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每日完成2500万单 背后是技术支撑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利用是解决城市问题和挑战的重要工具。”柳青在回答查理·罗斯提问时说。在她看来,未来的城市应当以人为中心,而不是围绕停车场和汽车来建设。因此,滴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也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来实现这样的目标。
“人工智能听起来是个大概念,但在现实生活中,它已经在帮助人们更好地出行”,柳青说,当下滴滴正在运用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训练供需预测系统,能够预测未来20分钟内城市每个角落的供需情况并提前调度,及时为每位乘客匹配最合适的车辆。据她介绍,当下滴滴每天完成2500万单,在高峰时间段,每秒完成600个订单,每个订单背后是数百万次的计算,“技术确实在帮助更多的人、更快地打到车,这也是人工智能令人惊艳的一面。”
事实上,除了不断提升自身的效率和服务,滴滴还与中国20余座城市展开合作,携手解决拥堵---基于滴滴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重新设计了信号灯系统、车道系统等。以济南为例,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滴滴就帮助让拥堵时间减少了20%。
柳青认为,成为技术革新者和开放合作,二者之间没有根本矛盾。在她看来,移动出行行业还非常年轻,行业进步的速度要比监管的步伐更快,期间也需要与尽可能多地与外界合作,否则行业就将不可持续。滴滴目前还在全球出行领域进行布局,已投资全球前七大本地出行企业。
科技创新已经极大地改变中国
在访谈中,查理·罗斯与柳青还谈起全球创新的话题。查理·罗斯表示,很多美国人还存有成见认为美国是创新霸主,是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国家,“但如今中国早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模仿,中国是否变得更具有创新性?”
“我深深相信中国的创新力量,科技创新已经极大地改变中国。中国很大,人们有多样化的需求,有充足的市场和空间驱动创新,一些真正的创新也正在从这里涌现,滴滴在行业中实现的很多创新也是例子”,柳青回答道。在她看来,科技创新正在诠释未来,“不止是在中国,在东南亚,在巴西,在这些蓬勃的新兴市场,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趋势。创新来自于全球各地,而不是仅出自某个国家。”
期间柳青还分享了一个自己的故事。她和同事实际体验滴滴司机工作时,曾遇到过一个大学生乘客。这名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已经习惯了打车,习惯什么东西都从网上买,他虽然没有信用卡,但会使用阿里和腾讯的信用支付系统。“这就是中国新的一代,科技正在赋能他们,让他们去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柳青坦言, 技术毫无疑问正在变革中国,小的时候在北京路上还能见到骡子和马,当时这些都是交通的一部分,但现在北京已经是个现代化的城市,人们甚至已经很少使用钱包,移动支付无处不在,这是一个非常疯狂的变化速度。(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