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新闻头条

当前位置:国家品牌网首页 > 新闻传播 > 新闻头条 > 正文
中国经济展示底气与自信
发布时间:2016-09-02
文章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分享到: 收藏

  随着G20杭州峰会的临近,世界目光聚焦中国。在全球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增速创近30年最低、各国共同寻求复苏动力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增速也备受关注。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GDP增速放缓引来不少外界质疑或担忧,个别论调甚至试图借机唱衰中国。中国经济表现如何,发展趋势怎样,究竟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减分项还是加分项?

  在7月8日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符合预期和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从趋势看,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事实上,上半年实现6.7%的增长依旧给力,中国经济仍是全球经济的一抹亮色。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正以自身的努力和定力持续为世界经济作出卓越的贡献。

  中国经济的“稳”与“进”

  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力研判,来自对中国经济的底气与自信。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7%,无论是从我国经济体量看,还是从世界范围观察,这一经济增速都值得称道。

  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再次下调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至3.1%,但同时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6.6%。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凸显的大背景,也再次佐证了中国经济增速的来之不易。

  更重要的是,6.7%的中高速背后是有质量有支撑的增长,具有较高的“含金量”。经济增长从高速换挡到中高速,这既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更是中国对过去30多年发展历程不断总结后的战略调整和主动选择。

  任何一个经济体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出现经济增速换挡,中国亦然。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逐步实现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在这一阶段,观察中国经济如果只盯着增速等传统宏观经济数据,难免失之偏颇。

  高盛新近发布市场报告认为,在分析判断中国经济再平衡的努力成效如何时,应更多关注具体的微观证据。依据过去10年中国主要进出口商品的变化,高盛指出,中国经济正从投资、制造和出口型为主的“旧经济”向消费与服务型为主的“新经济”转型,在全球经济“价值链”中的地位显示出升级趋势。

  更多的微观证据都在显示着中国经济形势的“稳”与“进”。

  ——我们希望稳的方面,稳住了。经济基本面和社会大局基本稳定,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就产业指标而言,2016年上半年工业生产稳中有升,盈利状况有所改善。二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4%。

  民生指标方面,“稳”的特性更加突出。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七成;CPI稳定在2%上下;居民收入实际增长速度也稳定在6.5%左右。

  ——我们希望进的方面,也有了新进展。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的特征愈加明显。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长7.5%,占比达54.1%;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均呈现两位数增长,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也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消费结构也在改善,信息消费、网络消费的增长率接近30%。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也取得初步成效。上半年煤炭、粗钢产能出现回调;工业企业和商品房库存出现积极变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的主营成本略有下降。基础设施尤其是农林水、扶贫、科技等领域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固有矛盾还有待在转型发展中解决,一些新的问题也开始显现。这些都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坚定地继续推进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光明

  风物长宜放眼量。短期来看,中国经济可能有压力,但放在更长周期看,不过是波浪前进的新曲面、螺旋上升的新弯道,“中国经济发展发展前景十分光明”。

  “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没有变”,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未来趋势,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这是一种结构更优化、质量更优良的增长,且增量依然可观。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GDP总量就已超过10 万亿美元,目前GDP已经连续6个季度运行在6.5%至7%的目标区间内。在世界经济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这样的增长来之不易,特别是在总量如此庞大的基础之上,增长所要付出的努力比过去更加艰辛。这样一份成绩单足以证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

  中国地域辽阔,产业体系完备,经济转型升级有很好的“蓄水池”和“减震器”。特别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也尚有完善的空间;“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也为经济提供了空间和动能;同时,我们有世界最高的居民储蓄率,消费升级将带来更多的消费需求。

  中国经济拥有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我国科技进步速度、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以及资本积累速度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科技进步,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中国制造2025》,科技领域的投入快速增长。我国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劳动人口占比依然较高。同时,在沿海地区进入依靠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推动发展阶段的同时,内陆地区还有巨大的传统产业发展空间,可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责任编辑:筱涵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