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小微企业饱受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困扰。为了最大程度支持小微企业稳健发展,进一步促进社会就业,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机构有必要构建小微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机制,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尽可能缓释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压力。
当前,做好小微金融服务的社会共识业已形成。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金融管理和监管当局聚焦小微企业融资突出问题,加强了政策供给与方向引导。地方政府加大了税收减免和优惠。金融机构切实加大了工作力度。社会舆论普遍关注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以及相关部门“几家抬”合力下,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18年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49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3.81%。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比各项贷款增速高9.2个百分点;贷款户数1723.23万户,比年初增加455.07万户,实现了此类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水平的“两增”目标。
传统金融服务历来有大户情结,金融机构必然要考虑规模效益和风险分摊。随着现代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和金融风控能力显著增强,过去普遍存在的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明显缓解。特别是大数据技术日益成熟,过去被金融机构忽视的长尾客户开发价值正加快显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前构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机制的时机已经成熟。
具体来说,金融机构要切实构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想贷”“能贷”“敢贷”的工作机制。一是要构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想贷”机制。近年来,随着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壮大,大企业“脱媒”态势进一步确立,积极拓展中小微企业市场逐渐成为金融机构的经营共识。但基层行意识的有效提升,还需要全方位改革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包括业绩考核和尽职免责,关键是要向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部门适当倾斜,真正发挥考核指挥棒的积极作用。
二是要构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贷”机制。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涉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组织体系、政策制度、管理技术、资源供给、产品服务等五个方面建设是重要支撑。但这些措施能否取得预期效果,最终取决于专业队伍建设,核心是让能够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客户经理脱颖而出,激励一批又一批人主动献身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三是要构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敢贷”机制。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实力弱、经营规范性差、重资产少、制度不健全等情况,经营风险客观上整体显著高于成熟的大型企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无利可图,关键是看金融机构能否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做好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实践中,一味要求小微企业提供抵质押物,不假思索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并非有效风险管理能力的体现。当前金融机构完全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人工职能技术,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短、小、频、急”的特点和“缺信息、缺信用”的弱点,在数据挖掘、信用评价、担保方式、贷款周转等方面开展创新,在众多小微企业群体中准确发现需求、及时提供个性服务、有效管控融资风险,大力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敢贷”机制。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为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对我国金融机构而言,多措并举,积极构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机制,努力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责任很重,但是前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