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德州临邑县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下称德州金锣)对氨气“污染”的16.175吨猪肉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德州金锣在处理该事件时存在多处疑点。
质监部门
应出具无害化处理报告
德州金锣在处理此次氨气泄漏事件中绕了一个大圈后最终回到起点。从回应媒体虚假报道到承认16.175吨污染肉;从已经送检需要半个月时间到没有检测结果进行无害化处理。德州金锣在这16.175吨肉上可谓是绞尽脑汁。而令人不解的是,《证券日报》在连续报道德州金锣氨气泄漏事件后,也未等到其对记者的承诺:“让记者参加销毁过程”。
据记者了解,此次德州金锣销毁16.175吨肉全国仅邀请了2家媒体。德州金锣在给予记者的邮件回复中提到了当地电视台也参与了整个销毁过程,但是,德州市临邑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金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不请本地媒体参加的原因是本地人都知道德州金锣的事情”。显然,两者的表述并不一致。而经记者采访得知,也有本地人不了解德州金锣销毁“污染”肉事件。
德州金锣给本报记者销毁16.175吨肉的理由是“为彻底消除公众疑虑,履行食品安全责任,销毁是最负责任的做法。”但令人不解的是,为何那么多关注德州金锣氨气泄漏事件的媒体都没有得到德州金锣的邀请去现场观看,而是邀请并未参与报道德州金锣氨气泄露事件的2家媒体参加。
我不知道德州金锣销毁16.175吨肉。”临邑县畜牧局办公室自称是刚来上班的人士对记者如此表示。
而一位从事食品行业多年的资深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则表示,德州金锣销毁这么多肉,应该有质监部门的全程监督,并给予企业一份已经无害化处理的报告。
而德州金锣应该公示掩埋的地点和具体采纳的无害化处理的相关技术。
本报记者在德州金锣官方发布的声明内容中并未找到有关掩埋地址和如何无害化处理的相关字眼和说明。
为此,《证券日报》记者致电德州临邑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金山了解情况,因为担心引发企业对其的埋怨,陈金山表示不愿意多说。而对于掩埋的地址,只表示是在临邑县的一个废弃窑厂(制砖厂),其他的让记者找企业问。
本报记者致电部分参与金锣销毁肉的政府部门,但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指向县委宣传部。“宣传部通知我们去的。”临邑县畜牧局质量安全科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
虽然,上述畜牧局人士不愿透露更多有关德州金锣16.175吨“污染”肉掩埋的详细过程,但是,其也透露了一些临邑县县委宣传部不愿透露的内容。
“挖了一个深4米、宽4米、长20米的坑深埋了,并撒上了石灰。”上述人员对记者描述,早上9点钟厂里装货,大约12点钟完成掩埋工作。
既然已经销毁了“污染”肉,那么当地质监部门是否应该给企业出具一份无害化处理的报告,让企业对外公示?
对于记者提到的是否应该有质监部门出具的无害化处理的报告,金锣没有正面回答。金锣对本报记者表示,“销毁当天,在临邑县副县长张建民、食安办主任王远勋、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金山、商务局副局长王庆军、畜牧局副局长刘元、质监局副局长石方江亲自指挥和监督下和在媒体的见证下,进行了无害化销毁处理”。
德州金锣无害化深埋遭质疑
对于销毁地点,金锣表示,是在临邑县城东南方向大概5公里的一处废弃的砖窑厂。
而如何采用的无害化处理,其采用的技术什么?德州金锣在邮件中对本报记者表示,处理16.175吨肉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深挖坑—坑底铺石灰—肉品入坑—再撒石灰消毒—覆膜隔离—用土掩埋”的流程,保证了此次销毁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掩埋很难做到无害化处理。德州金锣的此次掩埋根本不能称是无害化处理。
而据记者调查了解,十几年前,大家对于问题肉及感染病毒的家禽的处理方式会采用深埋处理。而近几年,大家对一些污染及感染病毒的 家禽类产品几乎都会采用无害化处理。
业内专家看来,能做到无害化处理的多数是采用“焚烧”的方式来完成,而“深埋”虽然也是一种处理方式,但是很难做到无害化处理,因为对于肉类产品,深埋后腐烂需要一个过程,这期间会造成第二次污染。
“深埋可能会让一些病毒通过土壤传播进行二次污染,因此,现在大家都采用焚烧来处理‘问题’肉。”上述行业人士对记者如此表示,金锣此次事件中涉及的猪肉虽然不是病毒性感染的猪肉,但是,其掩埋的深度不够,4米深的坑掩埋16.175吨肉,只能说是一次地表浅埋。而采用石灰腐烂的方式,时间也会很漫长。
在其看来,虽然没有规定深埋到底有多深才合格,但是,在多年前,对于一头感染5号病的猪的处理则是挖3米多深掩埋,而此次掩埋16.175吨肉,深度4米显得有点“单薄”,掩埋的地表土不会很深,又没有焚烧,所以也谈不上无害化处理。
而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对记者表示,对感染病毒的家禽的处理有多种方式,有的采用掩埋,有的采用焚烧。而对于德州金锣采用深4米、宽4米,长20米的坑来掩埋16.175吨肉(大约1卡车肉),深度不够。最少需要6米-7米的深度。
不过,戏剧性的是,对于金锣深埋“污染”肉的坑到底有多深?本报记者得到了两个数据,一个是畜牧局给出的“4米深、4米宽、20米长”,一个则是来自德州金锣的数据,“根据深埋科学标准,结合肉品数量,深埋坑:3.5米深、3米宽、20米长”。
在上述人士看来,根据深4米、宽4米、长20米的坑都属于浅表掩埋。3.5米深、3米宽、20米长的数据更不能谈深埋。德州金锣所谓的“无害化”深埋遭到质疑。
是否做到后续监管尚待调查
在临邑县部分政府领导看来,他们对德州金锣销毁这么多肉表示可惜,并称,“这些肉没有问题,是因为有媒体报道,企业不愿意再‘闹心’所以才决定掩埋来处理”临邑县某政府领导对本报记者表示,“这些肉完全可以用来做饲料用。”
而根据媒体的报道,掩埋现场有人表示想拿回一些“污染”肉回家吃。那么,德州金锣如此“浅埋”,会不会存在被他人重新让其“复活”,继续流通呢?德州金锣有没有在后期的工作中派人监管呢?
“企业花钱雇人去挖坑掩埋,也雇佣了村里的人来24小时进行看护。”陈金山对记者表示,掩埋后我也没再去现场看,现在不知道有没有人来看护。
而德州金锣对于记者的疑问则表示是政府派人来监管,这与陈金山的描述出现了偏差,是谁在说谎?金锣被掩埋的肉是否有人看护让人怀疑?“深埋销毁后,政府主管部门派执法人员在现场进行看护,企业也派专人进行巡查,将持续一周。”德州金锣对本报记者表示。(记者 夏 芳)
编辑: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