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印度德里高院的文件显示,爱立信于去年12月5日提起诉讼,起诉小米侵权;12月8日,德里高院判决小米侵犯爱立信8项标准必要专利,并下发售前禁令。不过,随后小米在德里高院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法院允许小米在2015年1月8日前正常销售搭载高通芯片的智能手机,前提是每部需缴纳 100 卢比押金。
据腾讯科技了解,小米在印度目前销售的机型主要是红米1S和红米Note,前者采用的是高通400系列的MSM8628芯片,后者采用的是MTK的6592芯片。按照法院之前的宣判,1月8日之前小米在印度智可以销售搭载高通芯片的红米1S,也就是说并不允许其销售搭载MTK芯片的红米Note。
而在陷入爱立信专利纠纷之时,小米就宣称红米 1S 已经销售了 50 万部,红米 Note 也达到了 15 万的预订量。小米印度区主管 Manu Kumar Jain 去年年底在 Twitter 上还宣布,小米手机在印度已售出 100 万台。从这个数据来看,100万销量中必然有红米 Note,也就说在法院宣布销售禁令后,小米并未完全执行,依然在销售搭载高通芯片之外的小米手机。
对此,消息人士对腾讯科技表示,“爱立信已掌握了小米在印度销售违反禁令手机的证据,并将情况反映给了法院,希望法院做出针对小米违规行为的处罚。”据悉,2月5日开庭时将有可能公布相关结果。
小米难过专利关
在国内专利保护薄弱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小米发展如日中天,但在海外专利大棒之下的未来之路必然是困难重重。未来暂且不说,眼下小米能否度过难关呢?
此次专利纠纷的争议来自“标准关键专利(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s)”,乃通常我们所说的核心专利。在这方面,爱立信的优势远远大于小米。
据了解,爱立信先后在世界各国申请并获得了35,000多项专利,专利组合涵盖了2G、3G和4G技术。而且,爱立信已达成100多项专利使用许可协议,授权方包括行业内所有的主要厂商。为此,爱立信每年在研发领域投入2.5万名员工和近15%的净销售额,超过40亿美元。
尽管去年小米国内申请专利的速度在加快,数量急剧增长,但关键的核心专利小米是无法绕过去的,除非其重新界定另外一个与手机不同的通讯工具的概念,并为此研究,最终还要获取国际标准组织的认可。
海外拓展受阻
不过相比胜算更让小米头疼的恐怕应是其国际化的拓展。2013年4月,小米启动国际化进程,当时进军的是香港和台湾市场。在去年2月份,小米海外扩张步伐延伸至新加坡,后半年迅速扩展到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市场。
当初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微博)在公布海外计划时曾表示,2014年小米计划登陆10个海外市场。后因供应链问题,到目前小米只登陆了5个国家。
而印度是小米国际化关键的一站。小米进入该市场,曾花费巨资打造域名,并以印度著名地标泰姬陵为标志,附加“With Mi inIndia”的标语。现在陷入爱立信的专利纠纷,不得不让其重新审视海外的拓展规划。
有分析人士认为,爱立信选择在印度起诉小米,一方面是因为该市场是目前小米手机海外表现最好的市场,起诉有利可图,另一方面,在印起诉对于其他东南亚市场具有示范效应,双方的交涉进展将直接影响小米在其他新进入市场的命运。
德国慕尼黑马克斯普朗克知识产权和竞争法研究所从事知识产权研究的魏立舟之前对媒体曾表示:“同一项专利在不同国家采用的是一份文件,只是翻译成了不同语言。爱立信的8项专利,在其他国家和印度的权利是一致的。”
此前,爱立信官方曾对腾讯科技强调,“小米在哪里侵犯爱立信专利,我们将保留日后在那里起诉的权利。”
在目前小米已进入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市场是否会被波及,最终还要看2月5日的审判结果。
和解可能性大
爱立信曾在美国起诉三星,目前双方已达成全球专利授权和解。双方签署的专利交叉授权协议内容包括与GSM、UMTS和LTE网络和终端标准有关的专利。通过此项协议,爱立信获得42亿瑞典克朗(约5亿美元)财务营收,其中33亿瑞典克朗(约4亿美元)为净收入。
同样的案例还有中兴通讯,2011年起,爱立信在英国、意大利、德国对中兴通讯提起诉讼。据《路透社》报道,中兴通讯于2012年初与爱立信达成全球和解,并向爱立信支付专利授权费,具体金额并未公布。
从腾讯科技了解的情况来看,爱立信起诉小米专利侵权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小米遵守在FRAND的基础之上讨论签署必要的专利授权许可,并交纳一定专利费。
而从小米本身的发展来看,印度市场上升空间巨大,加上初期整体不错的销量表现,不太可能因专利问题减缓该市场的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与爱立信达成一致、签署专利授权协议。
小米在此前的官方声明中也曾表示,将和爱立信“和平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