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会议会展

高峰对话:通信行业数字化转型
成共享经济的使能者
发布时间:2017-09-27
文章来源:新浪科技
分享到: 收藏

   杨涛:我非常同意任总关于共享经济的一个判断,共享经济正在日益深化和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对于共享经济,国家也在出台政策,促进共享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大势。网络是共享经济的使能者,我跟马总的观点一致。其实运营商和华为都在做一部分属于共享经济的事情,最典型的就是云,云就是一种典型的共享经济,包含目前我们通过云这种模式来给政务、企业上云提供共建共享服务。从传统的很多企业,很多政府部门一个个去建自己的私有系统,到全部共享这些基础设施,来提高使用效率,降低能耗,绿色节能,我觉得我们自己不仅在使能共享经济,也在做一部分经济,强化共享经济。

  李刚:这个题目非常大,我们说的共享经济,实际上以后对社会形态有很重要的改变或者重塑。共享经济,比如说我们整个的社会经济单元会大幅度的缩小,碎片化,可能以后每个个人都会变成一个经济单元和一个实体,现在大家都有单位,说你是哪个单位上班的,以后可能很多人是在一个平台上上班,是在一个开源社区,或者是在一个共享的项目当中贡献。这个对于平台的要求非常大,经济上更加离散化,平台上需要更好的互融和互通,我们今天谈的ICT互融和互通也是一个大的方向和趋势。另外一方面,我们看到ICT本身技术的发展,也正在越来越多的去吸纳一种类似共享的理念。比如在云环境下开源的概念,我们可以有很多技术是通过开源社区来获得。另外一方面,我们甚至发现很多传统的领域被一些新兴的公司开始介入当中,比如以前我们讲电信运营商的很多观点,很少听到一些声音,比如我们在国外参与很多会议的时候,就发现有很多非常小的公司他们也开始提供电信运营商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NVF方面,有很多并不大的公司,并不上市的公司在做。我们看到整个技术平台越来越开放,对提供共享经济的平台本身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推动力量,这是我的一个观察。

  任伟权:刚才马总也提到了共享,我认为物联网最开始的目的,全球的科学家为了他们的知识进行共享,推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不断的发展,包括我们所说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我认为应该不断的为这个社会的任何东西共享在不断的赋能。我们所看到的平常用的单车,包括汽车,还有充电宝进行一些共享。是不是随着5G技术的发展,我们有更多的东西会不断的进行共享出来,形成更好的一种共享经济的发展。这是我听了三位的分析之后我自己的一些感想。

  刚才李刚先生在做发言的时候也提及到你们的IT云和CT云。作为在我们这个论坛上,我也想围绕这个话题和大家探讨一下,你们怎么看IC和CT的融合?我想从李刚先生那里开始。

  李刚:IT和CT的融合实际上我们有共同的鼻祖,比如我们讲信息论,对整个IT和CT的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传统上,也有一些公司,比如像行业里面的老大,AT&T,你说它是一家IT公司还是CT公司?实际上在IT行业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Unix是AT&T发明的。我记得当年北邮在所谓的粉碎四人帮以后第一次招生的时候,当时非常热门的专业叫计算机通信专业。我们可以认为,在这个时候就开始融合了,那个专业非常古老,但是也非常热门,那个时候已经开始融合了。所以我认为,这个融合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这样,只不过今天产业方面水到渠成了,包括商用CPU的价格大幅度下降,我们讲软件定义,包括软件的功能大幅度提升,使得更加通用的技术可以进入到一个原来相对比较专业的领域里面。所以我认为,这是未来一个大的方向,而且最终云和网是融合在一起的,因为本身如果大家对计算机专业一直回溯的话,也都能看得出来这些东西都是通信行业和计算机行业共同的话题,很多话题是重叠的,无线电那边是另外一个专业,在很多专业里面他们是重合的。

  杨涛:应该说从历史上来看,整个CT领域因为标准化、规模化消除了数字鸿沟,在提升宽带通信方面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再往下一步怎么样实现智能化、智慧化方面就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讲面向未来有一个新的“四化”,就是网络的简化、运维的自动化、客服的智能化以及渠道数字化,往这个方面有很多新的理念和技术需要网络,就是从CT和IT部分去结合,共同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未来有一个ROST描述,我们认为不管是消费者和企业,这是一个需求。所以我们觉得面向未来诉求的角度,IT和CT有一个需求,有一个远景在前方,能够驱动这两方往一个方向去走。而且云是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云的技术,IT和CT走到一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技术基础,所以这一点我觉得目前业界也都是往这个方面努力,华为也是过去布局,或者在这个方面早期投入比较早的,在这一方面,我们也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起推动这个产业往前走。

  马涛:CT和IT的融合,前面两位大咖讲得特别好。我想从诺基亚全球举一个例子,其实从技术,包括产品方面,包括市场对于CT和IT,很难区分你到底是CT还是IT。我完全同意刚才讲的从需求的角度出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我们的这个产品,在软件和云方面是非常好的把电信级的角度,电信级的是规模巨大,一部署就规模巨大,都是T数级的。第一次以电信级的角度,把软件整个都串起来。中国这个市场,包括天翼云、移动云来看,我们觉得整个效果还是不错的,让硬件的效率都提升得非常多,硬件的使用率都提升得非常高。

  从产品级上,我们前一段时间刚刚推出了一个超的产品,就是一个芯片,SP4这个小芯片,在很多展会上大家可能都看过,这个芯片就是为了应对现在开始的数据大爆发,物联网的连接,包括移动数据的连接,大爆发所产生的功能很强大的芯片。这个产品对于我们华为老总提到的云和存储等方面都是非常受欢迎的。最近从诺基亚全球来看,我们从战略到产品部门,除了服务我们的运营商,包括和阿里巴巴、华为,横向产业大家讨论到IT、CT的时候,都对SP4这个小芯片非常看好,所以从产品和技术来讲,已经不分是CT还是IT了。

  还有一个点,如果大家关注的话,去看看我们各自的财报,有多少是来自于软件?这两到三年可能每一家公司都在设立这样的愿景,你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没有这样的愿景的话,很难走到很长远。

  任伟权:从三位的介绍,IT和CT已经很早在融合了,现在已经不分你我了,是整体的东西,再往后不会再谈论融合的问题了,根本就分不开了。

  刚才也提到,最早的时候说到数字化转型,包括方向发展来讲,运营肯定会最终回到商业的本质。也就是说会带来哪些问题,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听一下大家的看法。

  马涛:数字化转型我们叫Digital Transformation,我们看到的是全球大型的运营商,因为他们现在是数据的拥有者,一个大型的智慧管道。所以我们认为是三个角度:第一个角度,数字化转型,就是说商业模式可能需要调整,这是一方面;第二方面是运维模式,整个数字资源的管理需要调整和转型;第三个层次,可能就是他现在拥有巨大的数据,怎么去把它变现,这个可能是三个角度。我今天占用一点点时间,重点谈一谈第二个,就是运维方面的管理。

  VMware和华为的代表都是大专家,我只是谈一点。现在从诺基亚来看,我们更多的着眼点是放在智慧学习、人工学习、机器学习,还有整个用VR、AR,立足在未来500到千亿连接的角度,能够不出错,百分之百正确率,超自动、超智慧,自己可以机器学习。同时,还是一个产业链,这么大的数据,整个是一个生态链。如何利用众筹技术等等,来在运维方面提高效率,我们在这一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有一个智慧的产品,名字叫做MIKI,在芬兰有很多人的名字都叫这个,跟Mike是一样的。他们就是把几个因素综合起来,帮助运营商提高效率,提升自动化,提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让他能够高效的应对500到千亿连接这样一个时代的到来。

  杨涛:主持人问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首先我谈一谈对数字和转型的认识,华为一直在制定关于数字化转型的成熟度标准,我们应该说去年在法国戛纳,大家已经就这方面发布了一些认知,就是关于数字化转型的。我们的看法就是,关于这个数字产品的生产、营销、物流以及数字生态的建设、价值分配一系列的过程,应该是购置整个数字生态,所以这是一个高效率的围绕未来的一个生产过程。

  我其实有机会和法国、香港的几个客户讨论过这个话题,法国这个客户给我举了一个例子,他说他们有一年开始长部的年会,请所有的销售人员到一起,其中在墙上有一个数字在跳,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等到结束之后,我们的客户,市场部的老大就站出来宣布,说在刚才两个小时的期间,我们已经通过这个渠道完成了多少交易。这是我们过去通过传统渠道,一个月交易的总和。所以我们讲往数字化渠道建设的问题,他认为未来整个渠道要有百分之四五十往数字化方面去发展。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例子,就是提高效率的问题。

  第二个是我们和香港的一个合作伙伴,是去年在德国慕尼黑参会的时候,我有幸跟他聊了一下,他正在做数字化转型的项目,就谈到这个话题。目前和华为一起,把他们很多面向企业的业务以及家庭的业务,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面向香港的消费者和企业推出。这个月我们刚刚在香港做了一次非常隆重的数字化转型的发布会,来共同探讨下一步如何深化着去做数字化转型。

  第三个做数字化转型,从我们公司的角度来看,首先从自己做起,先把自己很多业务数字化,这里面我们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另外是帮助我们的合作伙伴实现数字化。这是我想对于这个话题谈的几点,谢谢。

  李刚:数字化转型里面包括数字化营销、数字化产品方方面面,数字化运营是其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数字化运营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我们跟客户一块探讨的时候得到的一个启发和启示,就是在数字和运营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我们的敏捷性,这个敏捷性是整个我们在以后的数字化社会里面和商业环境里面的一个核心竞争优势,就是从一个理念到最后产品发布出去,或者是服务发布出去,面向市场的时间。在这一方面,必须要整个从技术、组织、人员、架构、流程等等方面做重新的数字化再造,才能够去构建这样一个快速敏捷服务开发和递交的工程,这一部分非常关键。这个里面需要很多的技术,包括云技术等等,在这个当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它是把上面的理念能够落地的核心。

  除了敏捷性以外,还有刚才我们谈到的智能运维,面对数字化的世界有庞大的连接数据和基础设施。在这个当中,传统的运维方式已经彻底的可以说失效了,必须完全应用智能化的方式去运行,这里面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手段,从业务开始,到数据,到整个基础设施全面打通的智能化来知道任何地方出现任何的问题潜在的影响是什么,或者业务上异常的表现归结到基础设施的层面到底是什么样潜在的隐患,这些完全是需要靠技术的手段来实现,这个当中也是未来一个技术发展的方向。所以数字和运维里面,我们认为业务需求和技术创新两边在互相推动,使得这个数字化运营越来越走向现实。

  任伟权:从刚才大家说起来,应该说数字化的转型是更多的应用场景,应该说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方向。而且同时应该说,也是加速了整个价值创造的过程。应该说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还是带来很大帮助的。感谢三位的分享。

  刚才经过大家的分享,大家都了解的差不多了。下面希望三位嘉宾分别用一句话去展望一下未来几年ICT产业的变化,这可能也是一个趋势性的想法和看法。

  马涛:我刚才讲到,中国现在已经是5G的领跑者,在创新、标准方面已经是一个领跑者,也是在催生着各种行业的创新,行业的转型,提升经济效能,我们认为中国所有的创新都会引领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

  信息化整个高速、快速发展,同时也能惠及到弱势群体,尤其是在中国贫困山区,贫困地区的弱势群体。上周我刚刚去了甘肃南部的岷县,国家深度贫困县,建了三个信息化教室,是教孩子们学电脑上网。在那么贫苦深远的地方,4G网络特别棒,有我们诺基亚贝尔的网络,大部分是华为的网络,特别好,非常棒。但是孩子们他们都不会打电脑,我们给他做了这个信息化的教室以后,在那里的孩子就和在巴黎、北京、上海、纽约的孩子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是我想说的,信息化再高速发展,也要惠及到所有的人群。

  杨涛:华为公司任正非对未来ICT产业的发展做过一个描述,他认为未来就是一个智能社会,智能社会的典型特征是万物感知、万物连接和万物智能,终端是万物感知的触点,网络是万物连接的管道,云是实现万物智能的数字化大楼。

  李刚:整个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不但会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甚至是改变人类这个物种本身。结合今天我们这个话题来说,如果用一句话来说,我们就想说,从今天开始看,ICT的融合可以创造无限的可能。

  任伟权:再次感谢诺基亚贝尔的马总、华为的杨总和VMware的李总,非常感谢三位在最后的时间点给大家带来的真知灼见,至少我是非常受益的。再次感谢三位,谢谢!

  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杨涛:我非常同意任总关于共享经济的一个判断,共享经济正在日益深化和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对于共享经济,国家也在出台政策,促进共享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大势。网络是共享经济的使能者,我跟马总的观点一致。其实运营商和华为都在做一部分属于共享经济的事情,最典型的就是云,云就是一种典型的共享经济,包含目前我们通过云这种模式来给政务、企业上云提供共建共享服务。从传统的很多企业,很多政府部门一个个去建自己的私有系统,到全部共享这些基础设施,来提高使用效率,降低能耗,绿色节能,我觉得我们自己不仅在使能共享经济,也在做一部分经济,强化共享经济。

  李刚:这个题目非常大,我们说的共享经济,实际上以后对社会形态有很重要的改变或者重塑。共享经济,比如说我们整个的社会经济单元会大幅度的缩小,碎片化,可能以后每个个人都会变成一个经济单元和一个实体,现在大家都有单位,说你是哪个单位上班的,以后可能很多人是在一个平台上上班,是在一个开源社区,或者是在一个共享的项目当中贡献。这个对于平台的要求非常大,经济上更加离散化,平台上需要更好的互融和互通,我们今天谈的ICT互融和互通也是一个大的方向和趋势。另外一方面,我们看到ICT本身技术的发展,也正在越来越多的去吸纳一种类似共享的理念。比如在云环境下开源的概念,我们可以有很多技术是通过开源社区来获得。另外一方面,我们甚至发现很多传统的领域被一些新兴的公司开始介入当中,比如以前我们讲电信运营商的很多观点,很少听到一些声音,比如我们在国外参与很多会议的时候,就发现有很多非常小的公司他们也开始提供电信运营商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NVF方面,有很多并不大的公司,并不上市的公司在做。我们看到整个技术平台越来越开放,对提供共享经济的平台本身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推动力量,这是我的一个观察。

  任伟权:刚才马总也提到了共享,我认为物联网最开始的目的,全球的科学家为了他们的知识进行共享,推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不断的发展,包括我们所说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我认为应该不断的为这个社会的任何东西共享在不断的赋能。我们所看到的平常用的单车,包括汽车,还有充电宝进行一些共享。是不是随着5G技术的发展,我们有更多的东西会不断的进行共享出来,形成更好的一种共享经济的发展。这是我听了三位的分析之后我自己的一些感想。

  刚才李刚先生在做发言的时候也提及到你们的IT云和CT云。作为在我们这个论坛上,我也想围绕这个话题和大家探讨一下,你们怎么看IC和CT的融合?我想从李刚先生那里开始。

  李刚:IT和CT的融合实际上我们有共同的鼻祖,比如我们讲信息论,对整个IT和CT的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传统上,也有一些公司,比如像行业里面的老大,AT&T,你说它是一家IT公司还是CT公司?实际上在IT行业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Unix是AT&T发明的。我记得当年北邮在所谓的粉碎四人帮以后第一次招生的时候,当时非常热门的专业叫计算机通信专业。我们可以认为,在这个时候就开始融合了,那个专业非常古老,但是也非常热门,那个时候已经开始融合了。所以我认为,这个融合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这样,只不过今天产业方面水到渠成了,包括商用CPU的价格大幅度下降,我们讲软件定义,包括软件的功能大幅度提升,使得更加通用的技术可以进入到一个原来相对比较专业的领域里面。所以我认为,这是未来一个大的方向,而且最终云和网是融合在一起的,因为本身如果大家对计算机专业一直回溯的话,也都能看得出来这些东西都是通信行业和计算机行业共同的话题,很多话题是重叠的,无线电那边是另外一个专业,在很多专业里面他们是重合的。

  杨涛:应该说从历史上来看,整个CT领域因为标准化、规模化消除了数字鸿沟,在提升宽带通信方面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再往下一步怎么样实现智能化、智慧化方面就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讲面向未来有一个新的“四化”,就是网络的简化、运维的自动化、客服的智能化以及渠道数字化,往这个方面有很多新的理念和技术需要网络,就是从CT和IT部分去结合,共同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未来有一个ROST描述,我们认为不管是消费者和企业,这是一个需求。所以我们觉得面向未来诉求的角度,IT和CT有一个需求,有一个远景在前方,能够驱动这两方往一个方向去走。而且云是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云的技术,IT和CT走到一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技术基础,所以这一点我觉得目前业界也都是往这个方面努力,华为也是过去布局,或者在这个方面早期投入比较早的,在这一方面,我们也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起推动这个产业往前走。

  马涛:CT和IT的融合,前面两位大咖讲得特别好。我想从诺基亚全球举一个例子,其实从技术,包括产品方面,包括市场对于CT和IT,很难区分你到底是CT还是IT。我完全同意刚才讲的从需求的角度出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我们的这个产品,在软件和云方面是非常好的把电信级的角度,电信级的是规模巨大,一部署就规模巨大,都是T数级的。第一次以电信级的角度,把软件整个都串起来。中国这个市场,包括天翼云、移动云来看,我们觉得整个效果还是不错的,让硬件的效率都提升得非常多,硬件的使用率都提升得非常高。

  从产品级上,我们前一段时间刚刚推出了一个超的产品,就是一个芯片,SP4这个小芯片,在很多展会上大家可能都看过,这个芯片就是为了应对现在开始的数据大爆发,物联网的连接,包括移动数据的连接,大爆发所产生的功能很强大的芯片。这个产品对于我们华为老总提到的云和存储等方面都是非常受欢迎的。最近从诺基亚全球来看,我们从战略到产品部门,除了服务我们的运营商,包括和阿里巴巴、华为,横向产业大家讨论到IT、CT的时候,都对SP4这个小芯片非常看好,所以从产品和技术来讲,已经不分是CT还是IT了。

  还有一个点,如果大家关注的话,去看看我们各自的财报,有多少是来自于软件?这两到三年可能每一家公司都在设立这样的愿景,你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没有这样的愿景的话,很难走到很长远。

  任伟权:从三位的介绍,IT和CT已经很早在融合了,现在已经不分你我了,是整体的东西,再往后不会再谈论融合的问题了,根本就分不开了。

  刚才也提到,最早的时候说到数字化转型,包括方向发展来讲,运营肯定会最终回到商业的本质。也就是说会带来哪些问题,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听一下大家的看法。

  马涛:数字化转型我们叫Digital Transformation,我们看到的是全球大型的运营商,因为他们现在是数据的拥有者,一个大型的智慧管道。所以我们认为是三个角度:第一个角度,数字化转型,就是说商业模式可能需要调整,这是一方面;第二方面是运维模式,整个数字资源的管理需要调整和转型;第三个层次,可能就是他现在拥有巨大的数据,怎么去把它变现,这个可能是三个角度。我今天占用一点点时间,重点谈一谈第二个,就是运维方面的管理。

  VMware和华为的代表都是大专家,我只是谈一点。现在从诺基亚来看,我们更多的着眼点是放在智慧学习、人工学习、机器学习,还有整个用VR、AR,立足在未来500到千亿连接的角度,能够不出错,百分之百正确率,超自动、超智慧,自己可以机器学习。同时,还是一个产业链,这么大的数据,整个是一个生态链。如何利用众筹技术等等,来在运维方面提高效率,我们在这一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有一个智慧的产品,名字叫做MIKI,在芬兰有很多人的名字都叫这个,跟Mike是一样的。他们就是把几个因素综合起来,帮助运营商提高效率,提升自动化,提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让他能够高效的应对500到千亿连接这样一个时代的到来。

  杨涛:主持人问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首先我谈一谈对数字和转型的认识,华为一直在制定关于数字化转型的成熟度标准,我们应该说去年在法国戛纳,大家已经就这方面发布了一些认知,就是关于数字化转型的。我们的看法就是,关于这个数字产品的生产、营销、物流以及数字生态的建设、价值分配一系列的过程,应该是购置整个数字生态,所以这是一个高效率的围绕未来的一个生产过程。

  我其实有机会和法国、香港的几个客户讨论过这个话题,法国这个客户给我举了一个例子,他说他们有一年开始长部的年会,请所有的销售人员到一起,其中在墙上有一个数字在跳,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等到结束之后,我们的客户,市场部的老大就站出来宣布,说在刚才两个小时的期间,我们已经通过这个渠道完成了多少交易。这是我们过去通过传统渠道,一个月交易的总和。所以我们讲往数字化渠道建设的问题,他认为未来整个渠道要有百分之四五十往数字化方面去发展。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例子,就是提高效率的问题。

  第二个是我们和香港的一个合作伙伴,是去年在德国慕尼黑参会的时候,我有幸跟他聊了一下,他正在做数字化转型的项目,就谈到这个话题。目前和华为一起,把他们很多面向企业的业务以及家庭的业务,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面向香港的消费者和企业推出。这个月我们刚刚在香港做了一次非常隆重的数字化转型的发布会,来共同探讨下一步如何深化着去做数字化转型。

 




责任编辑:美杉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