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规模为何会在最近几年间迅速飙升,成为业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监管层近期清理整顿的资金池业务,正是中国式“影子银行”业务的一种表现形式。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指出,影子银行系统的兴起,主要来自融资方、投资方以及投融资中介三方面的旺盛需求。
“从影子银行融资方来看,源自宏观调控方向转变背景下重点调控行业(房地产与地方投融资平台)与中小企业的旺盛融资需求;从影子银行产品投资方来看,源自金融抑制环境下居民部门的旺盛投资需求;从投融资中介来看,源自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来规避贷存比、资本充足率与贷款限额等监管指标的行为。”报告指出。
而从更深层次看,影子银行的兴起和扩张,则是长期利率管制导致的必然结果。业内人士指出,只有推进利率市场化,放松金融管制,让资金价格“随行就市”,才能解决“影子银行”产生的根源性问题。
规模膨胀
根据中国社科院研究,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自2010年起迅速扩张,目前已具备相当规模。
如果采用最窄口径,即认为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只包括银行理财业务与信托公司,则2012年底中国影子银行规模达到14.6万亿元(基于官方数据)或20.5万亿元(基于市场数据)。前者占到GDP的29%与银行业总资产的11%,后者占到GDP的40%与银行业总资产的16%。
影子银行的发展壮大与社会融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社会融资总量及其非银行信贷的对比数据中,业界捕捉到了影子银行悄然爆发的踪迹。
“在中国本轮经济周期的范畴内,中国式的影子银行从2012年二季度开始迅速扩张,使得大数统计上的银行贷款规模虽温和增长,社会融资总量却快速井喷。”西南证券研发业务总监许维鸿称。
瑞银证券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判断。其研报指出,2012年中以来,大部分信贷扩张来自银行表内贷款以外的信贷活动。包括银行购买的债券、表外信贷,以及作为信托资产一部分的信托贷款迅速发展并成为了额外的信贷扩张的主要来源。
瑞银进一步指出,近期信贷扩张的性质,也就是大多数额外新增信贷均来自贷款以外的信贷活动,揭示了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大概率风险,即监管层控制一些“影子银行”活动可能造成流动性收紧,引发经济波动。
而央行近期公布的201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以及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再次暴露了影子银行跨越式增长的身影。
该数据显示,当季社会融资规模为6.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激增2.27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2.76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44.7%,同比大幅降低了18.6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和企业债券净融资则分别多增加2426亿元、6443亿元、4381亿元和3560亿元。
这意味着,在新增人民币贷款相对平稳的情况下,社会融资规模又出现了大幅增长。而其主要原因就是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影子银行渠道资金的快速增长。
另外,从信托和银行理财产品这两个影子银行主要“领地”的扩张中,也能窥见影子银行的迅速壮大。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信托业全行业65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达7.47万亿元。事实上,近三年来,信托资产已经步入爆炸式增长阶段——2010年底,这一数据是3.04万亿,2011年底就达到4.81万亿——三年间几乎以每年2万亿的规模飙升。至2012年,信托资产已经超过保险业资产总额,成为中国金融业中第二大金融体。
同样,银行理财产品发售的规模也在高歌猛进。仅2012年,商业银行针对个人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就高达28239款,较2011年上涨25.84%,而发行规模更是达到24.71万亿元,较2011年增长45.44%,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继续创下历史新高。
需求驱动
传统信贷渠道远远无法满足的旺盛的社会融资需求,被认为是影子银行迅速做大的重要动因。
“中国式的影子银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央行信贷额度管制和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信贷资源难以通过传统银行中介渠道在经济主体中形成均衡分配,导致资金供需双方通过影子银行这种非传统方式建立联系。”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指出。
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报告则指出,影子银行的融资主体,主要来源于宏观调控方向转变背景下重点调控行业,即房地产与地方投融资平台以及长年被融资难题困扰的中小企业。
2010年后,地产调控和融资平台清理使二者均出现资金链紧张,被迫寻求外部融资。而众所周知,中小企业如今在经济活动中所占比重超过了国企。但相关数据显示,它们仅能获得官方融资的30%至40%,因此,不得不在正规渠道贷款之外付出更高代价来获得资金。
甚至,在银联信分析师朱青松看来,影子银行正是为弥补近年中国巨大的社会融资缺口的需要而产生的。
“一方面,房地产、地方政府拉动经济增长等资金需求量大,四万亿投资后所形成的大量企业项目滚动形成再融资需求;另一方面,资金供应上,传统银行信贷又受到资本充足率、信贷额度以及贷存比考核等监管约束。”朱青松分析,银行信贷年均供应仅约9万亿元,资本市场的标准化产品(股票+债券)年均提供融资量不到1.9万亿元。其间存在了约2.5-3.5万亿元以上融资缺口。这需要影子银行来弥补,并按约3-5万亿元/年的增长速度累积规模。
中国社科院研究报告还认为,“中国式影子银行”的产生与成长具有合理性。中国式影子银行的产生实质上是中国商业银行在金融抑制环境下自发实施的一种金融创新行为,既扩展了传统金融服务的边界,又缓解了金融抑制的程度,有助于提高金融体系的储蓄投资转化能力与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也能够为各类型企业提供必要的流动性缓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宏观调控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影子银行”推高了企业整体负债率。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研究报告称,“‘中国式影子银行’业务的资金提供方所获年息大都在10%左右。更有信托贷款利率在20%左右,远高于一年期银行贷款6%的基准利率。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的收入利润率才为4.67%,工业企业利润2012年三季度才首度由负转正。而对比动辄10%以上的利息,实体经济根本承受不了这样高的资金成本。”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则向记者表示,容易拿到信贷的大型国有集团在某种意义上成了资金的“二道贩子”。他们拿到信贷之后并没有做产业升级更新换代,而是去买一些理财类的产品。这种行为导致了各种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增长很快,也是推高企业负债率的一方面原因。
利率管制后果
影子银行的兴起和扩张根源于金融管制,尤其是利率管制,而影子银行体系的膨胀实际上是各方对当前利率管制的一种突破。目前,这一观点正逐渐成为金融业界的一种共识。
业内人士分析,影子银行体系得以发展壮大,是因为正规金融领域的利率受到严格管制,并保持在狭窄的区间内。
从银行角度看,这一管制的后果是其几乎没有贷款给私企的动机,因为除了风险考量外,它们无法收取更高的利息,所以贷款给还款能力更强的大型国企成了所有银行共同的选择。前述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原因之一也由此而来。
而从投资人角度,拥有过多储蓄的企业家和其他富裕个人数量正在不断增多,但金融抑制环境下居民部门的投资需求无法从正规渠道得到满足,影子银行则顺应了居民对更高回报率需求。
朱青松指出,2011-2012年,高通胀率导致存款负利率,理财产品收益率远超出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这就促使居民存款大量向表外转移,逐渐脱离了传统银行信用渠道,被投入到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去。
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报告指出,从投融资中介来看,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来规避贷存比、资本充足率与贷款限额等监管指标的需求,也推动了影子银行的发展。
因为对于银行来讲,通过理财产品这种表外业务的创新,银行可以在不用计提拨备、少占用资本的情况下,变相发放贷款,并且同样能够实现接近于传统存贷业务的收益。
有分析人士认为,影子银行对于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是有益处的。 “中国式影子银行连通了官方管制利率市场和自由利率市场。”有业内人士指出,在中国,不同金融机构资金的成本、收益差异是很大的。所以通过这种产品创新来拉平不同产品之间管制带来的收益差异,对中国的金融市场深化是有积极作用的。当影子银行膨胀到足够大时,利率管制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从这一逻辑出发,与其限制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不如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
“在中国讨论影子银行,更多的是要从中看到市场对利率市场化强烈的需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指出,因为金融管制导致不同金融市场隔离,产生不同金融产品收益巨大差异这种现实。
巴曙松表示,当前要针对影子银行问题,不是重新加强审批让它回到传统的、单一的存贷款业务模式,而是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放松金融管制。让资金价格“随行就市”,这是在解决“影子银行”产生的根源性问题。
中国社科院研究报告也建议,监管当局应该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以降低影子银行体系存在的机理,例如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改变分业监管格局以应对金融机构综合经营的新趋势,将数量型调控方式转变为价格型调控方式等。
编辑: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