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表示,明治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本来就少,而国内针对奶粉行业的新政策对进口奶粉有一定的影响
在国家针对奶粉行业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后,日资奶粉企业明治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引发不小的“地震”。
对此,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明治自身的经营业绩和市场份额未达到理想状态,而中国乳业新政的出台对其也形成了竞争压力。不过,其他进口奶粉品牌不会退出中国市场。
明治退出中国市场?
对于明治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市场上早有传闻,这一消息昨日被证实。
10月24日下午, 明治乳业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声明称,因近来中国奶粉市场竞争激化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决定暂时停止销售。
声明指出,如今,中国乳制品市场竞争逐渐激化。在此严峻环境下,坚持采用澳大利亚全进口奶源的明治乳业生产成本逐年递增,造成了对公司成本及收益的严重影响,着眼于未来发展,明治乳业决定暂时停止珍爱系列奶粉的在华销售。主要涉及产品包括:(1)明治珍爱儿900g(2)明治珍爱宝900g(3)明治珍爱童900g(4)明治珍爱妈妈 900g。以上产品将于库存售完时停止销售。
从上述声明中看出,明治似乎不是全部退出中国市场。据业内人士称,明治在中国除了奶粉业务外,还有糖果业务,这次退出只是奶粉业务,而糖果业务依然在国内继续销售。
对于明治奶粉退出中国市场,在乳业分析师宋亮看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近两年明治奶粉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下降很快;二是今年政府加大奶粉市场整顿,进口奶粉在华生产经营门槛提高,对企业生产、管理等方面要求更加严格;三是当前中日关系较为紧张,明治要改进生产、加强渠道建等方面要加大投资,但是受政治因素影响对投资风险加大。综合考虑,明治欲在短期内退出中国市场。
同样,乳业专家王丁棉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乳业新政出台等各种因素对其形成较大竞争压力。“明治自身的经营业绩和市场份额未达到理想状态,这些事件与市场背景有一定的关联性”。
在王丁棉看来,明治的退出,其在华建造的乳品加工厂及液态奶是否受到影响值得关注。不过,明治的退出,对整个奶粉市场格局及产品供应不会带来多大的影响与变化,因为它在中国的份额并不大。
对国内奶粉市场影响不大
据AC尼尔森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明治在进口奶粉排名可以排进前十,但随着福岛核泄漏事件影响深入,明治奶粉在2011年底曾经查出铯超标问题,对其打击很大,造成明治奶粉销售量下滑九成。随后,明治奶粉在华销售一蹶不振。
而一位业内人士提供了一份比较形象的数据,真实的说明了明治在国内销售的尴尬。“10月24日上午10:02,京东数据显示,雅培的评价人数接近6万人,明治仅有77人,其海外代购有230余人评价。”
北京普天盛道企业策划机构总经理雷永军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明治奶粉在国内的销售渠道单一,其投入大但收入甚微,可以说其在中国上市以来一直是亏损的。另外,国内对奶粉行业的新政策对进口奶粉有一定的影响,恒天然“污染”事件打破了外资品牌在国内的神话。明治在中国市场看不到未来,因此退出也是早晚的事。
“明治由于市场份额较小,受众面低,其退出对市场影响不大。”宋亮也如是表示。
其他洋奶粉不会退出
众所周知,国家对奶粉行业正在采取多重措施进行整治和扶持。前不久,针对奶粉企业的反垄断调查,多家企业因垄断行为被处罚。而国内多家乳企联合推出高端奶粉也是为了抗衡洋奶粉的举措之一。
对此,雷永军表示,虽然恒天然事件对多美滋、雅培等进口奶粉的打击较大,但是,在后来的几个月内,雅培等企业在国内的销售迅速回升,说明国内消费者并没有因为污染事件放弃洋品牌而选择国产品牌。另外,虽然国家出台了不少扶持国产品牌的政策,但这并不能改变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同样,王丁棉也表示,其他进口奶粉在国内的销售不会受到影响,他们也不可能退出。
而在宋亮看来,目前国内主流进口品牌在华投资经营多年,企业品牌影响力大,生产经营及渠道建设成熟,而且面对中国与日俱增的消费市场,不会轻易退出。“当然明治的退出,也标志着那些在华经营不善,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进口企业要开始陆续退出中国市场”。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虽然有政策压力,但是有些洋奶粉深耕多年,渠道完善、消费者信任、品牌实力强大,奶粉新政也难以从根本上撼动其地位。
“近日,针对进口奶粉医护渠道受贿及抢夺‘第一口奶’等事件打击,不能狭隘的认为是政府在打击进口,扶持国产。政府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治理奶粉行业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来实现产业的健康发展,是要建立一个公平、有序竞争的合理市场环境。”宋亮对本报记者如此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