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不少人还记得十几年前北京中关村街头立起的大标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从1994年4月20日中国与互联网开始“全功能连接”算起,20年已经过去。如今,6亿多中国网民都已踏上这条高速路。
从古老的驿道到纵横的铁轨,每条路上都有自己的行车规则。聚集着如此巨大人群的信息高速路,在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转换了我们行为的方式。不管是作为容量近乎无限的信息载体,还是作为随时响起“敲门声”的社交工具,或是作为重写着产业版图的经济模式,互联网对于所有网罗其中的个人、行业和社会,都已经是一个基本语境。QQ、电子邮件让书信变得有点像古老的礼仪,网络阅读蚕食着传统出版业的空间,在专卖店试完衣服再到网上去买更便宜的,成为很多人的购物方式……怎么与眼前这个世界相处,人类生活的许多习惯和规范,都面临重新定义。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这是1987年中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长城”在这里不再只是一个地标,更代表着思想和行为原有的边界。互联网所越过的,正是这样的长城。它扩大了“社会人”的内涵,改变了人与社会的互动规则,网民作为一个群体登上舞台,对公共事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构建了国与国竞争的新格局,网络成为国家的战略高地,“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20年来,我们与互联网一起成长,逐渐适应了规则的变化,也不断丰富着规则的内涵。
然而,“互联网的未知远远大于已知”,“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互联网世界既孕育着生机、预示着可能,也带来挑战甚至潜藏风险。正如同没有完善的治理就没有现代化的国家,不能更好地适应和完善这个网络世界,我们也就难以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做到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将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对于互联网世界的后来者,对于一个网民人数位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构建一套完善的网络规则,至为重要。
生活规则的改变,刷新我们的存在状态,“数字生存”如何才能更有意义?“网络强迫症”成了部分人的通病,搜不到网络信号就难以忍受,离开了手机就坐立不安,时间被切割成碎片,注意力也大大分散。网络本是工具,不该让它异化我们的生活。即便未来的网络可能更快捷、更丰富,也当寻回生活的沉静和从容。
参与规则的改变,再造我们的公共空间,“虚拟社会”如何才能更加文明?网络谣言仍然重复着“三人成虎”的故事,“扣帽子”“打棍子”仍然影响着网络讨论的秩序。在网络空间搭建的言论广场上,有表达就有责任,有自由就有担当。既强调发言的权利、说话的个性,也强调公共秩序、社会公德,才能有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传播规则的改变,提升我们的知识储备,“海量信息”如何成为智慧之源?当网络公开课打造出“数字常春藤”,当随身携带一部百科全书成为现实,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获取知识。然而,随手“百度”毕竟不同于大脑“内存”,那些我们内化于心的知识才能成为思考的工具。知识唾手可得了,更应该让它成为智慧的水源,提升时代的智识。
治理规则的改变,要求我们的能力升级,“数字时代”如何回答治理考题?重化工项目该不该上马,雾霾袭来要不要放假,个人信息应如何保护……爆炸式的信息扩散,极端化的民意表达,多样性的管理对象,让网络成为治理变量。把网络建成知情、参与、表达与监督的平台,把网络当做走好群众路线的工具,“执网能力”就会为执政能力添砖加瓦。
疆域规则的改变,促使我们的视野扩大,“地球村”里如何维护国家安全?斯诺登推开“棱镜门”展现暗战一角,各国因特网大数据尽数被搜索引擎掌握,互联网已经成为陆、海、空、天之外,人类活动的“第五空间”。作为一个仍非网络强国的网络大国,构筑网络空间发展战略,才能确保我们的国家安全。
无论存在怎样的不确定、不完美,我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小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互联网规则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一维,更汇聚起巨大的改变能量。只有更好地完善和丰富互联网规则,才能把握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将我们、将人类带向一个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