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孙麒翔 石飞月)1月8日,根据天极网报道,由于受到流量劫持,财联社已就APP问题正式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法院则已对此事进行立案。
去年11月,有消息称,一位上海联通用户刘超(化名)在登录一款财经软件时遭遇流量劫持行为,该软件下方经常会弹出一个“红包”弹窗广告,点进去之后则是转盘抽奖游戏。
据了解,财联社主要用户为券商基金私募等二级市场主力,拥有几百万优质的高净值用户群体。财联社方面表示,为了保证信息流的简洁性,财联社一直在拒绝各种品牌广告的合作。中国联通通过自己手中拥有的通道优势,强行在财联社上植入广告劫持优质流量,财联社认为已经严重越过了法律边界。
对此,中国联通上海公司曾做出回应称,已经针对财联社网站页面进行了测试,没有发现相关广告的弹出。也同时发现其APP内部嵌套了H5页面,该公司已经专门做了相关屏蔽处理。
财联社认为,显然,上海联通的这种回应是在推诿责任。同时,通过联通方面之前的回应语句可以隐约听出背后含义——运营商的确存在弹窗“白名单”。
据了解,如果一旦有用户进行投诉,联通开始则处于推诿状态,而坚决投诉的用户,则会被联通列为“重点”用户,后续会被运营商列入一个过滤名单,不再推送广告,这个名单被称为“弹窗白名单”,而在这名单之外的联通用户,将继续受到骚扰,也就是说,运营商与广告推广商之间也存在某种“特殊的关系”。
当今,移动互联网流量劫持的现象已经可以用“严重”来形容。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与流量劫持相关的投诉占比从以往正常的15%跃升到50%以上。
相关法律人士指出,我国刑法虽然将流量劫持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列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一章,但其侵害的客体并不限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社会管理秩序,也涉及公共安全、公私财产所有权(例如计算机系统所有人的排他性权益: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等)甚至国防利益等,且客体侵害的反射效果严重。
对于网络用户而言,流量劫持行为会使其面临购买的流量被无端浪费的经济损失,同时面临主页被篡改、弹窗不断、网页强制跳转等,直接导致网络使用体验感极差。且因恶意软件、代码强行植入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破坏,可能泄露各类账户、密码等重要个人信息资料,危及网络账户安全。
对于网络服务提供商而言,流量劫持行为将影响其网站的用户访问量和市场份额,致使网站用户大量流失,造成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害,商业利益受损,更会严重影响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网络管理秩序的维护者而言,流量劫持行为人开发各类木马插件、恶意代码、病毒程序等并恶意传播,隐蔽性强、功能强大、删除困难,且流量劫持行为稍纵即逝,监管尤为困难,严重扰乱了网络运行秩序,增加了互联网的运营、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