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
至于近来盛行的人工智能威胁论,杨元庆表示,“人工智能取代人没那么简单,机器的智慧是基于人的智慧,算法是人定的,机器所做的事情都是在增强人的智慧。”
不认为人工智能会威胁人类
此前一段时间,人工智能威胁论一度盛行,杨元庆认为,对于人工智能取代人这件事很久都不会发生,自己对此比较乐观。“人工智能取代人没那么简单,机器的智慧是基于人的智慧,算法是人定的,机器所做的事情都是在增强人的智慧。”
杨元庆解释说,互联网其实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未来是智能化,智能化既是基于数字化时代的基础,基于互联网,肯定又会超越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
“智能,其实不仅仅是人工智能,事实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容易带来误解, 有人就会担心AI会不会取代人类。我认为更准确的说法是增强智能(Augmented Intelligence)。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谈智能医疗,智能制造等等。”杨元庆表示。
杨元庆认为,智能化具备三个指标,数据、计算力、算法。越来越多的终端,就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数据,但数据经过整理和分析才有价值,现在的边缘计算、云计算/云服务就是计算力。未来算法也会越来越先进,尤其是深度计算。“未来的智能绝不仅仅是很多人认为的智能音箱、智能驾驶、智能家庭,这只是很小的部分,未来智能会给行行业业都带来深刻的影响。”
杨元庆表示,未来,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像电话线一样,它不可少,但远远不是全部。由于IoT带来数据的膨胀,加上计算力的加强,和算法的优化,会带来行业智能,或者产业智能。
智能制造不只是机器人
杨元庆提到,大众对于智能制造也存在误区,认为智能制造就是机器人、机器臂,但这些都只是数字化的设备,机器人、机器臂对应的是IoT,而不是智能制造的全部。“我们要真正实现智能制造的话,最后一定是围绕着数据、计算力、算法来考虑。”
“智能制造不仅仅只是制造,智能的内涵不应该只是放在制造上,而是制造的全过程,从产品的研发,供应,生产,销售到服务。”
在智能开发方面,可以基于前几代客户的使用数据、供应链上下游的技术变化等进行设计,再用智能的方式进行模拟测试,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在供应方面,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供需不平衡。人工智能的发展则会改善这一问题。
在服务端,产品的售后服务往往依赖于接线员的水平和状态,但现在是机器回答,它们会学习普遍的问题,并自动给出答案。
“对智能制造更加准确的定义,是从自动化和信息化基础上进入智能化,是对全价值链的推进,是基于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所产生的数据,基于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的数据,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所带来的制造行业的智能。”
联想集团的人工智能布局
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杨元庆以医疗行业举例,CT机是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将医院的流程信息化,方便老百姓就医,不需要上门挂号,即可网上付款、拿药,但进行到这一步骤,并不太智能化,还有智能化诊疗,基于患者数据,进行判断。“过去只能专家医生做的事情,现在机器也能做。”
杨元庆表示,现在的loT有手环、心电衣等,未来还会有很多包括可以测血脂等等。“未来各行各业都会更加智能,包括金融最大的困难是风险管控,未来基于数据,能够更好地判断。”
对于联想集团的人工智能布局,杨元庆提到,“数据不只藏在BAT和互联网,更多的在B2C,即针对消费者的数据中,这正是我们擅长的。现在AR、VR发展得越来越多,这些设计和基本架构,联想都具有优势,当然联想也只是做智慧家庭的一部分。”
另外,在算法方面,会提供平台性的内容,目前在此领域已经有相对的积累,也开始给其他企业提供服务。
杨元庆告诉新浪科技,未来,联想集团在人工智能方面可能会专攻一两个行业,制造和医疗,将云计算、深度学习等做深做透。
对“三波”战略执行满意
今年4月,杨元庆公布了联想的“三波”策略:第一波,保持核心PC业务全球领先地位和盈利能力;第二波,拓展到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业务,希望能尽快成为增长引擎和利润引擎;第三波,押注自然语言交互和人工智能,让联想的硬件设备更智能,顾客在买了联想设备后还与联想发生往来。
对于三波战略,杨元庆表示,对这一战略很有信心,执行也很满意。目前联想的PC业务仍领先,包括市场份额的领先和盈利能力的领先,在这一前提下,联想正集中打造其他两大块业务,一是包括服务器、计算、存储等方面在内的数据中心的业务,“目前我们这块业务基础打得很好,未来不久能够看到该业务的高速增长,会给公司带来盈利。”
二是智能手机业务。“在国内我们的智能手机业务不算是最好,但在海外做得很好,在拉美是第二位,北美前五位,欧洲市场也是快速成长。上个季度,同比增长超过60%。”
杨元庆表示,联想与中国许多厂商所追求的内容不同,市场地位、销量不是联想最看重的,更看重的是业务的健康发展,恢复盈利。“现在的第三波,方向很明确,要为智能化时代做好铺垫。”(谭宵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