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体上看,中国食品安全基本有保障,风险防控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监管总局食品抽检司司长段永升介绍,该局在2018年完成24.9万批次国家监督抽检任务,覆盖了全部33大类食品。检出样品平均不合格率为2.4%,比2014年降低2.9个百分点。具体来看,肉蛋奶、米面油等日常消费大宗食品抽检合格率较高。乳制品合格率为99.7%,较2017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3058批次,有2批次检出不合格,合格率达到99.9%。“通过持续专项整治和严格监管,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连续10年零检出,蛋制品中‘苏丹红’、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连续5年未检出。”段永升表示。
校园食品安全引起重视。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司司长李奇剑表示,维护学生饮食安全,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也是广大家长和社会的共同期盼。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组织开展了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风险隐患排查,进一步规范了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李奇剑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研究部署“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以贯彻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为抓手,持续加大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切实保障学校食品安全。“食品安全虽然没有‘零风险’,但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必须坚持‘零容忍’。”李奇剑说,“争取2019年底,全国学校食堂‘明厨亮灶’比例要达到70%。”
近年来保健食品抽检合格率逐年升高,与国际上相比,中国保健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相对较高。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司长周石平表示,目前保健食品市场的主要问题是虚假夸大宣传甚至吹嘘成神药欺诈消费者等问题屡禁不止。今年1月,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截至3月1日,共立案4865件,案值达到51.7亿元。“专项整治工作不限于‘百日’,关键是建立长效机制,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周石平说,“下一步,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全面‘体检’,比如在保健食品标签上设置特别提醒区,提醒消费者‘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不具有疾病治疗功能’等内容,引导人们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