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刚过,春节花销成为众人热议的话题。路费、红包、压岁钱、年货礼品、同学聚会……一系列的花销让人不禁感叹“过年过的是钱”。“吐槽”的同时,也有网友表示接受:“一年到头全家人欢聚在一起,多花点钱还是值的!”网友晒过年账单,折射不同年龄段人群消费观
60后:给晚辈派发红包,听吉祥话图开心
54岁的张建城今年春节共花费了3500元,主要用于给晚辈派发红包。去年新添了一对孙子的他早早地准备好了两个1000元大红包。还有外侄和侄子的孩子,一共3个小孩,他给每人准备了500元的红包。张建城说,压岁钱其实就是对孩子的一种祝福。大年初一晚辈们挨个拜年领压岁钱,孩子们说的吉祥话让人听着就高兴,发个红包也就图个开心。
70后:回家过年花费大,浓浓年味很满足
严雯雯是涪陵人,结婚后跟随丈夫去了海南,夫妻两人月收入在万元以上。今年春节,两人带着5岁的孩子,回涪陵老家过年。今年回老家过年,严雯雯一共支出了10700元,不过她依然觉得开心,因为和亲人团聚的欢乐是金钱无法衡量的,“虽然说在海南过年基本不花什么钱,但回来过年还是觉得特别热闹,比在海南年味更浓。”她说,钱花了,心情却好了。
80后:小两口泰国补蜜月,旅行过年花费2万
1987年出生的李康宁,天生骨子里就有一股浪漫劲儿。觉得过年没必要循规蹈矩,于是和丈夫去泰国旅行过年,也算是婚后的蜜月旅行。两人跟团旅行的费用一共是10400元,在泰国其他费用约1万多。在去泰国前给双方的父母都包了1000元的红包。旅行回来,又接着上班了,所以春节期间的所有花费就是旅游和包红包这两笔,一共两万多元。
90后:打工族过年花费210元,和平时差不多
今年22岁的朱毅老家在贵州,如今在重庆一家洗车厂打工。这个春节,他一个人在重庆过。朱毅说,春节开支极其简单,和平日没什么差别。他陆陆续续买了些年货:两斤糖30.7元;花生瓜子20元;两只烤鸭32.9元;2斤黄豆6元;一瓶白酒42元;肉类21元。只是给父母和老家亲戚打了几通长途电话。“杂七杂八算下来,我过这个春节的实际消费大概是210元。”
过年如遭“黄金大劫案”,钱都“去哪儿了”?记者随机采访100位在京工作或居住的市民,发现四成以上受访者过年总花销超5000元;七成受访者花销比往年多;24%的受访者过年花销低于2000元,比较节省,而也有8位受访者的花销过万元。在这些花销中,买礼品花销最多,其次是压岁钱。超七成的受访者表示,今年买烟花爆竹花的钱比往年少,算是“响应了治理PM2.5的号召”。
讲述一 :自驾回家,路费花了3700元
●王女士,31岁,湖南人,媒体人
腊月二十九一早,我、丈夫、爸、妈带着孩子,踏上了回家的旅途。一路上我和丈夫交替开车,轮流休息。中途加了三四次油,算下来光油费就花了1100多元。因为大年初一才免的过路费,我们一路共交了680元过路费。总共算下来,过年回家往返路费大概花了3700多元。过年在家走亲访友,总开销不到2000元,路费却是今年过年支出最大的。
讲述二:光水果蔬菜就花了5000元
●郭女士,46岁,黑龙江,公务员
我的丈夫在他们家中排行老大,每年全家人都要来我家过年,一共是12口人。需要买的东西特别多,去年买这些东西需要4000元,今年一些菜涨价了,我花了5000元,比我一个月的工资还要多。往年单位会提前发一些大米和白面,今年因为相关政策,什么都没发,开销又多了一些。虽然过年准过程特别辛苦,但我挺高兴。一年之中,能够全家团聚的机会就这一次。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我觉得特别满足。
讲述三:给每个孩子500元压岁钱
●付先生,50岁,河北人,工程师
今年我们家过年特别热闹,大家庭里一下子多了4个小孩,我的辈分一下子从“叔叔”变成了“爷爷”。大年初一,孩子来拜年了,各个看着都喜欢,我都给了500块钱,这一下子2000元就出去了。说一点也不心疼,那是不可能的,但谁让咱中国就有这么个习俗。压岁,无非是给小孩压压霉运,也是我们做长辈的一点心意。
讲述四:花8000元陪爸妈玩,他们开心,值!
●韩女士,30岁,河南人,教师
妹妹春节需要值班,不能回老家过年,于是我们决定全家到北京旅行过年。我和妹妹商量,这次过年所有消费我们俩承担。从腊月二十八到初四离开,临回前,我和妹妹算了算,一共花了8000多元。在国家大剧院看新年演出,在各个庙会逛,我们感受了北京的年味。这次过年,比我们家往年开销都要大得多,但我和妹妹觉得值。因为爸妈都非常高兴,想想父母操劳一辈子,我们终于能报答他们了。
建立豁达平和春节观念,别让团圆成负担
理财顾问建议:春节花钱要量力而行
一位理财顾问建议,工资在8000元左右,礼物花销六七千元比较适合;工资在3000元左右,尽量控制在2000元以内。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樊亚平认为,“过年”是我们社会生活中重要的文化仪式,并不是简单的走亲戚串饭局,大家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舒缓、理解、尊重和支持,而这些都不是金钱能衡量和评判的。
过年花销不必过度纠结于“好不好意思”
怎样送礼才能既省钱又能起到以礼达义的目的呢?办法还是挺多的。商场经常搞优惠活动,遇上一些品牌打折,尤其是箱包、香水、化妆品等,这些东西一年内不会过时,打折时购买,合适时候送出,品质一样有保证。既然要送,就要送给二老实用的礼物,这样才不会让他们觉得浪费,孝敬父母的钱是万万不能省的。说起给晚辈红包,给多少则全凭自己判断了。不用纠结于看着眼晕的预算支出与“不好意思”的钱包,更不用攀比什么。
多陪伴父母,别让消费挤压了亲情互动
不论是“做给别人看”的炫耀性消费,还是“打肿脸充胖子”的透支型消费,抑或是“跟着别人走”的从众心态,当回家这种基于生活本身最朴素也最强烈的渴望,裹挟了太多的利益考量,必然会走调、变味。只有走出虚荣的“面子”消费怪圈,减少攀比、炫耀和跟风的消费行为,多一些亲情互动,多花一些时间陪陪父母亲人,过年的味道才会更加醇厚。[详细]
从“物质年”到“情感年”究竟有多远?
在经济因素不断嵌入社会生活的当下,回家过年不仅是一种情感性的社会活动,还是一个消费性的经济活动。正如北京大学佟新教授所言,在市场经济中,金钱成为人们表达情感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关系的远近,情感的亲疏,都可以通过差异化的消费来呈现。当人们习惯用财富来衡量一段生活的好坏并乐于在文化上建构这样的评价体系,春节消费的水涨船高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大家是不是可以放下“面子”、“攀比”,让春节回归到她应有的纯朴上。
其实大家大可不必对“春节账单”过分较真与吐槽。即便花了很多钱,能换来其乐融融的节日氛围,也是物有所值的。应该抛开攀比心理,理性消费,让春节少一些“甜蜜的负担”,回归亲情与其真正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