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品牌资讯

国内智能手机转入精品竞争
发布时间:2016-09-22
文章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收藏

近一段时间,关于国产手机的话题再次热了起来。目前国产手机的份额占到了国内市场的一半以上。

国林 摄/中新社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似乎正在经历新一轮调整。

  市场调研公司IDC最新的调查报告称,曾经热门的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二季度的智能手机出货总量较上年同期下滑38%,沦为落后于华为、OPPO和Vivo的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同时,苹果二季度出货量同比下跌31.7%。,市场排名落至第五。

  对于第三方给出的这一成绩单,尽管小米第一时间回应称,仅以市场调研公司IDC一家所发布的数据为依据,并不能体现小米Q2的真实出货量。但种种迹象显示,华为、OPPO和Vivo市场地位正在不断提升。

  而这一现状背后,是近年来国内智能手机从山寨模仿到不断创新、改进品质的结果,同时也意味着在“差异化”和“精品化”的“双驱”动力发展时代,价格的敏感度正在降低。

  从山寨到独立创新

  进入9月份,随着华为、小米、金立等新机型的陆续推出,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主流国产智能手机的价格区间正在悄然上扬。之前占据市场半壁江山的“千元机”越来越少,“惊爆价”也不再是手机厂商市场宣传的着力点。

  无论是主攻中高端市场、原本价位区间就比较高的华为、Vivo,还是过去主打性价比、走亲民路线的小米,都选择了更好也更贵的新品策略。最明显的例子是曾惯常打“价格战”的小米,之前红米系列产品售价为499元到899元,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千元机;8月初推出的红米Pro,共有3个版本,定价上涨至1499元到1999元。

  而就在今年第二季度,在全球销量排名第三到第五名的手机厂商均为国产手机,其出货量增长尤为亮眼。其中,OPPO的出货量占比为6.6%,全球第四,较第一季度暴涨137%,Vivo的增长幅度也达到了80%。

  这在以前几乎不可想象。在塞班系统大行其道的时代,国内手机厂商一度以“山寨”出名。在安卓智能手机刚刚流行起来的那些年,“低端”国产手机生产主要走的还是模仿的路子,鲜有手机厂商在外观设计、用户体验、差异化功能等方面主动探索以及创新。

  这也造成很长一段时期内,国产手机“同质化”严重,无论是产品质量、外观设计还是用户体验,与苹果、三星等国际品牌的高端智能机相比都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价格战”成为唯一出路。

  进入2015年下半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似乎迎来了一个理性的时代。和两年前的疯狂不同,中高端取代性价比成了手机厂商乐于接受的标签,2000元至3000元精品化市场成了新的蓝海。“低端杂乱”的国产智能机市场也开始“自动重洗”,成了老牌巨头们的战场。

  不同于此前对出货量的单维追求,用户满意度、留存率、转化率、产品利润等成了巨头们新的竞争点。在创新中谋求新的出路,对国产手机来说,也成为新的发展常态。

  但随着国内手机产业链的逐渐完善和手机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白热化的竞争下,国产手机厂商都在探索走国际化路线,谋求海外市场的扩张,以冀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来自市场调查机构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达到2.2亿部,同比上涨20%;手机零售均价为1503元(不包含iPhone),而去年同期是1389元。其中,2500元至3000元价位段销量上涨111%,3000元至4000元价位段上涨70%。可以看出,2500元以上价位的中高端市场增长率,远远高于低端市场。

  差异化卖点成核心竞争力

  那么,在手机市场竞争近乎惨烈的情况下,国产手机凭啥能越卖越贵呢?

  事实上,随着智能手机市场“人口红利”期的结束,手机行业的竞争焦点,从传统的拼硬件配置和性价比,转向比拼产品本身的用户体验。如今存量市场上的大部分用户,都不是第一次购买智能手机,对于产品和体验有着更高的期待。

  在国内,苹果和三星以往市场“霸主”的傲慢姿态已不复存在。调查显示,苹果2016年的全球出货量出现下滑,主要原因是这家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正在不断缩减,这也与苹果在创新上的力度与用户期待差距越来越大有关。

  然而,苹果市场份额缩减的同时,国产智能手机厂商正在迎头赶上。除了以小米、荣耀、大神为代表的互联网品牌大打价格战,将主流智能手机价位拉低到千元以下抢占市场份额以外,以华为、OPPO、Vivo为代表的品牌发力中高端,用创新的思维来做手机,获取高利润的发展优势正逐渐显现。

责任编辑:筱涵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