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观察
张晓雨
在某些高精尖的科技领域,“中国智造”的话语权依然偏弱。因此,既要肯定现有成绩,更应该看到自身与科技强国之间的差距,补上短板
中国生活越来越高的科技含量,正让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津津乐道。在一项由“一带一路”沿线二十国青年参与的评选中,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曾以古代“四大发明”推动世界进步的中国,正再次以科技创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发展理念。(7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
纵观中国近现代发展历程,从西学东渐到中体西用,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我们一直在以开放的姿态,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与科学理念。从过去因“山寨”他国技术而受到诟病,到如今“新四大发明”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这种转变是中国科研软实力提升的最佳力证。
中国“新四大发明”走红,确实有值得国人骄傲的地方。时速300公里的高铁,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更便捷的选择;网购和第三方支付平台,改变了民众的消费模式和支付习惯,为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共享单车解决了人们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开创了共享新模式……所有这些,都是中国科研投入持续增加、“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入的结果。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讲,“新四大发明”受到外国朋友的青睐,只是中国科技创新“走出去”的第一步。以移动支付为例,虽然微信、支付宝等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它们在走出国门之后,也多少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由此可见,中国“新四大发明”要想真正融入世界各国民众的日常生活,获得人们发自内心的认同和赞赏,依旧任重道远。
更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一些媒体津津乐道的“新四大发明”,在某种程度上讲,其实只能算是“四大应用”——它们的核心技术并非中国原创。而在某些高精尖的科技领域,“中国智造”的话语权依然偏弱。这意味着,我们固然可以为一些中国企业、中国软件在世界上获得认可而高兴,但更应该看到自身与科技强国之间的差距。
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新四大发明”的涌现,可以被视为一个新开端,我们正在实现从科技“山寨”国向引领科技时代进步潮流大国的转变。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难免有不尽完善的地方,这既需要中国企业继续探索新技术、新模式,也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多的政策和技术支持,为研发和创造出更多“新四大发明”创造条件。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会议指出,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通过创新政府管理、优化“双创”服务、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产业升级、强化人才支撑等途径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新的活力。在可预见的未来,科研创新将在国家层面上得到更多的战略加持,与民间科研创新力量形成合力,进一步缩小我国与世界科技强国之间的差距,提高“中国智造”的亮色,增强高精尖科技领域的话语权和技术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