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买?
“宅”着办年货年味也不减
中午休息时,坐在办公室里点点鼠标,逛几家电商网站,离春节还有两周时间,“80后”白领阳珉已张罗好一堆年货。
几年前,她每年回老家前都会提前去超市或商场,买上一行李箱的北京特产,带给老家的爸妈和亲友。如今,阳珉和身边的同龄人一样越来越习惯“宅”着置办年货,北京下单,老家收货。
京东日前发布的年货数据显示,北京是全国发出此类“异地订单”最多的城市,其次是上海、深圳、广州。也就是说,全国各地通过网购年货给老家和远方亲友寄去年货与祝福的人中,北京人最多。
多年前,邻里间互通有无、分享年货采购信息的热闹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插上移动互联网翅膀,这个年味场景也以充满高科技和趣味性的方式重现。
一边捧着手机一边冲老伴念叨,家住三源里的邢阿姨仿佛装上了一双购物“天眼”,“老头子你看,咱小区邻居都在买车厘子,最近搞活动特便宜。”给邢阿姨装上购物“天眼”的,是一款基于区域化购物习惯大数据推出的个性化购物平台。邢阿姨只要扫一扫经常上门送快递的小哥的二维码,就能进入自家小区的“智能卖场”。无需复杂的搜索挑选,周围人最频繁购买的商品、最适合本地需求的商品就会自己展现出来,配送小哥仿佛也成了她的小区特约年货助理。
买什么?
个性化年货火爆挑战想象力
坚果炒货、饼干糕点、爆竹年画……这些传统年货,如今早已不能反映人们对春节年货的定义。随着个性化消费模式越来越普遍,新奇、健康、品位等特点也成为鸡年年货的新标签。
现炖即食的“小仙炖”冰糖燕窝,一生只能送给一个人的玫瑰花品牌ROSE ONLY,没有刷毛不用牙膏的牙刷,结合色彩心理学的茶叶……日前在京举行的首届消费升级年货节“新年妙会”上,主办方青山资本公布的“消费升级新年货品牌TOP100”榜单中,上榜的新年货无一不挑战人们对传统年货的想象。
70岁的郭先生刚刚收到儿子寄来的新年礼物,一台空气净化器。这台净化器可以通过郭先生手机上的APP控制,24小时监控空气质量。喜欢泡吧的“90后”时尚达人小钱春节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外国啤酒作为给家人的年货,他想让家人感受一下酒吧的味道。今年1月4日到12日京东年货节期间,《故宫日历》这种集创意和文化气息于一体的创意日历,还有提高雾霾天生活质量的空气净化器成为年货“爆品”。在北京,手机、净化器、白酒成为人们网购金额最高的年货种类。
作为年货中的必备品,食品类年货开始变得洋味十足,进口生鲜成新宠。新西兰的车厘子、澳洲牛肉、德国牛奶……据了解,年货节期间,京东进口生鲜的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4倍。其中,北京、上海市民是进口生鲜最主力的购物人群,白领聚集的朝阳区进口生鲜销量则占北京市的24%以上。
怎么运?
线下商超也能送货上门
实体卖场也纷纷铆劲儿抢占年货市场。昨天下午,在北京西站附近的物美超市里,一条条挂满红灯笼的“年货大街”中,顾客们正推着手推车挑选年货。
市民吴先生正在挑选北京特产,“自己家吃的坚果都在网上买,给别人送的东西,还是来店里看看踏实。”可以触摸到商品是实体卖场的好处,但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如何把大包小包带回家。
针对实体店的痛点,各家超市也纷纷有了对策。记者看到,在物美超市的一角,工作人员正在打包商品,和网购的商品大多装在封闭的纸箱中不同,北京特产、啤酒、鸡蛋等礼盒都被放在统一的手提袋里,不时有配送员前来取走。
“如果不方便来超市,可以在APP上下单,近一点儿的两小时内就可以送货上门。”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我们有五个配送员,最近每人一天都要给八九十户居民送年货。”
超市发、家乐福等超市也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在超市微店或APP下单,消费者就可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
为了让市民更方便地将年货寄给亲戚朋友,今年北京EMS将首次在商场、批发市场、超市等年货购买集中地设立临时揽收点,市民可以到站点直接办理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