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家 “疑云”
从2004年创立、2008年募得第一笔风投、2010年成为国内首家通过IPO的上市公司,再至近期超级电视发布,乐视网背对着与同类视频网站相比“格调不高”的评价,闯过了道道政策关并在各个时期“争取第一”,引来外界众多揣测和联想。
2010年6月,当行业排名远不显赫的乐视网以“首家在国内上市的视频网站”身份登陆创业板,以超过发行价60%,近47元的价格首发,却一度被业内贬为“创业板和视频业的耻辱”。
其时,出生自山西运城市的贾跃亭被讹传为“山西煤老板”、“红顶商人”,直至最近才被澄清来自一个教师家庭。在乐视员工眼里,这仍是一个“屌丝的创业公司”,所以无暇理会外界的质疑。
乐视网位于北京CBD区东方梅地亚的总部并不堂皇,“120平方米57个人办公”。今年年初,乐视搬进东四环的宏城鑫泰大厦,贾跃亭名下所有子公司方才聚首,几乎占据了整座楼。很多楼层仍在装修,甚至不见公司Logo,一派草莽气。
不同于其他知名网站的大佬常出没于报端,贾跃亭和乐视始终给人以戴着面纱的感觉,这跟其不同寻常的另类发家路不无关系。
贾跃亭原本只是山西运城垣曲县地方税务局的一名网管,刚工作一年便下海,经亲戚介绍他做起电信运营商基站蓄电池生意,很快在山西注册了自己的西贝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转做室外网络覆盖。2003年,不满现状的贾跃亭只身带着司机来北京创业,将西贝尔更名为西伯尔。这家公司2007年在新加坡上市。
当时,刘宏尚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任记者,专跑电信口,同是1973年出生的两人结识后开始“吃住一起”,共同创业,当时两人瞄准了手机流媒体业务。2003年底,北京西伯尔成立无线星空事业部,成为中国首家手机视频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
“当时联通的手机电视整个系统、内容播控平台是我们帮助建立的,在这块是独家合作。”刘宏告诉记者。
2003年正值3G牌照发放的时期,但却迟迟没有下来。2004年贾跃亭立马转向PC端,将事业部分离,成立乐视移动传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乐视网前身)。
早期为手机运营商建立视频业务,让乐视触觉到内容和版权的潜在价值,为其今后的发展脉络定下主调,也注定了不会走优酷、土豆之类的UGC(用户上传内容)烧钱之路。
乐视网创立之初通过西伯尔的PDA门户合作取得收入,2006年该笔收入为900万元,2007年达到1110万元。而这些钱基本上以归还借款的名义返还给西伯尔科技。“我们完全靠自有资金维持。”刘宏说。
要将流量变现,就需做会员收费制,而长宜之计就是买正版,正版加付费,成为乐视网的独特生态。直至2008年到2011年,一部电视剧的版权价格从十几万升至几百万,乐视尝尽了“版权红利”的甜头。
一位内部人士如此解释乐视的“无心插柳”:“当时版权不但不值钱,一买就是5年、7年甚至永久。这些版权都是包括三屏、PC屏、手机和电视,买的时候是手机端,但分销出去的都是PC端。”
2011年的乐视已秘而不宣地囤积了9万集电视剧、5000部电影的正版版权。2007年,乐视的版权资产仅187万,2011年升至8.54亿,4年增长了450倍,当反盗版渐渐成为业内共识,贾跃亭却已然制定“版权分销”的新行规。
当主页还充斥着不甚入流的自制节目,视觉风格更新缓慢,却在另一边用线下的思维捞取版权红利,乐视被同行诟病为圈钱的“二道贩子”。2011年,百度、PPTV、优酷、搜狐和迅雷这五个主要客户贡献了62%的版权分销业务收入,占乐视总收入37%。
而在版权价值认定上,乐视网对无形资产的直线摊销方式也存在着争议。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直线摊销能让报表变得漂亮,但这种方式不能体现网站的真实运营状况。目前,之所以造成很多公司敢于重金买剧推高版权泡沫,直线摊销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也是如此,一些同类公司已经做出改变。例如2011年,当时还未与土豆网合并的优酷在第一季财报业绩说明会上便宣布,将版权成本由此前的直线摊销改为加速摊销。
“乐视不是一个真正在做视频网站的同行,更像是我们的一个上游B2B企业,如果它是像优酷土豆这样的竞争对手,我们就不会轻易接茬了。”一位爱奇艺的公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2011年,乐视的收入中版权分销占3.56亿元,占总收入59%;2012年版权分销收入为5.55亿元,占总收入47%。
同年飙升的还有高清视频付费收入,2007年还在3158万,而2011年达到1.21亿元,月度活跃付费用户已达70万人次。而形成对比的是,优酷CFO在2011年第二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中表示,用户付费订阅收入还不到1%。
因为这个缘故,乐视曾被质疑在用户收费上虚报。而刘宏对本报记者解释,最早的视频网站就是以VOD(长视频点播)模式起家,而不是优土的UGC模式。“我们和各个运营商合作,每个月和带宽绑定推出视频包月服务,最终与运营商分成。” (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