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品牌观察

拥堵费治堵还是“添堵” 专家称治标不治本
发布时间:2013-09-10
文章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分享到: 收藏

  话题四

  如何发展公共交通

  健全公众参与、专家咨询、独立第三方测评等社会监督评价机制,完善行业、企业投诉处理工作机制

  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将改变拥堵的情况。但现实是,北京的公共交通高度依赖财政补贴。2011年,北京市公交财政补贴的总额已达150亿元左右,其中用于公交公司的补贴超过110亿元,用于地铁的补贴超过40亿元。2012年,财政补贴则达到170亿元,比上年增加了20亿元。那么,这种靠财政补贴的方式来发展公共交通的模式如何持续?

  拥堵费是否能够成为一种补充?但如何监管征收的拥堵费落实到实处则成为一大难点。数据显示,伦敦用于拥堵费行政管理的支出上升到1.6亿英镑,而用于巴士和交通流量改进的资金不足1000万英镑。  

  毛寿龙:对于北京低廉的公共交通价格问题,我认为合理的地铁票价应该是能够使所有的交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使用。尽管交通票价低廉能够使就业半径扩大,经济活跃度增加,但也产生了许多“无效交通”,有的人仅花费几块钱就来回坐车溜达。与此同时,公共交通设施、公车私用现象都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陈睿:北京等城市需要借鉴世界成熟商务区的做法,未来的北京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状况,可以在商务区进行的合理的交通布局,错开拥堵车辆。扩大公共汽车线网覆盖率,提高有效公交。

  与此同时,国家相关机关更需要为公共交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健全公众参与、专家咨询、独立第三方测评等社会监督评价机制,完善行业、企业投诉处理工作机制。

  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城市公共客运市场的统一监管,维护公共交通市场秩序。更需要强化社会监督体系,完善受理乘客投诉机制。交通方面的应急机制也应该不断完善,很多时候,因为车祸或意外事故,会导致交通拥堵时间过长,给城市交通增加了负担。

  话题五

  治堵还有何良方

  政府方面应该反思,靠提价、收费,是不可能解决这些民生问题。更多的是需要道路、交通设施等硬件升级,才能够有效地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截至2012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4亿辆,18个大中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随着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加,如何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大城市必须面对的迫切问题。从分区域“限行”到全路段“限号”、从摇号式“限牌”到高收费“限停”,再到限外地车进城……全国各地“限招”频出,但效果总是不佳。除了“限行”、“限牌”、收费之外,还有什么招数可以缓解城市“拥堵之殇”?  

  毛寿龙:北京的交通管制刚开始先是根据尾号限行,然后是摇号限购,停车费涨价等种种措施,以后全世界用过的限制措施估计都会用到。从这些用过的手段的评估结果来看,只有停车费涨价真正减少了交通流量,但也只是短期改善,过段时间又恢复到原来的交通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城市繁荣与否和拥堵程度是有关系的。如果一个城市交通很畅通,这说明这个城市肯定不繁荣,投资回报率也就很低。

  交通拥堵之症并没有“良药”可以治愈。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城市,哪怕是拥堵,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所以想通过人为设计来改变城市的拥堵状况是不太可能的。市场自己会有适应调节的能力,有时候政府过度干预的话,或许会产生更多的问题。政府还不如花时间去做一些真正需要办的事,比如维护交通秩序,让一些违反违规的行为得到及时遏制等。

  郁鸿胜:收费是一种手段,但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在我看来,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城市规划和道路设计存在的缺陷,同时还需花精力和财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降低市民对私家车的依赖度。

  与此同时,某些路段的拥挤并不是规划建设问题造成的,而是乱停车、乱开车等现象造成的,因此还需要整顿城市交通管理。

  蔡建明:治理交通拥堵不能用“限”的思维,而要用“疏”的思维。城市交通拥堵根本在于城市集聚了大量的社会功能和资源,同时城市交通的规划也有待改善。因此各种“限行”、“限牌”、“交通拥堵费”只能治标不治本。公共交通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公益性,适当的政府补贴是必须的。

  陈睿:单靠收费是不可能解决拥堵问题。据我了解,北京方面也在不断完善交通网的布局。已经开展多年调研的三环、四环路快速公交通勤环线,今年开始建设。这对于舒缓交通压力会有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京开高速、京藏高速将推广京通路模式,这对于开通城市快速路的放射线公交通勤走廊将有很大的作用。

  当然,提高牌照价格、摇号限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车量,但是并没有切实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反而衍生了其他负面影响——倒卖车牌、炒车牌的现象。所以,政府方面应该反思,靠提价、收费,是不可能解决这些民生问题。更多的是需要道路、交通设施等硬件升级,才能够有效地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他山之石】

  新加坡

  新加坡在1975年就建立了拥堵费收费系统,并在上个世纪末逐步发展成电子收费系统。而收取拥堵费的区域从起初的中心区域在1990年延伸到通往城市的所有高速公路。

  任意车辆进入这一区域就增加了这一区域的拥堵,因此,旨在缓解城区交通压力的拥堵费是对所有车辆征收。

  伦敦

  伦敦的拥堵费政策从2003年开始实施,伦敦在市中心确定了拥堵收费区,凡在周一至周五早晨7点到晚上6点进入这一区域的大部分汽车都需要缴纳拥堵费。但有一些类型的车辆在注册登记后可以享受免费政策,例如二氧化碳排放量在75g/Km并且符合欧V排放标准的车辆、纯电动车以及一些混合动力车。

  米兰

  米兰的类似政策则叫作“排污费”,从2008年起米兰市政府根据欧洲污染标准向机动车征收费用,以达到减少市中心的雾霾。

  这一政策将根据汽车的污染物排放量按照五个等级征收,但同样对于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以及CNG和LPG燃料车不征收排污费。

责任编辑:陈略

网友评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