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前左)在河北省内丘县岗底村向村民讲解果树修剪知识(2016年1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朱旭东 摄
1964年8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席卷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村民们的天在一瞬间崩塌。一位村民因为身体有病患,又看到田里遭灾,没有了收入怕给家人添累赘,喝农药自尽了。
就在这个时候,河北农业大学的科技救灾团来到了岗底村,李保国就是其中一员。
“我是农民的儿子,最见不得农民穷!”
那段日子,李保国在大山间一脚石子一脚泥地摸查灾情,终于对如何让老百姓不受穷心里有了谱。
“老百姓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李保国把家搬到岗底村,把研究室搬到了太行上,一扎就是20年,功夫难负有心人,而今岗底村果农靠种苹果人均年收入3万多元。
当太行山商定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在李保国的指导下逐一建立,当一个个全国知名品牌飞过了太行山上的千沟万壑,果农的脸上挂上了满足的笑容,李保国成了太行山里人人提起都要赞两句的“土教授”。
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诊室内为患者检查(2018年8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邓华 摄
中国人至今难以忘记非典疫情爆发时,一位普通大夫的名字——钟南山。
非典来势汹汹,钟南山主动请缨: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建立临时病区,集中收治最危重的病人。在抢救过程中,钟南山大胆采用不循常规的手段抢救病人,他和他的团队很快摸索出一套救治方法……
至今,钟南山有两个雷打不动的习惯:除出差等特殊情况,每周四下午都要出诊,每周三上午9点到12点查房,这位被誉为“医学界良心”的传奇人物经常跟人们说:“我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一位永远在基层一线的“看病大夫”,他的科学精神不仅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更以中国知识分子的坚守与担当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赞誉。
弘扬奋斗精神——一代代知识分子坚守岗位、开拓创新,接力续写时代答卷、迎接美好未来
年过8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长期从事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与研究,是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她最看重的是自己对学生的引领和影响。“用心育人、用心科研,我希望通过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她说。
从2013年起,闻玉梅和数位知名学者率先开设人文医学课程,经转为共享视频课后,已有百余所学校近五万人选修。
闻玉梅说:“我们教学,不是简单传授技术,更要有时代性、社会性。既要介绍国际先进的成果,也要讲述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努力和科技界的进展,坦言差距,激励年轻一代继续努力。”
从“东方红”跃然于世,到杂交水稻举国振奋,再到万米钻探刷新纪录,正因为有众多埋头苦干的“小草”“种子”,中国脊梁才得以挺立,中国精神才得以弘扬,中国创新精彩纷呈、充满活力的生动局面才得以形成。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右一)在解答研究生提出的问题(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1968年12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在青海基地发现一个重要数据,便要搭乘夜班飞机赶回北京研究。不料飞机在北京坠毁。后来人们吃惊地发现,在飞机残骸中郭永怀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抱在一起。烧焦的两具遗体中间,紧紧夹着装有绝密文件的公文包,完好无损。
郭永怀牺牲后,他的妻子李佩坚持要求将郭永怀的存款5600元作为党费上交。这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妻子在信中写道:“党的事业就是我们以及子孙万代的前途和生命,我这样做,或能稍为弥补他没有机会完成他对党的事业尽到最大努力的遗憾。”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86年,同样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邓稼先已身患癌症。在弥留之际,他仍嘱咐要在尖端武器研发方面努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1982年1月15日,黄大年在给同学的毕业赠言中写道:“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2017年新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躺在病床上,与病魔进行最后的搏斗,可他仍在关心“十三五”时期航空探测关键技术装备研制的项目进展,当得知经费有限,他马上嘱咐助手于平“没事,就把项目里我们自己课题的经费先砍一点……”
创新创造的接力棒,正随着澎湃的浪潮,传到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手上……
这几年,在中国合肥科学岛上,流传着8位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集体回国科研创业的佳话。他们希望利用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做出一流的学术成果,培养出更多好学生。
“我们从哈佛大学回来,做中国人的药物敏感性与基因组关联性图谱,通过与创新靶向药物研发相结合,有可能把癌症变成通过吃药控制病情的慢性病,有望解决中国人医疗中的实际问题。”8位归国的哈佛博士后中的刘青松说。
今天,千千万万的中国知识分子正与科学岛8位哈佛博士后有着同样的选择。他们,正如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穿越万水千山归来,为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出不可遏制的磅礴力量。
郭永怀、邓稼先……生命虽然短暂,精神却可以不朽。中国航空与航天事业发展的背后,正是一位位先辈化作苍穹中的明星照亮前路。
袁隆平、钟南山……走过峥嵘岁月,永葆蓬勃朝气。他们的身影仍然出现在田间地头、一线诊室,他们的大爱仍然播洒在这片土地上。
黄大年、钟扬……斯人已逝,追思犹存。从他们的家人、学生,到千千万万素不相识的奋斗者们,他们以“致敬”追忆着逝者的故事,更以“奋斗”继续着他们脚下的路。
“奋斗者”,是当代知识分子共同的名字。(新华社记者陈聪、白国龙、林晖、白瀛、吴振东 参与记者:周勉、李继伟、刘大江、张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