式的影响可以逐步扩大,如果老师能更看重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学生们能因为具备更广泛的技能而得到奖励,如果学生们可以学以致用,情况也许就和现在完全不同!
在FIRST比赛中,老师可以不同程度地参与其中。有的老师可能会负责指导机器人的设计环节,有的可能会鼓励学生有新想法,并付诸实践。虽然老师参与得越多,团队最后做出来的机器人就越好,但相比之下,由大学生指导的团队会获得更多更宝贵的学习经验。关键就是让孩子去尝试、失败、再尝试,这也是工程师们经常遇到的反复过程。允许失败可以让人敢于尝试不平凡、甚至疯狂的想法。
同样,如果人们不再一门心思强调成绩,家长就能给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玩耍。乍一看,玩耍似乎有些“轻浮”,但其实这对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非常重要。让孩子远离媒介,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创造自己的活动。给他们一些布料或衣服,他们就能自编自演话剧;给他们沙发垫和毯子,他们就能造出堡垒。年龄大一些的孩子还可以自己搞发明、创造游戏、编首曲子,或是用录像机拍摄视频……这些都仅仅是例子,孩子们可以自己发明创造,关键是要给他们宽松的时间、基本材料,允许他们以自己的兴趣、而不是父母的意愿为主导进行活动。如果中国想让学生们不仅仅只在学业上优秀,在生活中、在未来的工作中也能同样优秀,那么,就需要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我们当然需要专业知识,但是学习过程中培养的能力和技能也越来越重要。如何搜索信息,如何从信息中产生新想法,如何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看法,找到一个创新的方式来解决难题?这才是创新的关键所在。
重视比赛过程而不是结果,也可以树立学生们健康的竞赛心态。每个人当然都想获胜。目标导向是件好事,这能激励学生努力达成目标。但如果忽略了其中的过程,学生们就无法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无法解决复杂问题,不能充分参与创新。从比赛中学到最多的人是那些一等奖获得者吗?或许短期看来是这样,但可能是那些最努力的人收获最多,那些敢于失败的人会笑到最后。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并不担心中国的创新能力。
此外,中国企业必须在鼓励创新方面所有作为。这不仅是指企业要积极地创新,更是指企业应该参与到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来。企业一方面要创造开放的工作环境,尊重并珍惜员工的想法,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另一方面还应该大力支持学生的创新活动,因为这些人终将成为新兴的劳动力、甚至成为自己的员工。(柴茁/译 徐明/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