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品牌观察

救命之地为何频现暴力袭医事件
发布时间:2013-10-30
文章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收藏


 

10天发生6起患者伤医事件
 

近年来,中国医疗场所暴力事件不断,医院内流血事件频频发生。据中国医师协会梳理,今年10月17日至27日,仅10天,全国就发生6起患者伤医事件,多位医护人员重伤甚至死亡。

上海一医院家属阻挠救治,打砸全楼病区

10月17日下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发生粗暴打砸事件。病人家属因怀疑医院治疗不力,对监护室医疗急救用品及设备进行打砸,并对在场的医务人员拉扯打骂。这一过程持续了大约半小时,不仅影响了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还让不少病人受到了惊吓。[详细]

广医二院医生被打,1名打人患者家属被刑拘

10月21日9时许,海珠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有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接报后,海珠警方派出警察赴现场处置,将有关人员带回公安机关调查。[详细]

浙江温岭患者行刺医生,致1死2伤

10月25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生一起凶案,一名患者因医疗事故投诉一年未解决,情绪失控精神病复发,将3名医生捅伤,其中王云杰医生不治身亡。日前,数百名医护人员聚集在浙江温岭市人民医院广场内,悼念25日遇袭身亡的医生王云杰,并抗议“医闹暴力”。活动在网上得到全国上百家医院的声援。[详细]

医院年均暴力伤医事件高达27次

近年来,我国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据中国医院协会的一项最新调查,我国每所医院平均每年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高达27次。医务人员躯体受到攻击、造成明显伤害的事件逐年增加,绝大多数人曾遭到过谩骂、威胁。[详细]

医疗卫生界四大组织联合声明:对医疗暴力零容忍

针对温岭杀医事件,昨日,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卫生法学会联合发表声明,呼吁全医疗行业、全社会动员起来,对“医疗暴力零容忍”,打击医院场所暴力,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医务人员就是保护生命。[详细]


    医患暴力频发折射医患信任危机
 

医患暴力冲突加剧,反映了医患之间的“代理困境”。从理论上,医生是患者的利益代理人,患者之所以愿意把生命健康托付给医生,是因为相信医生会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但是,在现行的医疗体制下,医患信任十分脆弱。

患者认为医生受利益驱动,存在过度治疗

英国学者一项关于中国医疗绩效评估的研究显示,57%的受访者认为,“即使有医疗保险可报销且有效的药物,医生也会开出不能报销的药物”;61%的受访者认为,“即使诊断明确,医生也会要求病人做更多复杂的检查”。这说明,多数患者认为医生受利益驱动,存在过度治疗行为。一旦发生医疗差错或者意外,甚至很小的一点语言冲突,医患之间的信任就会解体,进而演变成暴力事件。[详细]

医生和患者成了利益的直接关联者

表面上看,患者对医生是毕恭毕敬的,但其实两者之间的关系高度紧张。就算患者表现出了谦卑和礼貌,那也是担心医生表现不尽如人意,而刻意表现出来的热情。在他们内心,对医生还是保持着警惕;而医生也没有把患者当成是单纯的救治对象,很多医生会把患者当成是消费者,或是赚钱的工具。[详细]

医务人员生存环境堪忧:78%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

由于工作压力较大、医疗纠纷频发,中国年轻一代开始重新审视医生这一职业。有评论称中国已经出现“医不过二代”现象——据2011年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第四次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得出中国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而希望“子承父业”的仅为6.83%。[详细]


    剪不断,理还乱,医患关系为何难以纾解?
 

在现有管理体制下,中国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淡化,逐利性为人诟病。一些医疗机构存在相当比例的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转院,加剧了患者的不满和抱怨。

患者不信任医生,花了钱就一定要把病看好

一方面,确实有无良医生见利忘义,背弃医德,影响了患者对医生的整体评价;另一方面,患者不掌握专业医学知识,对医生有种本能的提防心理,特别是出现纠纷后,容易想当然地认为医生捣鬼。整个社会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过高,对疾病的诊断率和治愈率知情太少,而且目前中国整体的医疗水平还满足不了社会需求。[详细]

医生五分钟看个病人,沟通不畅影响医患关系

北京和睦家医院血管外科张强医生说,大医院天天人满为患,医生劳动强度超负荷。和欧美医生每天十来个病人的接诊量相比,中国很多医生每天要面对五六十甚至更多的病人。平均到每个病人,只能给予五六分钟,如此短暂的时间,医患沟通如何能做到充分?一些受访人士坦承,医患关系恶化和频发的暴力事件让医生心理负担很大,变得更加小心谨慎,对一些年龄大、手术风险大的患者有时更愿意推荐保守治疗。[详细]

社会结构与心理结构加剧医患紧张关系

如果将医患纠纷放到整个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就不难看到个案中的矛盾冲突,与当前的社会结构和心理结构相关。就社会结构而言,收入差距的扩大,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加上“看病贵、看病难”,无疑会加剧医患之间的总体紧张关系;就心理结构而言,基于人们对公正和秩序的焦虑,尤其是偶发性的个案被放大,向社会传递、营造出医患关系不和谐的负面效应,从而更容易导致一些人在错误的判断下走向极端。[详细]

医德缺陷,不如说是制度的设计缺陷

畸形的以药养医体制,是导致医患关系恶化的制度根源。全世界的医生都靠技术吃饭,惟有中国医生靠卖药生存,其公信力自然遭到质疑。最近,《柳叶刀》杂志一篇文章认为,中国频繁发生患者杀害医生事件,医患关系陷入危机,医生与药企之间的不健康关系是一个重要推动因素。这导致医生不是基于患者需求和临床证据开具处方,而是基于一定的商业利益,从而损害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甚至严重影响了中国卫生系统的整体发展。[详细]


    拿什么理顺脆弱的医患关系?
 

面对这两个群体的利益冲突,解决方案首先应当着眼于平息怨愤、不满,促进谅解、合作,构建信任、互利,而不是为更深的结怨或纠纷添柴加火。化解这种纠纷和冲突,根本上还依赖于有一套取信于民的诉求表达和纠纷解决机制,将激烈的利益冲突导入理性平和的法治渠道。

医治医患矛盾先修“信任墙”

医患双方本是朋友,促进医患和谐更需双方努力。作为医生来讲,自己的职责是为患者服务,但也需要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病人看病害怕花“冤枉钱”,病人看病害怕走“冤枉路”,病人看病害怕受“冤枉痛”。作为患者来讲,也应该多一些换位思维。医生是为患者服务的,但不是“包治百病”、“手到病除”的神仙,应该对医生多一些宽容。对医生不要总抱有怀疑论,不能首先就假设成唯利是图的“坏人”。[详细]

改革医疗体制积弊让,让医生告别“药品依赖”

解决医患信任危机,必须从破除以药养医体制入手。政府在加大公立医院投入的同时,大幅提升医疗技术服务定价,让医生告别“药品依赖”,成为有尊严的高收入者,从而为重建医患信任奠定基础。目前,医疗技术服务价格严重偏低,而药品、耗材价格却普遍虚高。医生付出的劳动,无法从技术收入中得到补偿,只能从药品和耗材中获得。可以说,不合理的医疗价格体系,将医生逼进了“不仁不义”之地。[详细]

能否建“发言人”制度加强沟通

如果在患者就医初期就做好沟通,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矛盾。一位曾担任医院医疗纠纷调节委员会主任的资深医师表示,“是否可以设定一个类似‘发言人’的中间角色,这个发言人懂政策、懂法、又懂医,能把深奥的医疗程序通过浅显的解释为患者做个‘翻译’,为老百姓做好解读工作。”专家建议,可由社会第三方(除医患双方之外)组成“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患者的申诉和维权组织形式,第一时间介入纠纷的化解。[详细]

是否可以把医院的安全管理机制纳入医院评审

从具体措施上讲,能否先给各家医院装上报警按钮,让医生不至于在发生意外事件的当口孤立无援,只有挨打的份。小小一个报警按钮,不仅能带给医生一定的安全感,更能看出一家医院对医护人员安全的重视程度。“在发达国家,员工安全保护机制是评审一家医院的重要指标,如果医院无法保证医生的人身安全,可能连开张的执照都拿不到。[详细]

责任编辑:陈略

网友评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