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放弃的质量把关
走进洪明基公司的会议室,墙上一幅写着“良心”二字的书法作品格外醒目。“互联网带来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但回过头来,我们还是要把品质做得更好。”洪明基说。
良心品质,洪明基将此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说起如何保证食物的品质,无论上游的原材料生产,还是下游的餐厅运营,他都头头是道,经验丰富。
辽宁盘锦的大米、北京顺义的蔬菜、山东的花生……为了把好原材料这第一道关,洪明基将供应商锁定为注重品质保障的大型国有企业,很多已是合作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老朋友。每年去这些生产基地实地考察,也成了他的固定行程。
在直接与顾客打交道的实体餐厅中,洪明基花费的心思更多。“品质管理不能只通过简单地监督,而是要使之成为一种企业文化,由员工自发地去执行。”为此,两年前,洪明基做出一个颇为大胆的决定——让每家连锁餐厅的店长成为公司的合伙人。学习企业管理出身的他深知,自我管理优于被动管理。成了餐厅真正的“主人”,店长们在把关食品质量时自然更加用心。
而在搭上互联网快车之后,洪明基有了越来越多的线上顾客,这也让他在保证食物品质方面面临更多挑战。在分析用户体验的大数据之后,洪明基发现,即使选择外卖,顾客们仍然希望吃上热乎乎的可口饭菜。如何让他们满意?洪明基向记者狡黠一笑,道出了他在看似普通的外卖餐盒上用心所做的文章。“我们把餐盒设计为里外两层,中间隔着空气,可以起到保温作用。里面的一层又分成上下两层,上面放汤汁和肉,下面放米饭,这样米饭就不会因为在汤汁中浸泡时间太长而影响口感了。”
洪明基说,这样的努力其实早就开始。最近五六年,每隔一阵子,他就会带着团队对餐盒做一些改善,挑选保温效果最佳的设计方案。此外,他还专门花了一大笔投资,建立起自己的外送团队,确保送餐时间。
当然,投入越多,成本越高。但洪明基似乎并不在意。如他所说,“我们没有太多考虑成本的问题,顾客的体验才是最关键的。”而当聊到饭菜加热到什么温度送给顾客最合适、外送团队半小时内送达的比例有多高等问题,这位管理着几万名员工的公司“掌舵人”张口就来。显然,对他来说,这些数据更为重要,而他早已烂熟于心。
关于如何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更加激烈的竞争,洪明基充满底气地说,品质已经成为他拿得出手的核心优势。
做中国餐饮的民族品牌
“我很感谢父亲,是他当年鼓励我抓住中国改革开放激发的能量和机遇,来到内地发展事业。”洪明基掰着手指向记者算道,他在内地餐饮行业已经打拼23年。
1993年,当洪明基从美国留学归来、孤身一人进入内地时,并非一帆风顺。当时,中国的餐饮行业只有两三家大型企业,没有一家国际快餐品牌。这就意味着,洪明基想要将国外品牌引入中国,没有前路可循。而如何搞定与政府、员工、供应商、顾客、房东等各方关系,这个当时年仅23岁的香港年轻商人更是一头雾水。
“那时,为了和团队同事更好地沟通,我从酒店搬去宿舍和他们一起住。”洪明基还记得,有一个夜晚气温达到零下20摄氏度,屋里的暖气坏了,第二天起床自己的鼻子已被冻伤。而父亲除了借给他一笔启动资金之外,没再给予更多帮助。
洪明基坦承,有一阵子,他差一点就放弃了,“我就想,解决了这些问题我就回香港”。然而,当真的下定决心要攻克难关,洪明基发现,事情反而渐渐有了转机。“我开始愿意去学习、去融入内地社会,慢慢就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洪明基感慨,正是草创时期的那些困难让他变强。此后,中国市场的无限潜力更让他越干越有劲儿。
而当年为何选择完全陌生的餐饮行业?洪明基笑称,因为自己是个“吃货”。其实,爱吃的洪明基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拥有自己的餐饮品牌。在他看来,“这是比赚钱更开心的事”,也是让他在最困难的时候始终没有放弃的动力。
这些年,洪明基一直注重在忠于品牌特性的基础上,融入“中国味道”。“比如在吉野家的菜品中,我们加入辣白菜来搭配牛肉饭,又将大酱汤换成内地顾客喜爱的蔬菜蛋花汤。”
如今,洪明基在创建独立餐饮品牌的路上又迈出更大的步子。两三年前,他以一个已在香港经营50多年的烘焙餐厅品牌为基础,提炼其中几款经典产品,经过再次研发,在内地成立一家新的餐饮品牌。“店名就叫‘芳叔’,这是一位已在那家香港餐厅工作30多年的厨师长,我们都这么称呼他,现在他还在工作呢。”洪明基笑说,现在北京、天津、广东等地都已开设分店。
“打造中国餐饮的民族品牌,这是我们一定要做的事。”洪明基笃定地说,这已成为他对公司战略布局的重要推动力。而在互联网技术的助力下,洪明基升华经营模式、向目标靠近的脚步将更快、更有力。
谈起未来,洪明基说,过去20多年,他将国外餐饮品牌带进中国,而接下来的15年,他要做的是带中国的餐饮品牌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