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间,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茅台集团”)对外通告:李保芳同志任茅台集团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此前的5月6日深夜,贵州省委提名李保芳同志为茅台集团董事长人选。消息传出后次日,资本市场予以积极回应,茅台集团旗下上市公司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茅台”,股票代码“600519”)股票大涨5.33%,总市值逾8000亿元。
而此前,贵州茅台对外公告显示,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出现了爆发式增长。《经济参考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茅台集团近20年来在深耕主业的同时,不断斥巨资在多元化发展道路上进行探索:既深度布局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又涉足地产、教育、健康、物流等行业,办起了茅台学院、兴建了茅台机场、正在建茅台医院……记者注意到,社会各界针对茅台集团多元化跨界投资行为褒贬不一。不少专家指出,对茅台集团来说,多元化应该是其做大做强必然的选择,但未来重点应放在“防范风险”上,从而推动集团整体健康发展。
净利润大增逾六成毛利率首次低于90%
贵州茅台年报显示,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2.18亿元,同比增长49.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0.79亿元,同比大增61.97%。受益于业绩大增,贵州茅台拟向全体股东分红138.17亿元,分红金额高达归属净利润的51.02%。
《经济参考报》记者深入研读贵州茅台历年年报发现,该公司净利润从2013年到2016年连续4年始终保持在150亿元左右。而2017年则首次突破了200亿元大关并日益逼近300亿元,这一净利润超过了市场预期。
记者注意到,贵州茅台在净利润大增的同时,毛利率出现了下滑。数据显示,贵州茅台从2001年上市一直到2007年,毛利率基本维持在80%至90%之间;2008年毛利率突破90%,此后长达9年的时间始终保持在90%以上。但在2013年毛利率达到92.90%的高点后,便出现了下滑。财报显示,2013年至2017年,贵州茅台毛利率分别为92.90%、92.59%、92.23%、91.23%和89.83%,2017年毛利率首次跌破90%。年报同时显示,贵州茅台2017年分产品的毛利率出现了一升一降的现象。其中,茅台酒毛利率为92.82%,比2016年减少了0.68个百分点;其他系列酒毛利率则为62.75%,比2016年增加了9.20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近年来贵州茅台高度重视对茅台酒外的其他系列酒的发展,酒业主业正在从“一酒独大”向“双星闪耀”转变,但是其他系列酒毛利率相对较低,未来随着其他系列酒规模的不断扩大,贵州茅台的毛利率还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记者注意到,虽然贵州茅台其他系列酒去年销售收入仅为57.74亿元,仅占营业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但从销量来看两者已经旗鼓相当,其他系列酒有望成为贵州茅台新的重要增长极。
对茅台集团来说,2017年同样实现了爆发式增长。茅台集团完成销售收入764亿元,同比增长50.5%;实现利润总额403亿元,同比增长57.6%;上缴税金256亿元,同比增长37.6%,主要指标创近年最高,效益远超预期。
数百亿巨资跨界布局多元化战略引发关注
在外界看来,茅台集团似乎仅是一个全球闻名的白酒企业集团。但事实上,“不差钱”的茅台集团近20年来一直在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不断探索,相继落子金融、地产、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
近几年,茅台集团相继涉猎基金、租赁、银行、保险、证券等多个领域,茅台集团“金融帝国”雏形已初现。
早在2014年,茅台集团出资1.53亿元进入基金领域,与建行旗下的建信信托共同组建茅台建信(贵州)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并控股51%;2016年,茅台集团出资4亿元进入金融租赁领域,参与发起成立贵阳贵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持股20%;茅台集团还对保险业表现出了兴趣,2017年2月投资2亿元参与了华贵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设立,并以20%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2017年3月又拟投资1.8亿元持股15%参与设立多彩财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同样在2017年,茅台集团联手华康保险等多家公司,拟投资组建广东丝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这标志着茅台集团即将进入券商领域。此外,茅台集团及其子公司贵州茅台还相继对交通银行、贵阳银行、贵州银行等进行股权财务投资。
围绕金融产业布局,茅台集团一直致力于打造“产融结合的国际化酒业投资控股集团”,相继出资4.08亿元设立贵州茅台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成立集团金融控股公司以及宣布拟出资4亿元参与建立贵州茅台集团资产管理公司等。除了重点布局金融产业外,茅台集团还围绕酒业主业的产业链条进行多元化投资。如2016年3月,茅台集团投资3亿元布局物流业,设立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物流园区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又引入社会资本对其进行了增资。
茅台集团还相继投入巨资布局地产、机场、教育、大健康等产业。自2012年起,茅台集团进军房地产业,成立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置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先后在贵阳金阳新区投资7亿元建设国际商务中心,在三亚海棠湾投资22亿元建设三亚茅台精品度假村;2012年9月,茅台集团出资10.7亿元入股贵州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并成为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2017年10月31日,茅台集团投资20多亿元的茅台机场正式通航;2013年,茅台集团投资约20亿元创建了中国第一所为白酒行业培养专业人才的本科院校茅台学院,2017年5月得到教育部批准,并于今年起面向全国招生;今年1月22日,茅台集团总投资19.42亿元筹建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茅台医院举行奠基仪式,预计2020年上半年开业。此前的2017年,茅台集团与修正集团签署跨界合作协议,进军大健康产业。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茅台集团在多元化道路上也曾走过一些弯路,如早在2000年左右设立的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啤酒有限责任公司,由于多年发展不理想,茅台集团2014年初将其啤酒业务托管给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
事实上,对茅台集团多元化发展战略,业内专家褒贬不一。部分专家认为,茅台集团不应盲目多元化,应该坚持专业化发展,打造百年品牌。2013年左右,茅台管理层甚至被批“已被资本绑架”。但更多的专家认为,对茅台集团而言,要做大做强,多元化是其必然的选择,但是一定要慎重。经济学家宋清辉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多元化战略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机遇也有风险,其中关键在于如何“防范风险”,从而推动集团整体健康发展。
“千亿茅台”渐行渐近“防范风险”成当务之急
早在2012年1月,贵州省首次提出组建“大茅台集团”,“十三五”规划末即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千亿茅台”成为摆在茅台集团新掌门人李保芳面前的一道重要考题。李保芳最近撰文指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实现“千亿茅台”,必须围绕做增量、促增长下功夫,推动子公司协同发展,跨越茅台酒“一柱擎天、一花独放”的阶段。
2018年,茅台集团提出力争实现含税收入900亿元,其中贵州茅台以外其他公司收入在集团中要占到10%左右。在茅台集团2018年年度工作会上,李保芳表示,“如果今年能实现900亿,明年我们就下决心努力拿下1000亿”。茅台集团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以酒类业务为核心,积极发展上下游一体化业务,推动关联多元化业务发展,加快金融板块发展步伐,努力打造产融结合新格局。
值得肯定的是,茅台集团高管层在冲刺“千亿帝国”的征程中显得尤为清醒和冷静。李保芳近日撰写署名文章称,推进集团管控首要的是转变观念,最重要的是防范风险推动发展。李保芳在文中说,今年集团公司把加强集团管控能力建设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就是为了解决子公司发展思路不清、管理薄弱、治理不好等风险和问题。贵州茅台官网刊登的一份报告也称,茅台集团2017年全面梳理集团公司现有各业务板块的功能定位,淘汰落后产能,如转让啤酒公司、退出5100矿泉水公司、清算5家茅台贸易公司等,对历史遗留股权纠纷进行有序退出。
5月8日,茅台酱香酒公司发布处罚通告,对北京、江苏等区域的17家经销商进行重罚,这显示了茅台集团在去年针对上百家经销商“快、准、狠”的处罚风暴后继续保持严管的高压态势。同时,这一规范市场行为也被外界解读为新掌门人李保芳上任后的第一把火。业界评价称,强监管、控风险,或将成为茅台集团2018年的关键词,而以“铁腕”著称的李保芳有担当精神也有创新意识,相信他能带领茅台集团早日实现千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