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商务部、中国商业联合会
5月10日是首个“中国品牌日”,而历史悠久传承绵长的“老字号”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品牌结晶。
当下,老字号又逢良机:今年1月,16部门印发《关于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从体制到观念,老字号正经历着怎样的转型与改变?从产品到技术,在变与不变之间,老字号百年“质”造的底蕴是否可找到新的着力点?从“互联网+”到“走出去”,老字号的振兴探索哪些新路径、新方法?记者在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展开调查。
当老师傅携手新学徒
——“唯有匠心,方能不负人心”
记者见到沈国兴时,他正在工作台上用小锤将一片纯金打成一只蝴蝶模样。一盏老式的台灯照着眼前的区域,金子在灯下泛着光,映得他镜片后的瞳孔也仿佛闪着金光。抬起眼,他笑言:“干我们这一行,很伤眼睛。不过干久了,很多时候凭感觉就行。”
这一顶凤冠,由上百个“零件”组成,除了主体的一龙一凤,还有大大小小的蝴蝶、花朵等,每一个都是这么“笃笃笃”“当当当”地,从一块块薄薄的金片演变而来。
沈国兴是老凤祥金银细工工艺的第六代传人、上海工艺美术大师;他师傅现为老凤祥的总工艺师,也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
而步入北京同仁堂于葆墀师傅的工作室,记者最先感受到的是一股浓浓中药香气扑鼻而来……
59岁的于葆墀是北京同仁堂中药大师,从事中药炮制已有38年。此时他正在炮制“麸炒枳壳”。只见他先用中火将锅烧热,撒入麦麸,片刻工夫,锅中冒出青烟,这时他再将枳壳片倒入锅中,不断翻动并适当控制火力,直到枳壳片表面呈米黄色时取出。
从选药到炮制,于老尽量亲力亲为,“中药饮片的炮制工序前前后后共有50多道工序,每一道都马虎不得。”“中药,来自于自然,成就于人心。唯有匠心,才能无愧本草,不负人心。”于葆墀说。
谈及“老字号”,我们总是很容易联想到在工作间里勤恳劳作的老匠人们。几十年的光阴里,他们有的工作地方换了好几个;有的所用工具换了好几种;甚至有的连生产的东西都变了样。但正如天津狗不理的李北师傅所说,“无论技术、世道如何改变,‘质’不可变。静下心,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情,这就是匠心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