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热点透视

权威解读:2016食品安全8大热点
发布时间:2017-01-11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收藏
  

 

  刚刚过去的2016年,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如何?凭感觉评价不如看看权威的数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2016年1至12月共完成了30期食品安全类解析,其中17期属于热点解析,13期属于风险提示。热点解析较上年减少25%,风险提示较上年增长了24.8%。也就是说,科普类的风险提示和知识增加了,而引起大家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事件和问题减少了。

  那么2016年被大家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有哪些呢?上周末,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16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京举行,本报作为合作媒体之一参会。会上,食品圈的权威专家们对2016年的食品安全八大热点进行了科学解读。

  热点一

  澳洲进口奶粉被吊销许可证

  科学解析:除了澳洲地区奶粉品牌被吊销许可证,在2016年中,也有其他多品牌进口奶粉被检出问题。可见,乳品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风险,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幸免。而国际乳品安全、原料乳安全和加工安全等因素将影响我国乳品质量安全。虽然目前我国乳品安全与产品质量水平已显著提升,但风险依然不容忽视。

  解读专家:任发政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热点二

  玉米粉“被壮阳”引关注

  科学解析:在玉米粉里添加“西地那非”冒充保健食品属于非法添加行为,因为保健食品的研发和审查、审定的过程中,严格规定了原料的范围,而西地那非是不被允许添加到原料中的。同时,在保健食品声称的27项健康功能中并没有改善性功能这一项。因此,凡是号称具有壮阳或者暗示有改善性功能的保健食品都是夸大宣传,该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要牢记,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它不能治病,也不能预防疾病。

  解读专家:金宗濂

  (北京联合大学保健食品功能检测中心原主任)

  热点三

  网络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科学解析:2016年初曝光的黑心作坊入驻“饿了么”,以及近年来人们对网购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担忧,让大家意识到了网购食品的安全隐患。为了更好地监管,需要实现平台规则的严格化,所谓“擒贼先擒王”,监管部门先将平台管住,再让平台通过合同的方式去约束千千万万的生产经营者,这样能极大地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绩效。同时,建议持续强化政府的监督管理,通过诸如信用信息的披露来发挥消费者的选择力。

  解读专家:王旭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热点四

  抗生素与兽药残留

  科学解析:在我国,细菌的耐药问题仍然主要是来源于临床人用抗生素的滥用以及医院内的交叉污染,食源性的耐药菌对人类的健康威胁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对于兽药在养殖业的滥用和违规使用兽药后导致的残留问题,仍需提高风险安全意识。

  解读专家:刘秀梅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热点五

  饮用水的“氮气门”

  科学解析:氮气之所以作为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当中规定的一种食品加工助剂,是因为它的高度安全性。正因如此,也规定了没有必要标注它的残留量。氮气作为一种无色无味,不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惰性气体,安全性非常高。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和食用以食品级氮气作为加工助剂的食品。

  解读专家:孙宝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热点六

  食品标签的是与非

  科学解析:现在大部分产品标签上存在的瑕疵与产品本身质量问题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企业还是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细则的研究,避免此类漏洞的产生,以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解读专家:元晓梅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

  热点七

  100%果汁被质疑虚假宣传

  科学解析:100%果汁产品在包装上向消费者明示产品配料中含有纯净水,表明该产品属于复原类的果汁。在产品名称前面标注100%,目的是如实告知消费者内容物的果汁浓度。目前,采用浓缩果汁进行加水还原制作纯果汁是国际通用的加工工艺,并且相较于非复原果汁,复原果汁具有便于保存和运输,降低成本,延长产品保质期等多方面的平衡优势。

  解读专家:胡小松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

  热点八

  引发关注的“胶水牛排”

  科学解析:“重组牛排”是借助肉的重组技术加工而成的调理肉制品。当前,该技术已经成为世界肉类加工领域重要的技术手段。重组技术中使用的“碎肉”是肉的分割或者肉块修整中产生的,绝不等同于“劣质肉”。另外,这类牛排中使用的卡拉胶是从海藻当中提取的纯天然多糖类物质,跟建筑用胶和塑料用胶完全不是一回事。

  解读专家:王守伟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

  文/本报记者 张艳艳

  权威解析食品安全现状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对2016年食品安全热点解析总结道:“从国家食药监总局去年对全国食品样品监督抽检结果来看,整体情况良好,质量趋于稳定,表明2016年中国食品安全的情况依然是稳中向好。”孟理事长表示,微信、微博等传播方式的普及,使目前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难点和重点转移到网络自媒体平台。此外,对2016年的食品安全热点分析表明,“源头污染”已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比如“输欧茶叶含高氯酸盐”、“香港检出市售大闸蟹中二噁英超标”、“麻痹性贝类毒素”及农残、药残等,中国食品安全风险中难度最大的原料污染问题已浮出水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云波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国食品安全治理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稳中向好的食品安全形势仍面临不小的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指出,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是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农业和食品产业的结构与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日益增长的诉求之间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他说,“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两方面的矛盾,遵循风险分析的框架,各个利益相关方共同努力,社会共治,才能稳步提升中国的食品安全情况。”

  对于2016年食品安全全球面临的挑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二室主任钟凯说,全球贸易带来的结果是让每一个食品中都可能含有多国的原料。比如有消费者去欧洲购买牛奶或奶粉,但其实欧洲动物饲料里面基本上都是中国生产的添加剂,也就是说,因为中国生产了很安全的饲料添加剂,我们中国消费者才能从欧洲买到安全的乳品。如今,全球的食品领域的确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并不可怕,我们需要的是共同面对和解决出现的问题。

责任编辑:明月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