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牛奶自诞生就成了“贵族”
今年4月以来,国内乳企连续3次提价,奶价迅速飙升。袋装奶从1元涨到1.4元,用了足足3年时间;而从1.4元涨到1.8元,仅仅用了3个月。奶价迈进“2元时代”已为时不远。据统计,我国生鲜乳价格已经由2007年的2.25元/公斤快速上涨至今年的4.5元/公斤,一杯奶自“诞生”起,价格就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三成,奶价之高排世界第四位。原料奶价格高居不下是乳制品行业整体价格偏高、企业利润偏低的主要原因。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逐年提升,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低产出的弊端。企业和行内专家认为,如果剔除乳制品弹性较大的成本,我国乳业至少有三成以上的降价空间。
袋奶奔向“2元时代” 奶价究竟被谁“逼疯”
奶农出逃,中国乳企遭遇“断奶”之危
中国乳业发展30年来,始终没有摆脱一个“养牛-杀牛-养牛”的轮回。作为乳业链的下端的奶农们,与企业打交道时,处于明显弱势的一端。最突出的表现为奶价制定一块儿上,价高价低基本是企业说了算。尽管大部分企业都和奶农签订了合同,规定奶价执行“市场价”。但受访奶农反映,企业之间有行业协议,某片奶源只能由一家企业收购,奶农如果对“市场价”不满意,也不能把奶送给别的企业,只能倒掉或被动接受这个价格。因此,所谓的“市场价”实际上都是由企业制定,合同也成了企业的“一言堂”。
“吃不饱”的乳企:明争暗斗掀起抢奶大战
奶牛存栏的减少直接导致的奶源紧缺。以河北省石家庄地区为例,今年4月份以前奶站出奶每公斤为3 .5元,目前已经稳定上涨到每公斤4.8元。多数乳企处于“吃不饱”的现状。一些企业目前由于市场销售旺盛,每天原料奶的缺口很大,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另外一些企业的原奶缺口也在1000吨左右。甚至有企业的生产点由于原奶不足,处于半停产的状态。 而自有奶源基地的企业,由于自有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等原因,同样进展缓慢。[点击详细]
进店"加码":终端销售价格层层叠加
进场费高企:超市不是你想进就能进
商超卖场的渠道费用也让奶企无力承担。“10元钱的奶,可能5.5元花在了渠道费用上。这也跟我们企业规模不大有关系。我们有牧场,成本还可以控制,这次涨幅还算低的。”一位业内人士说。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全国各地许多超市、大卖场凭借自己掌握销售终端的优势地位,向供货商们收取各种高额附加费用。这些费用包括节庆费、店庆费、修缮费、广告费、进货返利、新店开业赞助费、配送费、合同续签费等十几种费用,甚至超市工作人员的胸牌费、服装费也要供货商买单。
检测过频:导致中间环节成本上升
部分企业表示,检测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已经由过去的1%左右提升至近10%。2012年单吨牛奶检测费用已是2008年时的4到5倍,而我国乳企的检测费已是乳业发达国家的10倍左右。2012年,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则表示,“现在国家对乳制品的抽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今年上半年已经抽查了2600多次,这么抽查会抽死人啊!”由此观之,检测成本过高导致牛奶价高,并非一句推脱责任的妄言。
当下中国散户的退出放到历史的角度来看,也是结构调整的一种必然趋势,这主要是指中国奶牛养殖从散户养殖向规模化养殖的转型。但是规模化养殖的发展速度不容乐观,而规模化牧场的发展方式同样堪忧,屡被提及的“万头牧场”概念性强,实际作用却值得商榷。宋亮认为,“中国的奶牛饲养不能片面追求所谓的‘万头牧场’,应该遵循适度规模化的原则,也就是要实现奶牛养殖与当地自然禀赋的结合,达到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平衡的规模化。”
政府补贴 应让奶农共享改革红利
国家虽然对规模化养殖有补贴政策,但是要求先建后补,也要求奶农手中先有几百万现金。 业内人士指出,政策出台以来,实际上能拿到项目补贴的人多数是不缺钱的煤老板或企业,鲜有真正缺钱的奶农。 基础差,难培训,转型产业工人难,是另一个挡在奶农面前的“拦路虎”。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推出培训中小户奶农的计划,但实际能参与其中的奶农只占很小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