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象1:
行人过斑马线先“跨栏”
“这让人怎么过马路啊!”昨日下午两点半,东三环辅路北向南方向、京粮大厦对面人行便道上,一名年轻男子抱怨道。在他面前,是停成一排的共享单车,足有二三十辆,严严实实挡住了人行便道。无奈之下,男子只好扒开一辆车,随后以一个跨栏的动作迈过一辆小黄车。20分钟内,十几名行人以这样高难度的姿势翻越障碍。
记者观察发现,这排共享单车大部分是ofo小黄车,还有少量摩拜单车,摆放得非常整齐,并不像是用户自发停放。记者询问正巧在附近运送车辆的摩拜单车运维人员,对方表示不会向斑马线上码放单车,但既然这些车“还算整齐,就先紧着更乱的挪”。在记者的强烈要求下,这名运维人员才把几辆摩拜单车从斑马线上挪走,剩下一排小黄车仍然停放在人行便道上。
斑马线被侵占的现象非常普遍,景区附近也成为重灾区。昨日下午,天坛公园北门前,东西方向一条长长的斑马线上,几乎摆满了共享单车,整条斑马线仿佛成为了停放区,只在进入景区的推拉门前给行人留下一个通道。
乱象2:
乱停单车连盲道也敢占
数据显示,从磁器口到崇文门的道路两侧,每天非机动车瞬时停放量达到近5000辆,其中共享单车超过六成。
昨日下午,记者沿崇文门外大街磁器口一路往北步行,随处可见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在国瑞购物中心南侧、崇文门地铁站附近,人行盲道、斑马线附近仍然有部分共享单车占道停放,特别是崇文门路口两侧,盲道已经几乎被各类共享单车霸占。在双井桥北、东三环辅路北向南方向便道上,停放着二三百米长的共享单车,车头顶着绿化带,车尾齐刷刷地轧在黄色盲道上,没有一丝空隙。
乱象3:
公交站台成“停车场”
按照城市规划的安全原则,在地铁站口、过街天桥(隧道)口等人流密集区域,在一定范围内不能有建筑物或遮挡。
但随着共享单车的盛行,地铁口、过街天桥等周边成了停车场。昨天下午4点多,在地铁5号线崇文门站东南口处,各类共享单车几乎把地铁口围得严严实实。每天晚上八九点,4号线灵境胡同站西北口也是共享单车“围城”,出入乘客不得不列队进出。
公交车站台也成了不少骑车人“无缝对接”的停车场。在东单体育场东侧和双井路口西侧的公交站台,随处停放的共享单车挤占了候车空间,不少乘客不得不站在辅路上等车。在富力广场北侧的天力街路南,专164路已经无站台可停,附近共享单车摆了两三层,一位停车管理员告诉记者,这辆公交车路过此站时干脆在内侧车道上开门。
尝试:
商家自划单车禁停区
今年4月发布的《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企业运用电子地图等先进手段,在手机APP中标注可停放区和禁停区,引导承租人将自行车还至可停放区。但记者调查发现,ofo小黄车、摩拜单车等软件目前均未标注任何禁停区,通过电子地图有效引导更是还未实现。而在管理过程中,路面上的运维人员并不清楚哪些地方是禁停区,“哪里报警车辆淤积了,我们就去哪清车。”一名摩拜单车的运维人员告诉记者,路口是不能停车的,但具体哪些点位不能停,他也说不上来。
管理细则还未出台,企业仍在无序投放。无奈之下,一些商家开始在自己门前划设禁停区。在国瑞购物中心西侧广场,南北两头均设置了栅栏和警示牌,并配有保安值守。“这里人流密集,不让走车也是为了大家安全。”值勤人员表示,步行广场不允许各类车辆通行,广场两头有指定停放区域。在位于金宝街的金宝汇商场门前,步道上喷画了数个禁停自行车的标志,一旦有人试图停车,就会有保安上前劝阻。
专家观点:
政府应列出禁停清单
商家自划禁停区,自扫门前雪,有效但未必规范。“政府应当主动做‘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哪些区域可以停,哪些不能停,要有明确的规范。”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认为,有必要对地铁口、人行步道、公园景区出入口、消防通道等区域划设禁停区,列出禁停清单,“这些地方都要考虑安全因素,不得阻碍通行。”此前,交通运输部在回应共享单车乱停问题时也指出,可对不适宜停放的区域和路段制定负面清单实行禁停管理。
但禁停区如何规划,则需要谨慎研究。“物理上的禁停线画得太多,会影响城市景观。”共享单车公共电子围栏项目负责人张建波认为,最理想的手段是技术上的禁停。“政府制定停放技术导则,包括停车区、禁停区怎么划线,而在不适合过多划线的公共空间,由企业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违停车辆无法落锁停车。”张建波说,在禁停区内无法落锁停车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
陈艳艳还指出,共享单车企业除了考虑商业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效益,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责任。“现在绝大部分车都能实现定位,应该建立流量监控系统,一旦发现某些区域车辆停放饱和,甚至过饱和时,就要加大线下清运力度及时运走。”她说,类似地铁口、公交站台周边用车需求一般都是早晚高峰分时段,通过摸清用车规律可以进行潮汐式管理。
记者了解到,本市交通主管部门正在制定共享单车停放区设置技术导则和共享单车系统技术规范,不久后将会出台。(记者 刘可 孙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