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热点透视

借小马云炒作或触法律红线 谁为家庭的失落买单?
发布时间:2016-12-06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收藏

  呼吁:“救救孩子”上升至法律

  值得欣慰的是,多数民众对“小马云”遭遇心酸的同时,纷纷怒斥炒作人群。一名男子直播“小马云”被网友痛斥,认为其利用孩子炒作圈钱,“没有底线”。在网络流传的直播画面中,一名中年男子坐在“小马云”范小勤身边,范小勤目光直直地看着前方,似乎并不知道身边男子在干什么。不断有网友向主播送上礼物,也有不少网友在直播中留言,“你是他的什么人,凭什么拿他炒作”、“放过孩子吧”。

  事实上,借未成年人炒作,很有可能会踩到法律的红线。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禁止利用十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这也意味着,想利用“小马云”的肖像去赚钱的人就别想了。其次,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禁止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或者组织未成年人进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等等。对未成年人,我国的法律还明确规定了保护的责任主体,监护人、学校老师以及各级政府组织、司法机关都有义务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据了解,现在随着“小马云”的走红,各方面也都加强了对他的保护力度,基层政府也加大了对“小马云”的关注,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带走“小马云”。

  据悉,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了未成年人的四大基本权利,其中之一就是受保护权,相关法律人士表示:“虽然我国的法律没有直接说不允许开发未成年人的商业价值,但是所有利用未成年人赚钱,或者打着‘公益’、‘募捐’、‘直播’等旗号为个人或者企业牟取商业利益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如果有人敢于试法,相信一定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编者手记

  如果“借脸发迹”成功

  倘若不是因为撞脸马云,你们会关注“小马云”吗?

  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思考的问题。“范小勤”这个被赋予了美好寓意的名字,并没有因为勤劳而改变人生,光怪陆离的商业化成为了“插播”在他人生中,引发了“不劳而获”“馅饼砸中”的多余目光。

  其实早在去年7月,马云就发现了这个小男孩的照片,并发微博自我调侃:“乍一看到这小子,还以为是家里人上传了我小时候的照片”。足见两人长相的相似度有多高。时隔一年多,今年11月初,小马云突然被再次提及,甚至有许多网友在马云微博下逼捐。甚至坊间一直流传马云会资助“小马云”读完博士。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阿里巴巴是否会资助“小马云”时,对此,阿里巴巴作出回应并辟谣传闻,并表示回应中“没有写进去的事情就是不存在的”。

  阿里巴巴在官方回应中称:解决一个孩子的教育费用生活费用不是很难的事情,但要解决千千万万的贫困儿童生活学习困难就需要唤醒更多的力量,为今天这个现实做更多系统的努力,给成千上万留守儿童一个敞亮的未来。

  令很多人人遗憾的是,这段言简意赅的声明并没有带来他们想要的“明确的结果”。随后深圳小伙见“小马云”大火 自费百万整成马云脸爆红网络,惹人非议,“靠脸吃饭”的波澜兴起,令人唏嘘。

  我们不禁试想:如果“借脸得势”成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1.更多地人去整容、换造型,“马云脸”“强东脸”“盖茨脸”比比皆是,整形行业崛起,价格暴涨;

  2.企业家和知名人士被动“解囊”,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无暇顾及,价值观受到非议,陷入道德绑架中;

  3.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很难得到帮助;

  4.被资助的人可能会对项目和教育等资金造成浪费,社会价值观受到拷问;

  ……

  当有人追问马云的态度时,阿里巴巴回应,一切都在官方回应中了。

  “没有结果,便是最好的结果”。如此来看,这句网络用语用在此处再令人欣慰不过了。(文/杨洁)

责任编辑:明月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