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品牌资讯

在新时代续写百年报国梦
发布时间:2020-06-05
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记者 张士英
分享到: 收藏
  哈工大:

在新时代续写百年报国梦

  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

  6月7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将迎来建校一百周年。走进哈工大,“纪念建校百年 矢志爱国奋斗”的红色条幅,“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的石刻校训,让人深刻感受到这所百年老校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的初心,朴实、厚重的气质。

  100年前,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中诞生,而后伴随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历程不断成长壮大。

  新百年,新征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建设具有‘中国底色’和‘哈工大规格’的世界一流大学,续写百年报国梦。”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院士说。

  永葆赤诚初心 以身许国

  对初到哈尔滨的那个冬天,87岁的秦裕琨院士一直记忆犹新:“吃着高粱米窝窝头,30个人挤一间宿舍,当时很苦,但是我们都很快乐。只要国家需要,我们没说的。”

  在哈尔滨大学博物馆,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展区特别引人注目。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段段不平凡的经历把人们的思绪带到了20世纪50年代。

  1953年9月的一天,天蒙蒙亮,20岁的秦裕琨坐了三天四夜的火车,第一次来到哈尔滨。刚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毕业的他,原本可以留在上海工作,但第一志愿却选择东北——因为国家需要。与他一同北上的还有30多名上海同学。

  彼时,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第一个五年计划急需大量人才,特别是需要培养一批重工业部门工程师和理工学院师资。哈工大承担起了这一历史重任。800多位热血青年响应国家号召,从祖国四面八方会聚到哈工大。他们扎根边陲之地,承担起教学、科研等重要任务。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教师队伍,被时任校长李昌称为“八百壮士”。

  十余年时间,他们创办新专业、编译新教材,白手起家,边学边教。24个新专业的建立,为当时快速发展的国家工业化建设解了燃眉之急。

  “人家的条件再好,都不如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马祖光院士拒绝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国时,行李里除了衣服和鞋子,只有一大堆笔记本和为实验室购置的小型仪器。他还把节省下来的1万多马克,全部上交给国家。在他的心里爱国是具体的,具体到每一天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哈工大航天学院教授王雨三经常给青年学子讲述马祖光的事迹。

  2019年,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工作,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总结梳理初心使命的哈工大元素和表达,将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传递给全校青年师生。

  “‘八百壮士’是我的榜样,他们的家国情怀和信念担当一直感染和激励着我。”刚刚博士毕业的万龙说。2015年硕士毕业后,他选择留在黑龙江自主创业,其所创办企业万洲焊接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高铁、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目前拥有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我们不仅要做中国焊接领域的领军企业,更希望将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推广到全世界。”万龙抱着这样的信念。

  初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高中支教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朱镕宽觉得,自己刚来时也有点“八百壮士”的感觉。“这里条件比较艰苦,我们也是边学边讲。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直是哈工大的传统,我在学校期间深受影响。”朱镕宽说,“哈工大给予学生的信念不仅是要做优秀的人,更要有青年人的责任担当,实现青春梦与中国梦的共振。”

  “正是因为一代代哈工大人始终怀有许党报国的初心,才有了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舞台,并在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中一步步成长为享誉国内外的理工强校、航天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熊四皓说,“时代在变,我们引领广大学子主动将个人发展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职责不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不变。”

  聚焦国家战略 科技强国

  山东威海岸边,一个排列整齐的天线阵,像驻守在海岸线上的一双“千里眼”,海防国门,尽收眼中。这是我国对海新体制雷达的主要结构,它能够远距离探测海上目标的位置和方向。

  “雷达看多远,国防安全就能保多远。这样的雷达别的国家已经在研制,中国决不能落下,这就是我要做的事。”谈及当年的科研选择,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哈工大刘永坦院士说。1981年,刘永坦从国外回国组建团队,从零起步,冷板凳一坐就是40年,打造了一支响当当的“雷达铁军”,为中国铸起了一道“海防长城”。

  如今,耄耋之年的刘永坦依然活跃在科研前线,继续带领团队规划实施对海远程探测体系化研究,逐步开展分布式、小型化等前瞻技术的自主创新。

  “在试验现场,刘永坦先生率领团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饿了用面包充饥,困了就倒在实验室的板凳上凑合一觉。长期超负荷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让他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疼痛曾让他几个月不能行走。”作为刘永坦院士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哈工大电信学院教师宗华在宣讲的同时,内心也深受触动,刘永坦的精神已潜移默化地成为哈工大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共同价值追求。

  只有加快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才有迈向世界一流最充足的底气。为此,哈工大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需要、聚焦国家战略、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开展科研攻关。

  想采访马晶、谭立英两位教授太难了。他们正带领团队进行紧张的激光通信测试,即使疫情期间也没有停过。这对科学家伉俪的目标是建立我国空间高速激光信息网络。

  卫星在太空中获取的海量数据如何实时传输回地面?用激光光束在空间架设传输“光缆”。30年前,当时还是哈工大物理系教师的谭立英提出这一大胆设想,业内专家连连摇头:“方向虽好,但难度太大了。”

  世界各国争夺的制空权、制海权、制天权归根结底是制信息权。当时我国空间信息传输面临反应不及时的困境,急需建立空间实时信息网络。

  “咱们一起来做!”面对国家需要,丈夫马晶放弃了原有的研究方向。他俩从学校借来一间简陋的地下室,将实验室报废的仪器捡来、重新组装,拿出家里的积蓄和微薄的工资向着心中的梦想迈进。从1991年到1995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无数次的论证和试验,他们初步掌握了关键技术。

  但困难再一次摆在面前:前期的研究已经让他们倾其所有,如果继续投入,就要倾家荡产了。在走投无路的时候,谭立英背着20袋方便面,来到当时的航天部争取支持。“两眼一抹黑,找谁都不知道,只能在楼道里来回溜达……”谭立英的举动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几经辗转,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院士在了解了他们所做的工作之后,激动地说:“你们做得非常好!国家需要激光通信,也一定会支持你们的研究工作。希望你们能继续做下去,不要有任何顾虑。”

  近30年的执着坚守、刻苦攻关,马晶、谭立英教授实现了我国卫星激光通信终端从无到有、从重到轻、从高速到更高速、从低轨到高轨的重大跨越,带领我国在空间高速信息传输这一技术尖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让我国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地激光通信星上终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月5日18时0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发动机气瓶热防护、金属橡胶材料构件有效解决高真空大温差强辐射难题,陶瓷轴承工艺为大推力发动机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哈工大多项成果助力长五B首飞。

  回顾中国航天发展史,每一个伟大而闪耀的时刻,都有哈工大人的默默奉献。正是他们一项又一项航天科技的突破,让中国卫星环绕地球,让中国航天员漫步太空,也让中国的“天眼”探索着宇宙的奥秘。

  培育栋梁之材 逐梦报国

  哈工大电气学院霍炬教授成了“网红”。疫情期间,他牵头的“电路”课程,因课堂效果极好,入选黑龙江省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在线教学典型案例。

  “我深受学校‘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育人环境和氛围的影响,也想让学生成为受益者。”霍炬给记者讲了“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俞大光院士“铁将军”把关的故事:俞大光因严格要求而闻名全校,他任教的“电工基础”课被学生称为“老虎课”,有时全班竟没有一个人得“优秀”,因为他要求学生不仅会做题,而且还要能讲出道理来。学生们背地里称他为“铁将军”。“‘铁将军’把关既严于律己,又严格育人;不仅是严,更是对学生的爱,这是哈工大校训精神的集中体现。”霍炬说。

  在当时的哈工大,“铁将军”把关并不是个案。20世纪50年代,为尽快培养人才,一大批工农干部和产业工人,通过“速成班”短期培训送进哈工大。很多人连乘除法都不会,考试大批不及格。眼看面临退学的危险,有人提出,应该降低考核标准,搞点特殊化。“标准绝不能降,相反,培养工程师‘规格要严格,功夫要到家’。”时任校长李昌断然反对,“宁愿不要自己教出的学生全部及格的虚名,也要为培养合格人才把好关,这是我们培养人才的原则。”

  “我入学时考进了200多人,毕业时只剩下40多人,不及格的自动退学或降级。这种严格要求,增强了我的适应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1954届毕业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教授回忆。

  凭借“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铁律,哈工大培养出一大批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成为“国之重器”的铸造者,“工程师摇篮”的名号享誉全国。

  哈工大1965届毕业生、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说:“母校的教育就是那句实实在在的话,‘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说,正是当年经受的“磨炼”,为他日后从事航天事业践行严、慎、细、实的工作标准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校训基础上,哈工大凝练出了“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形成了“本科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今年刚刚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就是学校培养模式的受益者。2015年,我国首颗由高校学子自主设计、研制、管控的微纳卫星“紫丁香二号”发射成功,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团队崭露头角。2019年,参与研制“龙江二号”微卫星,其中团队成员自主研制的微型CMOS相机拍摄出“最美地月合影”照片,使团队受到国际关注。因成员由90后和00后组成,平均年龄还不到24岁,被称为中国航天最年轻的团队。

  作为团队中的00后成员,吴雨轩加入仅有半年多时间,已经能独当一面了。面对媒体和网友的众多赞誉,团队成员邱实最喜欢“中国航天版的‘少年可期’”。他认为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把团队放在了中国航天传承人的位置上。“我常常反思自己是否担得起这样的评价。我希望能通过以后的加倍努力,做一些真正配得上这个评价的事情。”

  在“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校训精神引领下育人,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据统计,建校以来,哈工大培养出了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范绪箕、清华大学焊接专业创始人潘际銮等100多位大学校长、80多位两院院士以及一批产业精英。其中以孙家栋、宋健、刘竹生、胡世祥、栾恩杰、刘永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航天国防英才,在推动国家发展建设中展现了“哈工大力量”。一批像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一样优秀的青年后浪正日渐成长,成为逐梦报国的新力量。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05日 01版)

责任编辑:林墨冰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