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全球汽车就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的现象,国际上首次出现了“汽车工业进入夕阳产业”的说法。然而今天,中国的汽车人却源源不断地以创新力为汽车行业注入朝气与活力。4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自主创新年会”上,中国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建一当选“中国十大创新人物”,与IT界领袖马云、马化腾一同成为引领中国创新的时代人物。
将“创新”作为理念的企业不在少数,但真正将创新落实到现实举措却并非易事。“创新有很多维度,对于一汽而言,我们既要有产品上的创新,也要有技术上的创新,更要有管理和体系上的创新。”中国一汽董事长徐建一向媒体表示。这一观点也与其在中国自主创新年会主题论坛上的发言做出了呼应。在以《用创新驱动为企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的发言中,徐建一介绍了中国一汽以“四个支撑”向技术创新要实力,以“三个转变”向管理创新要活力的经验。
所谓“四个支撑”指的是强化投入支撑,打造核心竞争实力;强化人才支撑,做强创新人才保障;强化体系支撑,做实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关键技术支撑,增强商品竞争力。
在提纲挈领的概念下,是中国一汽实实在在的投入与支撑。据徐建一董事长介绍,在投入方面,“十二五”期间,中国一汽将通过强化研发投入,彻底改善自主研发硬件设施,全面提升一汽自主研发的能力和水平;在人才培养方面,到“十二五”末期,中国一汽将通过培养和引进,拥有产品研发人员100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2.7万人;技术工人5.5万人,技术员工占员工总数将超过50%,形成创新发展的坚实人才支撑;在体系能力方面,“十二五”期间,一汽将强化研发能力、资源与管理建设,形成研发资源统一、研发能力统筹、研发流程标准化规范化的体系优势。通过建立从研发到销售的全价值链大开发平台,强化产品开发技术与生产制造技术的有机结合,构建产品研发与制造技术互为支撑、相互提高的产品生命周期品质保障平台;在关键技术方面,“十二五”,一汽将以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发动机、变速器、桥、车身、汽车电子等五大核心总成,乘用车以“蓝途”战略为指导,重点打造传统节能和新能源两大系列自主动力总成;商用车以完善发动机总成平台,保持重型发动机节油竞争优势为重点,加快开发满足国Ⅳ、国Ⅴ标准产品。
作为技术创新的保障,管理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一汽,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必须努力突破科技管理工作中的障碍因素,才能激发创新体系中各要素的创新活力,增强集团公司创新的内生动力。”徐建一董事长如是说。这种管理创新被徐建一董事长总结为“三个转变”。
一是加快经营模式从“制造产品”向“经营品牌”的转变。不断丰富和完善以“品质、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中国一汽”品牌内涵,把“品质承载责任、技术创造优势、创新引领未来”的承诺,转化成一汽产品的品质内涵、技术内涵和服务内涵。
二是加快盈利模式从“制造环节增利”向“全价值链创效”的转变。在毫不放松向制造环节要效益的同时,以战略高度和务实举措发展衍生经济。加快推动汽车直营,强化物流管理,努力做强做优汽车服务贸易平台,加快形成全价值链创效的盈利模式。
三是加快管理模式从“传统企业管理”向“建设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按照深化央企改革要求,以建设规范的董事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契机,完善集团管控方式。减少管理层级,提高运行效率,控制经营风险。
不难看出,中国一汽的“三个转变”是思维模式的转变,是企业发展路径的调整。而这种转变对于拥有12万员工的超大型央企,更为困难。以创新驱动发展方式的变革,既是势在必行,又是事在必行。也正是这种转变奠定了中国一汽成为国内高端自主领军者的地位。上海车展上,“红旗轿车系列发动机”在彰显技术创新成果、赢得一片赞誉的同时,也展现出中国一汽在管理创新上取得的成绩。
从中国一汽身上,我们看到了创新为这家拥有60年历史的老国企带来的不竭动力。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只要我们还有创新的勇气、创新的意识,汽车行业就会永远欣欣向荣。今天,徐建一的当选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认可,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行业精英成为国内的创新先锋。
编辑: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