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是最大的政治”。奥运会的历史就是世界各大政治阵营争斗的大舞台,举办大型国际盛事是展示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最好机会。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内局势动荡,经济一度到了崩溃边缘,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一落千丈。在外界眼中,俄罗斯由一个世界超级大国沦落为二流国家。自普京主政后,经历多年的励精图治,俄罗斯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恢复。借助举办冬奥会的国际盛事,不仅可以增强国内凝聚力,提高民族自豪感,更是向世界展示,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已重返国际舞台。
俄罗斯申办冬奥会,是大多数俄罗斯人民的意愿。从2007年申办成功到投入500亿美元在索契修建体育场馆和基础设施,体现了俄罗斯政府办好此事的决心。一边是要把冬奥会办好、办出光彩的国家意志,另一边是要破坏冬奥会、给国家和普京抹黑的恐怖企图。国家意志与恐怖企图的较量电光石火,子弹出膛。在这场较量中,代表国家意志的一方不能输也输不起。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体育运动早已不是其意义的全部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背后,代表的是国家实力、祖国荣誉、民族自豪感和国际形象。
任何负责任的政府和领导人,都不会把申办和承办奥运会当儿戏。俄罗斯也不例外。普京任总统后,俄罗斯经济虽然有所起色,但美国、北约、欧盟仍步步紧逼,用北约“东扩”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用“颜色革命”离间独联体各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在俄罗斯重新崛起的跑道上,争办一次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俄罗斯的经济实力,振奋民心,塑造新的国际形象,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只踏板。
普京虽然顺利进入第三个总统任期,但与前两个任期相比,遇到的压力和困难要多得多。2013年俄罗斯的经济增长速度勉强达到1.5%左右,远低于原定目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也连续下调对俄罗斯2014年经济增速预测,明显表达了悲观看法。2012年普京的支持率还创下新低,只有48%的俄罗斯人认可他的表现。从伊朗、叙利亚问题,到“人权”、斯诺登问题,普京都在和美国及其西方盟友“较劲”,用美国《时代》周刊的话说,其“严重程度丝毫不亚于冷战时期”。
对于索契冬奥会,普京同样寄托了极大的热情与希望。他曾表示,索契胜出的主要原因,是俄罗斯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向世人证明它能够成功举办这样的赛事。普京对索契冬奥会的关注,也引来媒体的诸多评论,认为他“将个人和政治声望都压在了索契冬奥会上”,“这是他强国梦的一块多彩的拼图”。而索契冬奥会组委会主席德米特里·切尔内申科说得最精辟:“他将这个项目看作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时刻,普京没有退路,他的政治生命,他所掌握的俄罗斯的命运都和冬奥会这个“孩子”联系在一起,不允许他选择跪地认输或缴械投降。
索契冬奥会注定是一场难以太平的盛会,但人们相信,凝聚着全俄罗斯人民意志的一方,必将是最后的胜利者。(作者系中国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