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完达山乳业董事长王景海:
国产奶粉拥有洋奶粉无可比拟的优势
《中国经济周刊》:时隔5年之后,再回头看“三聚氰胺”事件,您有什么感触?
王景海: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前,我们的出口表现相当不错,中国乳品业中,我们出口是第一位的,一年出口12000到13000吨,有五六个亿的销售额,在非洲的维和部队常年吃的都是我们完达山奶粉。
可是“三聚氰氨”事件之后,我们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一企生病、行业吃药。前段时间我去访问南非,南非相关人士就表示,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乳品不合格。
《中国经济周刊》:完达山这几年发展不如伊利蒙牛这么迅速,为什么?
王景海:“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奶粉行业中三鹿是排在第一位,完达山排在第二位。这些年我们成长比较慢,现在论品牌价值我们排第三位。
发展缓慢主观上是因为我们求稳不求快,不求业内最大,而要做百年老店,以质取胜,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加速发展。
客观上讲,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第一,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过重。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例,三聚氰胺事件出现以后,很多黑龙江的乳制品企业都亏损,不收奶,杀牛倒奶现象严重。政府找我们说,你是国企,要担当社会责任。当时我们就提出了不降价、不限收、不拒收的政策。为此我们承担了2.47亿的损失。后来形势恢复后,奶源变得紧张,之前不收奶的企业又回来抢奶。两头搭成本,企业付出很大。
第二,我们得到的产业政策支持比较少。地方经济发展中,一些新入驻的企业往往容易得到很多优惠政策,像乳业企业等长期肩负社会责任的企业却很难享受这些政策。
《中国经济周刊》:今年的洋奶粉品牌接连受挫,这对国内乳业是不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国内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王景海:近期这些事件都说明外国的月亮不一定就比中国的圆。我们应该让消费者更加明白这个事实:国产奶粉与国外奶粉相比,也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洋奶粉新鲜度不如国产奶粉。洋奶粉大多是在国外生产的原料粉,漂洋过海运到中国再进行二次加工,运输保存时间较长;其次,国外代购的奶粉不是针对中国宝宝体质添加营养成分,不一定适合中国宝宝;第三,中国乳品工业协会开展的“月月抽检计划”工作,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对主流品牌婴幼儿奶粉进行抽检,检测结果显示国内奶粉明显优于国外奶粉。
当下,国内乳业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向消费者传达更多理性客观的声音,同时也要炼好“内功”,加强自身产品的监督管理,以质量和诚信重新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记者 白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