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货轮驶进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内的东渡港区(2016年4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新华社记者赵超、安蓓、王希、张辛欣
大国社会治理需要坚强核心,大国经济发展需要思想引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领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深刻把握发展逻辑和规律,引领中国经济巨轮沿着正确航向前进
6.9%、6.9%、6.8%……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继续稳定在中高速增长平台上,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活力不断释放。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如何在复杂变化的形势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引领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破釜沉舟的坚定决心,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统揽全局的驾驭能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领下,创造出新的辉煌。
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五年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100多次与经济工作相关的会议,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经常审议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研究确定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方针政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日益完善。
从产业发展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从资源环境到社会民生,从对外开放到创新驱动,宏大的经济工作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国家发展重大战略的缺项得以补齐,重大方针政策更加完整、更加完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清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为谁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
五年来,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成为经济工作的基本遵循;不以GDP论英雄,经济增长更具共享性和包容性,民生领域取得一系列新成绩;惠民举措陆续出台、民生改革不断深化,凝聚了人心、提振了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工作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我国取得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都得益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说。
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方位决定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辨中国经济所处的新方位,深刻揭示经济增长速度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最直观的变化是经济增速换挡,但本质特征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是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战略机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说。
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五年来,通过实施负面清单制度,市场壁垒进一步消除;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实施电力、石油天然气、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各类要素充分流动,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
与此同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更好发挥作用,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把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通过简政放权把该放的权放足、放到位,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协调,共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
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主要矛盾转化为结构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经济工作的主线,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五年来,一系列结构性政策发挥巨大作用,我国经济发展动力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创业创新蓬勃兴起,新兴产业茁壮成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开始向中国质量转变。
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需要化解的风险、需要克服的困难、需要补齐的短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问题为导向提出新战略、新举措,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满足人民的新需求、新愿望,进行了一系列开拓性、创造性工作,成为领导经济工作的一大鲜明特色。
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
以稳求进、以进促稳,使稳和进良性互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经济工作的科学方法。
在这一方法论指导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中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以经济的稳筑牢全局的稳,以经济的进带动全局的进,既有“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的耐心和恒心,也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热情和闯劲,不断开创经济工作新局面。
推动全方位转型和深层次变革,引领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深冬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滴水成冰。一家家工厂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
“我们改变设备交易的一锤子买卖,采取以租代卖,按使用时长计费等方式,受到客户欢迎。”沈阳机床集团党委副书记李文华说,商业模式的调整,帮助I5智能机床快速打开市场,目前订单已超过1.8万台。
曾几何时,以制造业闻名于世的辽宁被印上了“粗”和“笨”的标签。如今,辽宁正加快推动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带动传统产业悄然嬗变。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这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原有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步消失,生态环境约束强化,经济高速增长难以为继,高质量发展是必由之路。
这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需求,不仅要量的增长,更要质的提升,高质量发展是时代之需。
这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世界发展规律表明,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无不经历从速度到质量的整体转变,高质量发展是历史选择。
五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领下,我国系统布局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国经济呈现出全新格局,迸发出全新活力,展现出全新气质。
——从供给端发力,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质量变革。
供需结构调整,是一个挑战性极大的世界性难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重大战略创新和重大理论创新的高度,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动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引领中国经济实现历史性飞跃。
以“破”为先,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和无效供给。两年间,我国退出钢铁产能1.1亿吨以上,退出煤炭产能超过4亿吨,供需关系明显改善,经济运行质量大幅提升。
以“立”为本,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生成。五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符合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方向的新产品不断涌现,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取得新突破,新旧动能转换加速。
以“降”为要,市场主体经营成本持续下降。实施营改增,中国终结了营业税历史,五年来减税1.7万亿元,2600多万户纳税人受益,市场主体得以轻装上阵。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效率变革。
国有企业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价格改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五年来,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为市场主体减负助力,营造了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改革催生的发展新动能有效冲抵传统动能减弱带来的影响。
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我国重点领域基础性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梁八柱”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一些酝酿多年的改革频频破题,一些多年久拖不决、久攻不下的难题逐步突破。
——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中国经济实现动力变革。
组建6个国家研究中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步入全球组网时代,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启动……党的十九大后,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新举措、新成果纷至沓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这一重要论断。
从北京中关村到上海张江,从深圳南山到武汉光谷,从深空探索到深海探秘,从中国车到中国桥,从可燃冰试采成功到移动支付全球领先,创新之花已遍开神州。
面向未来,一个充满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中国必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