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品牌资讯

神奇·神器·神匠
揭秘中国对大洋深处的探寻
发布时间:2017-12-20
文章来源:新华每日电讯4版
分享到: 收藏
神奇·神器·神匠

  ▲“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吊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13年7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张旭东摄

神奇·神器·神匠

  ▲“蛟龙”号在天休热液区观察到的一处中低温烟囱群(3月21日摄)。

  新华社发

神奇·神器·神匠

  ▲“这是“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采集到的“深海小飞象”(8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张旭东摄

  新华社济南12月19日电(记者余孝忠、徐冰、邓卫华、张旭东)16世纪人类进入海洋,21世纪人类深入海洋。

  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科学”号科考船投入应用为代表,我国快速挺入“国际深海俱乐部”。一批批海洋科考的“神工巧匠”前赴后继、齐心勠力,驾驭着各式国产“神器”,将一幕幕深海“神奇”呈现在世人面前……

  “神 奇”

  高温、高压、剧毒,竟是蟹虾“天堂”

  “神奇”一:热液。

  在西太平洋1700多米深的海底,“科学”号获取了这样一段视频:如“石林”般的硫化物矗立在海底,一股股“浓烟”从“石林”中喷出。

  是不是像极了陆地上的大烟囱?

  其实,那股“浓烟”根本不能触碰。我国科研人员测得的“大烟囱”喷口最高温度,竟然高达370多摄氏度。

  虽然科研人员根据液体颜色不同,将之形象地称作“黑烟囱”“黄烟囱”“白烟囱”,但它的真实学名叫“热液”。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鑫说,海底热液区的成因在于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溶解周围岩层中金、银、铜、锌、铅等金属后,又从地下喷出这些金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的硫化物沉积到附近海底,就像“烟囱”的形状一样堆积起来。

  “神奇”二:冷泉。

  深海里的神奇,不仅有热液,也有冷泉。

  远观深海冷泉,晶莹的气泡从海底不断冒出,像是小孩在玩吹泡泡游戏。

  冷泉也是一种神奇的海底现象,是指来自海底沉积物中含有硫化氢、甲烷及其他富碳氢化合物的流体在海底表面的渗漏活动。相对于热液喷口,冷泉流体与海底温度相近,故称为“冷泉”。

  热液、冷泉,名字听上去水火不相容,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沙忠利等科研人员首次发现,冲绳热液区和南海冷泉区存在多个共有优势物种,包括潜铠虾、阿尔文虾和贻贝。

  对了,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海海域发现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也是在冷泉附近。

  今年,“科学”号共在中国南海海域发现两个存在裸露天然气水合物的站点,水深约1100米:一个分布在冷泉生物群落中,另一个位于一个活动冷泉喷口的内壁。

 



责任编辑:士轩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