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 示范项目防城港二期4号机组施工现场(中广核供图)
2017年4月19日,辽宁大连,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人员闸门正式开工制造。几个月后,这扇不同寻常的门将南下广西,投入到“华龙一号”的示范工程——防城港核电站二期3、4号机组。
跨越万里重洋,在遥远的英格兰东部,由中国广核集团控股、以防城港电站为参考电站的英国布拉德维尔B项目正在有条不紊推进中。这是中国核电技术首次进入西方发达国家,为“华龙一号”走向国际高端市场奠定关键基础。
沿着“一带一路”看去,中广核在海外市场已硕果累累。在中东欧、东南亚、西亚、非洲等区域,都可以看到中广核活跃的身影。截至目前,中广核超过20%的营业收入来源于境外,在建核电占全球核电在建装机容量的近1/6,成为全球最大的核电建造商。
“‘一带一路’的实施,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历史机遇,而能源合作则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广核董事长贺禹表示,“中广核的愿景是打造为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企业。围绕‘一带一路’,积极加大海外布局,这是我们‘走出去’的必由之路。”
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
“借船”出海、“拼船”出海、“造船”出海,这是中广核董事长贺禹提出的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三种策略。“借船”和“拼船”(与国外企业合作共同在境外建设核电站)的目的是为了学习、锻炼能力,实现“造船”(输出独立自主开发的核电技术)出海,才能带动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和技术服务企业整体“走出去”。
成立30多年的中广核,正是中国核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史的生动写照。
30多年前,中广核联合法国电力共同打造了大亚湾核电站,中国也正是从大亚湾开始,走过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发展的道路。通过30年不间断的核电建设,在核电技术开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我国核电企业中,中广核的国际市场开发工作起步较早。国际化发展实施伊始,中广核成立了国际合作推进小组,拥有了第一支海外市场开发团队。但经验、资源、人力的不足使得开发团队只能就越南、泰国、土耳其、白俄罗斯等几个当时正在或即将招标、议标的项目集中力量开展工作,其结果自然是可以预见的。
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土耳其阿库尤项目。2008年,开发团队成立之际,距土耳其阿库尤项目投标截止日期仅3个月时间,开发团队仓促上阵且缺乏备标海外核电项目经验,投标组织体系、各工作组间协调配合、工作推进的计划性等方面暴露出较多不足。虽明知项目无望,但开发团队坚持完成整个备标过程,对于积累经验、锻炼队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广核在国际化发展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终于在2014年获得突破。当年8月,罗马尼亚政府宣布:中广核成为罗马尼亚Cernavoda核电站3、4号机组项目(以下简称罗核项目)的“最终投资者”。
中广核成为罗核项目的投资者,标志着中广核在推动落实中国核电“走出去”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后,中广核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大幅提速。
2015年11月23日,中广核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中,一举拿下马来西亚埃德拉公司在“一带一路”区域5国的13个电力项目;2016年9月29日,中广核与法国电力、英国政府签署协议,确定中广核参股投资英国欣克利角C、控股投资布拉德维尔B(BRB)项目,这是我国企业首次主导西方发达国家核电项目,实现了我国自主核电技术向西方发达国家输出的突破。
中广核董事长贺禹认为,中广核罗马尼亚项目是“借船出海”,英国欣克利角C项目是“拼船出海”,控股项目则是“造船出海”。“借船”和“拼船”的目的是为了学习、锻炼能力,实现最终“造船”出海。
据了解,目前中广核占据了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多个第一:中国在英国及欧洲最大的投资项目——英国核电项目;中国在非洲最大的实体投资项目——中广核纳米比亚湖山铀矿;中国企业在爱尔兰最大的投资项目——Douvan风电项目;中广核是孟加拉国、埃及最大的独立发电商,马来西亚第二大独立发电商;旗下拥有比利时最大的陆上风电场、欧洲首个深海漂浮风电项目。
回顾中广核的国际化旅程,恰恰是主要围绕“古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开展的,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谋而合。
贺禹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广核未来发展将重点面向中东欧、东南亚、西亚、非洲等区域。目标市场国包括南非、匈牙利、土耳其、印尼、泰国等。中广核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按照“循序渐进、风险可控”的原则,开展国际能源合作。
从“跟跑者”到“领跑者”
30多年前,大亚湾核电站建设之初,几乎所有的设备都依赖法国“进口货”。如今,中国自主研发的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乘着“一带一路”东风扬帆出海,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据公开资料,“华龙一号”是由我国两大核电企业——中广核和中核,根据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以及我国和全球最新核电安全要求,研发的第三代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中国也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之后,又一个具有独立自主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跻身世界核电先进水平第一阵营。
贺禹表示,目前我国的核电大而不强,只有我们自主的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走出去”,实现“造船”出海,才能带动装备制造业最大程度“走出去”,真正体现核电强国地位和影响力。
据了解,目前“华龙一号”国家重大工程标准化示范已正式启动,计划利用4年左右时间,建立一套自主的、能够满足国内建设与出口需求、涵盖核电全生命周期的压水堆核电技术标准体系。
贺禹表示:“制定并输出中国标准是我国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建立与我国打造核电强国目标相适应的自主核电标准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我国核电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