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事件时有发生
相比之下,国外部分马拉松赛事的报名门槛很高,如波士顿马拉松就以严格的波士顿资格(Boston Qualifier,简称BQ)著称。不少跑者的终生目标就是达标神圣的BQ。比如,2016年18岁至34岁参赛男选手的起步成绩是3小时5分钟,并且只认可波士顿马拉松认证的其他马拉松赛事。目前国内受到认证的马拉松赛事有北京国际马拉松、大连国际马拉松、杭州国际马拉松、兰州国际马拉松、上海国际马拉松、长城马拉松、厦门国际马拉松。与之相比,2016年北京马拉松20岁至34岁选手的平均成绩在4小时45分钟到4小时49分钟。
国内马拉松比赛参赛者众多,但跑步者群体的素质参差不齐。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王大卫称,我国马拉松赛事中99%都是大众选手。大多数草根跑者,训练模式仅参照网上资料以及他人的经验传授,缺乏专业的教练指导。还有一些刚刚兴起的跑步俱乐部,聘请的教练不是从专业队退役就是从健身教练转行,采取的也是批量教学模式,无法根据业余跑者的个体差异性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更不要说伤病期的康复训练变化了。就算有那么寥寥几个专业的训练营,也因为昂贵的收费标准,使草根跑者们望而却步。
“我身边大部分人没有参加过专业训练,一般通过微信、微博和跑友交流跑路经验。我也考虑过参加训练营或者请个教练,但是现在专业的培训机构比较少,工作又太忙,也缺少相应的时间。”袁明说,他所组织的以检察官为主的正义跑团中的大部分人还处于跑马拉松的初级阶段,主要是以锻炼身体为主。
未经科学训练,不当运动导致的选手受伤乃至死亡的风险也在马拉松比赛中显现。在今年9月举办的第21届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上,就出现惊险一幕:一位30多岁、参加半程马拉松的男选手,在终点后50米处突然倒地,心脏骤停。幸运的是,负责赛事急救的医生和志愿者立刻对其实施心肺复苏、AED(自动体外除颤器)除颤,患者成功获救。
根据中国田径协会的规定,马拉松赛事举办前一周,一般会有专门的马拉松救助培训,还有救护车等流动医疗工具也会安排好救援路线,赛前会进行彩排演练,沿途会设几十个医疗站,为参赛者提供一些药品,并安排医疗陪跑者。
然而,并非所有马拉松选手都如上海那位选手那样幸运。今年5月28日,江西省德兴铜矿马拉松赛开赛。一位参加10公里迷你马拉松赛的53岁参赛者猝死,这位当地的矿厂职工在快到终点时发病,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就在一个月前,在陕西省杨凌农科城国际马拉松赛中,一名全程马拉松的参赛者猝死。
“最后几公里的冲刺阶段,因为冲刺时耗氧量瞬间增加,使得冠状动脉供氧系统和耗氧系统的平衡突然被打破,引发心脏骤停。”马拉松保障专家、美国心脏协会主任导师李永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坚持跑步6年的北京跑友“小黑”告诉记者,“跑马拉松还是要进行专门训练,必须在参赛前3个月甚至半年就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否则身体很难扛住那么大的负荷。”
主办方不分赛道、选手盲目跟风的攀比心理也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尤其是年轻人容易逞强,盲目追赶跑得快的老人儿,却不了解对方平时积累的大量训练。此外,他们在现场氛围的感染下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往往期望能有超水平的发挥。”杨明表示。
“生死状”有法律效力吗
在马拉松赛事中,受伤、猝死事件并非今年才爆发。早在2012年,广州马拉松两例猝死事件曾引起关于责任承担问题的大讨论,两位猝死选手陈杰和丁喜桥的家人则在广州体育局前打起横幅讨要说法。事件最后,陈杰家属获赔35万元,其中20万元属于保险赔偿,另外15万元是“组委会赔偿”;丁喜桥的家属与组委会达成和解,据其家属透露,赔偿金额参照陈杰。
马拉松选手猝死是一个普遍问题。据世界知名跑步专业杂志《跑者世界》统计,平均每5万名至8.8万名马拉松参赛者,就有1人死亡(包括赛后24小时以内的猝死者)。
针对马拉松猝死事件,目前大多数赛事主办方在报名时要求参赛者签订免责协议,这也被马拉松跑者称为“生死状”。例如,2015年上饶马拉松赛事主办方就在网站上作出免责声明:“比赛中,因个人身体及其他原因导致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由参赛者个人承担责任。”
北京汉鼎律师所律师汤浩表示:“免责条款并不全然有效。参加马拉松需要一定的报名费用,这表明选手和主办方之间存在合同关系,作为提供有偿服务的主办方对选手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合同法第52条规定,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免责条款无效,如果主办方因赛事组织、医疗保障不到位导致选手受伤、死亡,不能因先前的协议免责。当然,参赛者隐瞒身体状况,以不合格的健康状况参赛产生的后果由选手自负。”对于参赛者权益保护问题,汤浩还建议,选手在开跑前购买相关保险规避风险。
关于保险,黄璐洁告诉记者:“为了保障参赛者的权益,现在全国每一场马拉松比赛的参赛者都购买了保险,保险的险种也比较丰富,除此之外,因为之前发生过志愿者猝死的情况,所以志愿者和其他工作人员也有投保。”
“今年的北京马拉松,阳光保险为选手提供了意外伤害险和意外医疗险两种保险。如果选手出现受伤事故,会有赛事承办公司的法务部门联系保险公司进行赔付。”李腾说。
在名为“北京约跑族”的QQ群中,一位参加过多次马拉松的“老马”告诉记者,自己周围有人跟风跑马拉松,为了提高成绩,训练方式简单粗暴,最多的一周跑了4次,最后膝盖受不了了,休息了一周才勉强缓过劲儿来。
大量对长跑猝死事件的研究发现,发生猝死的时间段,主要在半程段、冲刺时以及到达终点之后。“长跑中出现运动极限点,简称极点。就是比赛进行中人体感到最‘难受’的阶段,心跳和呼吸加快并感到肌肉无力。”前述“老马”告诉记者,“这种状况往往在长跑进行到半程时出现,人们常说‘咬咬牙就挺过去了’。”
健身教练李柏认为这种处理方式并不科学。他告诉记者,“经过专业训练的选手也许可以挺过去,但从事普通长跑运动的人,往往容易在这个时候突发病症,导致晕厥、甚至猝死等意外。”
多位马拉松跑友告诉记者,自己的训练方法主要来自跑友间的交流和网络检索。“靠个人经验训练比较容易以讹传讹。不同马拉松项目需要的耐力训练是不同的。跑步消耗的能量来自人体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三者的供能效率逐次递减。比如针对全程马拉松,仅仅靠体内的糖,跑30千米就会消耗完毕。所以跑步时要按马拉松距离的短程、中程、全程交替训练,实现脂肪和糖混合供能。每天练习10千米跑能提高短程速度,但对跑全马没有帮助。”杨明表示,这些基础的运动素养在国外从小学就开始普及了。同时,国内赛事主办的专业程度也有待提高,比如可以针对第一次参加或者未经系统训练的选手开设迷你马拉松项目,在赛道中设立间断补给点为选手提供充能饮料等方面加以改善。 ( 徐小康 李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