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必修课
“做减法,最难的是要减掉那些对的事情”
诞生于1998年的腾讯,今年的11月11日,迎来了18岁生日。从QQ到QQ空间,再到微信,腾讯在互联网发展经历的窄带、宽带和移动三个阶段,均有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推出,而支撑产品创新的,一直都是技术原力的驱动。
腾讯副总裁林松涛就永远忘不了刚加入公司时的情景。“我是一毕业就来了腾讯,也算是一路见证了腾讯的发展历程。我加入公司头一个月,当年招我进来的高级副总裁吴宵光,跟我讲了一句话,这是一个能让你改变亿万中国人互联网生活的地方。”
腾讯QQ的第一位产品经理是马化腾,而林松涛则是腾讯正式设立产品经理岗位后的第一位履任者。今年是林松涛在腾讯的第13个年头,他坦言当年不可能预见到QQ今天的发展速度。“可我们当时就认为这绝对是一个有巨大用户价值的产品,但是你说能预见到它的活跃用户数高达9亿,这个当时确实没有想过。”
虽然语气谦虚,但你依然能听得出,林松涛为能担任QQ第一任产品经理而深深地自豪感,“QQ上的星星、月亮、太阳的评级方式,那就是当年我做的。”
回首当年的研发过程,林松涛依旧透露出敬畏和感慨,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在腾讯早期的时候,对于产品经理的职责并没有做非常充分的细分,不像今天,一个产品可能就有十个、二十个产品经理在做,每个人都有很详细的分工。“很多事情都是一个人在做,你一方面要看用户的业务数据,除了宏观数据,还要看很多详细的用户的操作、行为的数据,而且还要经常上论坛,甚至你自己都要回复用户和联系用户,要加到很多QQ用户群里面,去听用户对你们新出的功能版本的感受。”林松涛表示,“用户骂你是件特别正常的事。他一骂,我们往往就更关注,用户不满的原因到底在哪里?下一个版本该怎么出,未来的方向应该是什么?”
也是从那时候起,林松涛意识到在腾讯做减法的重要性:“腾讯内部的产品经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做减法,做减法不是说减掉那些错的事情,那些谁都会。腾讯内部做减法最难的事是要减掉那些对的事情,这是最难的,实际上就是怎么从对的功能中排优先级,找到用户最需要的。”
备注:PK文化
“不是说Pony PK 你,你就一定要照他的改”
在腾讯的内部培训材料中,一直保留着一个经典案例,某个产品版本里面有十个特写,但当你只能放进去三个的时候,你要放哪三个?10选3并不是个容易的取舍,特别是当大家意见不一致时,争论就会发生。这种争论,往往是一场用户看不见的PK,在腾讯内部,它也成为一个有些刺激的名词“PK文化”。
到底该听谁的?“你得有充分的理由去说服对方,绝对不是说看谁官大、谁官小,更重要的是大家站在一起。包括Pony(马化腾),到今天都会经常跟腾讯某些产品经理PK。但不是Pony PK你,你就一定要照他的改,他也会跟你一起讨论:这个交互体验的按钮是放在这边,还是放在那边,要细到这个程度。所以这个文化是腾讯自上而下的。”
不同于外界理解的残酷竞争,林松涛眼中的腾讯“PK文化”是一种平等的声音,通过讨论、PK来决定那种情况对用户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这种竞争在我们看是良性的竞争,大家以尊重用户行为为底线,这其实可以保持团队的活力。”林松涛表示,“在互联网的体验设计里面,很难有什么东西绝对是对或错,很多时候是基于某些维度和某些取舍原则来进行判断。”
2 意外
“偷菜”促成了腾讯开放 新浪微博逼出了微信
“在这个公司工作十几年,每天的感觉都像创业一样。”十三年来,林松涛先后负责并主导了QQ、QQ空间、黄钻增值服务、QQ农场、开放平台、广点通等产品研发和管理工作。2011年,林松涛带领团队从无到有开始了腾讯开放平台事业的征程,并最终确立了在业界的领先地位。其间,开放平台也先后孵化出了广点通、腾讯云这些腾讯关键业务。2013年起,林松涛又全面负责开放平台和应用宝团队的整合,实现了应用宝的崛起和快速发展——短短两年就从行业跟随者一跃成为市场第一。一连串的跨部门经历有的是因为机遇,但更多的是出于林松涛的主动选择。但真正让林松涛看到社交的力量和价值的,却是一个意外的小创意。
2009年,做了几年的QQ空间想尝试些新花样,一家名叫“五分钟”的公司的创意打动了他们。“世界上农场这个模式的创始者就是五分钟这家公司,绝对的中国原创。这其实是挺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一件事情。”林松涛表示,跟五分钟合作偷菜游戏的QQ农场迅速风靡网络,后来很多海外互联网大公司都借鉴了这个创意。
“偷菜”点燃了全民社交的欲望,在峰值的时候,每年有几亿用户在上面同时“偷菜”,这也让腾讯看到了跟第三方合作伙伴合作所蕴含的价值和机会。“一方面,有很多事情是我们做不到的。另一方面,当上亿用户同时偷菜时,五分钟的那套程序架构马上就顶不住了。”林松涛表示,他们帮助五分钟团队在后台全部重写了后台程序,包括底层架构和技术构架。创业型团队往往爆发力特别足,容易产生“爆款”,但往往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以跨越的技术积累。让一个初创型公司去走腾讯已经走过了十年的架构级的积累的度,对一个创业型公司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也不太可能。
“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觉得要把腾讯的这些能力开放出来,才有可能帮助一个又一个像五分钟这样的公司真正走向成功,那个时候我们就坚定了要走开放这条路的信念。所以在2011年我们正式把开放的大门打开。”
其实,类似“偷菜”促成了腾讯开放这样的“意外”在腾讯内部并不少见。意外的出现往往是一款伟大产品的诞生,以及一个决定命运的改变。命运总会在绝望之时为你打开一道大门。五年前,3Q大战之后微信诞生之前,腾讯遭遇了“新浪微博”崛起的危机,这又是差点让腾讯死掉的一道坎。可正是在腾讯微博无法战胜新浪微博时,最早是个邮件系统的微信承担了转型的任务。腾讯轻装上阵转攻手机即时通讯,3个团队同时开发微信,通过语音功能,以及与手机通讯录的整合,导入高端用户,增加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