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华为农民讲解大豆知识。
本报记者杨喆摄
【编者按】
中国是大豆原产国,至今已有约5000年种植史。
尴尬的是,我国大豆平均亩产却只有240斤,几乎只有美国的一半。2017年,我国大豆总进口量多达9554万吨,相当于每天26艘满载大豆的万吨巨轮靠岸。
李艳华,扎根黑土地几十年的大豆育种女专家,培育的优质大豆系列新品种,大田种植亩产普遍达400斤,甚至有农户种出每亩480斤高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她培育的十多个优质大豆品种,累计推广已达5000多万亩,增产20多亿斤,增收40多亿元。
中国大豆,应该有自己的自信!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谢锐佳、管建涛、杨喆
今年夏天,当大豆在关心国际贸易的网民中成为“网红”的时候,“大豆之乡”黑龙江海伦,满头大汗的育种专家李艳华正在湿热的试验田里手持镊子,耐心地给大豆杂交授粉。
在南方很多稻区,稻农们经常会提起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而在东北这一全国最主要的大豆种植区,豆农们念念不忘的则是李艳华,这位中国科学院育种专家。
李艳华放弃在大城市的优越条件,扎根东北基层农业生态实验站近30载,且要“伴豆一生”。
她培育的优质大豆品种十多个,单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累计推广优质大豆5000多万亩,增产20多亿斤。
她无数次经过从北到南的4000多公里跋涉,为了节省科研经费,睡在普通火车硬座的下面。
她痴心育种无暇写论文,曾迟迟评不上正高职称。
她用一颗颗金灿灿的大豆“作墨”,把论文写在黑土地上,换回农民们的最高赞誉——“金豆娘娘”。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
本报记者谢锐佳摄
“临时工”成了中科院“关键技术人才”
“传男不传女”的技术却传承给了她
在黑龙江省海伦市郊区有一个不起眼的院落,院里有不少试验田。
不论春种、夏管还是秋收,试验田里经常有一个身着白大褂的身影穿梭:瘦削的身材,利落的短发,泛黑的面色,蹲在田里查看苗情、豆粒,不时在小本上记录……
她是大豆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李艳华。
1966年,李艳华出生在黑龙江省海伦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几代人都以种大豆为生。
海伦市位于松嫩平原东北端、小兴安岭南麓,黑土肥沃,有“中国优质大豆之乡”之称,也是重要的大豆集散中心。
李艳华自己都没想到,活了大半辈子,一直都没离开大豆,而且很可能会“伴豆一生”。
1990年,从东北农业大学作物学专业毕业后,李艳华回到海伦市农业局原农科所工作。虽然工作关系在这儿,但刚到单位没多久,她就被推荐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实习”。
真正进入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李艳华经历了一番波折。
当年,实验站一位老研究员金振宇正要退休,特别希望找一个接班人,能够接替自己把没完成的育种工作继续下去。
对于接班人的选择,金振宇只要求一条:传男不传女。因为这份工作特别辛苦,还要年复一年坚持下去,对女生来说太残忍,因此只想找一个男生。
然而,金振宇退休前找了好几年,也没合适人选。直到李艳华毕业,有人向金振宇推荐,才有了李艳华试一试的机会。
“那个时候,就把我当临时工招进来的,每天两块零六分的工资,干了好几个月。”李艳华回忆说。
最终,金振宇被李艳华不怕辛苦、踏实的干劲感动了,决定将自己干了一辈子还未完成的研究工作交给她。
1991年,李艳华正式成为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的一员。
弹指一挥间,今年52岁的李艳华,已在实验站工作了28个年头。
2017年,李艳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在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推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果”。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张平宇说,建所几十年来,加上李艳华,全所一共才有3人获此殊荣。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提供的信息显示,李艳华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推广应用面积达5000多万亩,累计增产大豆超20亿斤,为农民增加效益40多亿元。
▲李艳华在实验室研究大豆标本。谢锐佳摄
育成第一个品种前,科研成果十年空白
“板凳要坐十年冷”,失败是“家常便饭”
从到实验站的第一天起,李艳华就确定了目标:培育适应东北高寒地区种植和加工的优质大豆品种。
农业生产,一般情况下是机械化程度越高越好,效率快,精准度也相对高。
但与农民种地不同,李艳华进行大豆杂交实验,却很“传统”,需要人工收割、人工脱粒、人工分类。
因此,她比很多农民还要忙。收获季节,她坐在地上筛选装袋,每一个豆荚、每一个豆粒都反复观察。
平时,查看大豆生长进度,抗虫、抗草、抗风特性,哪一点也不能落下。
“育种,有时比照顾孩子还费功夫,特别是遴选品种的过程,必须要纯手工处理。”李艳华说。
大豆育种要经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失败是“家常便饭”,成功反而难得一见。
从开始进行杂交育种,每培育一代就需要一个生长季。但培育出来的这一代是不稳定的,还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培育第二代、第三代……直至第六代左右,才可以进行“决选”。
育种过程,李艳华如数家珍:“决选”只是选择优质的品种进行一到两年的鉴定实验,实验通过后才可以送到有关部门参加审定,审定时间又需要三四年左右。
因此,一个大豆品种从开始培育到最终通过审定,一般要经历10年到12年的时间。
从第一个品种开始培育,到有了第一个通过审定的品种,李艳华用了整整10年时间。这也就意味着,10年间,她的科研成果在某种意义上是空白的。
“板凳要坐十年冷,10年空白是值得的。”李艳华笑称,“怀胎十月,就能生孩子了,育种比孕育孩子难十倍。”
杂交组合是大豆育种中的基本方式,将大豆品种不同的性状通过杂交集中到一起,称作一次杂交组合。
李艳华20多年来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最终才从中育成了10个左右的审定品种。
大豆育种是“十年磨一剑”。
坚持是值得的。李艳华研发的东生系列品种,亩产400斤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高纬度地区大豆品种较为单一的问题,为种植结构调整储备了不少早熟品种。
科技成果转化难是一个普遍问题,李艳华培育的东生系列大豆品种却很受青睐,转化成效很不错。近几年,东生系列大豆品种累计转化资金近2000万元。
▲2018年6月9日,李艳华及外国专家与她的高跟鞋合影。(图片由李艳华提供)
为“抢时间”,外宾与她的高跟鞋合影
“只要不下雨,就是工作日”
今年6月9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在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举办了一场国际研讨会,邀请来自美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业部门、科研院校专家学者参观考察。
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平时不爱打扮的李艳华,特意准备了一双高跟鞋,想着在会面的时候穿。
可穿着高跟鞋没法下田干活,李艳华又不愿意浪费时间。于是,她就把高跟鞋放在地头,像往常一样穿着可以防露水的雨靴下地干活去了。
但没等干完活,客人们就来到试验田参观了。外国专家看到在地里干活的李艳华和高跟鞋,十分诧异,了解事情原委后,这些外国专家为李艳华竖起了大拇指。
“老外开玩笑,high heel(高跟鞋)可以带来high yield(高产),因此就邀请我、我的高跟鞋,与他们一起合影。”李艳华笑着说。
就这样,李艳华留下了一张与高跟鞋合影的特别照片。
照片上一片笑容:包括外国专家在内的7个人围成半圆,李艳华穿着雨靴居中靠前一些,中间是一双还没来得及穿的黑色高跟鞋。
争分夺秒,已经成为李艳华工作中的一个习惯。李艳华说,育种工作不讲究什么“朝九晚五”,也没有双休和年假,只看天气:“只要不下雨,就是工作日。”即便下雨,往往也只是将工作地点从田地里转移到实验室。
每年,李艳华待在地里的时间有150天以上,远远长于一般的农民。
大豆的花期本来就短,一天当中真正能进行杂交实验的时间也就两三个小时,又多集中在早上。为了多进行几个品种的杂交实验,李艳华往往凌晨两三点钟就要开始准备。有的同事去实验站吃早饭,才知道李艳华已在地里工作了三四个小时。
夏季深夜,实验站田地里,微风轻拂豆苗,显得静谧而又深邃。实验站里,李艳华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办公室的角落里,放有一个躺椅,上面放了一件旧军大衣。为了挤出更多时间工作,李艳华常常晚上就睡在办公室里,躺椅作床,军大衣为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