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Phone6为什么不在中国大陆首发的问题,这一个多星期以来各种流言不止,堪称iPhone6发布会之后的一大“后遗症”。其实早在2012年,中国就已经跃居苹果全球第二大市场,占苹果总营收的1/5,更有机构预测到2016年,中国将成为苹果最大的市场。难怪“iPhone6可能要明年1、2月份才会在大陆上市”的消息一传出,苹果的股价便应声而跌。
那为啥苹果首发要丢下中国市场这块肥肉呢?本菜鸟简单浏览了一下各路媒体和网友们的说法,大概可以分为主动“饥饿”和被动“放弃”这两种。本来“被动派”的声音更高一些,因为在17号之前,工信部的网站上未出现iPhone6拿到入网许可证的信息。但是随着本周三工信部的“许可证”上终于有了iPhone6和iPhone6 Plus的名字,这个说法就基本上站不住脚了。
另一派支持“主动说”的人们列举了苹果“姗姗来迟”的几大“好处”:首先是能让苹果的销售周期变得相对温和,避免圣诞和新年期间的集中销售;其次是届时在中国大陆上市的火爆销量,能让明年一季度的业绩更好看;第三是苹果现在面临产能压力,推迟在中国上市可以给生产线减少压力。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本菜鸟不明白,苹果公司哪来这么强的自信,保证中国大陆市场的消费者不会“等到花儿都谢了”,转而投入“别人的怀抱”呢?
其实,在iPhone6刚刚开完发布会之后,就有网友表示,买个“苹果牌Note”,“不如去买个三星Note或者华为Mate7”。进入9月以来,三星、华为、HTC等厂商都发布了大屏旗舰机,此外,几乎所有品牌手机厂商在近期推出了秋季新品,而且性价比诱人。
作为传统手机时代的颠覆者,苹果确实曾经拥有广大狂热的“教徒”,在中国,iPhone更是有一批被戏称为“削肾客”的拥趸。但是随着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生态发生新变化,一大批硬件配置比iPhone高、价格又能减半的国产机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当iPhone带给人的惊喜越来越少,智能手机的可替代性越来越强,还会有多少死忠粉愿意对傲娇的iPhone不离不弃呢?
错过了中国大陆的首发,苹果无疑会在业绩和声誉上受到威胁和损失。尤其是当下越来越多的声音围绕着“果粉疯狂赴港抢购”、“iPhone6水货炒到1万8”、“损了果粉肥了黄牛”来炒作,苹果公司精心塑造的“人性化”、“用户体验至上”的品牌形象,很难不蒙上一层阴影。
所以,不管是市场营销的“精心策划”还是高大上品牌骨子里的傲慢、抑或是真的新品发布与生产之间的脱节,iphone6的这次迟到的代价恐怕都将会很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