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代购乱象:有消费者在洋码头通过买手代购的商品,疑似假货 | 315
来源:公司秘闻
陈华对上一次海外代购充满了挫败感。花了近2000元在洋码头上代购的Tory Burch女包不仅出现明显的走线错误,而且五金件上没有LOGO。
“淘宝上同款包只卖1400元,在洋码头上花近2000元,就是能跟买手直接沟通,相信是真货。”陈华说,她随即向洋码头方面投诉,要求进行检验并退赔。然而检验流程却不能让陈华满意,因为要交给洋码头送去第三方中检集团检验,“如果检验时对方用真货掉包了我怎么知道?”陈华问。
陈华直接询问中检集团,对方却称对个人提出的品牌鉴定“不出报告”。通过对海关以及Tory Burch商家的询问,陈华得知目前对鉴定海外代购的假货并没有标准,这个问题一直长期存在。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数据,2016年全年跨境海淘类投诉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疑似假货是诸多投诉中最惹人瞩目的一项。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商品真假难以鉴定外,购物小票、物流信息等用来保真的证明,都不难伪造。海外代购黑幕重重,已形成一条从产品造假,转包“分销”再到发货“洗白”的灰色产业链。由于海外代购的特殊性,所有收到疑似假货商品的消费者只能陷入“无法证伪”的维权困局中。
“花了正品的价格,买到的却疑似假货”
直到现在,陈华也没鉴定出自己去年11月25日在跨境电商平台洋码头花1989元买到的Tory Burch女包是真是假。
陈华今年40多岁,在一家证券公司工作,她的心态很能代表现在追求品质消费的一批消费者:在网购之前先“比价”,如果一个产品的网购价比专柜正品价格低太多,贸然下单就有买到假货的嫌疑,所以宁买贵的,不买便宜的。
陈华最终在洋码头通过买手“阿建英国GO”下了单。“洋码头是买手制度,我和买手沟通过,他说自己就在英国,所以我比较放心。而且这款包的代购价格在2000元左右比较正常,太便宜了有可能是假货。”陈华告诉新京报记者。
但在收到商品时,陈华傻了眼:花大价钱买来的包存在明显的走线失误,缝与缝之间露出了里层的衬布,而且包包的五金件上没有Tory Burch的LOGO。
疑惑之下,陈华上了淘宝,让她惊讶的是,洋码头买手“阿建英国GO”发给她同款包所配的图片和三家淘宝“爆款”店的图片一模一样,而且淘宝上面的价格明显低于洋码头,最贵的一个店铺同款包仅售1400元。
为了证明自己买到的不是假货,陈华私信了给她代购商品的买手“阿建英国GO”。对于陈华的质疑,“阿建英国GO”显得很淡定,“我们支持任何形式的验货”。
当进入“验货”程序时,陈华犯了难,她提供的截图显示,洋码头的客服人员要她预先支付300元鉴定费,由洋码头把包送去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检测。这个说法得到了洋码头的证实。
昨日,洋码头公关部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消费者若对商品质量有质疑,可以把商品寄给他们,他们再拿到相关机构进行检测,这一检测费用需要消费者自己支付,若商品被确认为假货,将退回检测费用。
当陈华直接联系中检集团时,中检集团却表示,品牌鉴定是不出报告的,特别是Tory Burch的包,特别难检,仿货多。新京报记者登录中检集团官网后,发现该集团提供“商品证照审核”、“供应商审核”等服务,但并没有“品牌鉴定”服务。
对于陈华“中检集团不出具品牌真假检验报告”这一说法,洋码头工作人员表示,一般与他们合作的检测机构不接受个人提出的鉴定申请,只接受机构检验。
洋码头方面称,如果检测发现问题,洋码头承诺“假一赔十”。当新京报记者询问,有没有检验出假货并予以赔偿的先例时,该工作人员回答“据我了解没有,虽然有质疑假货的问题,但最终下来大部分都是商品质量问题。”对此说法,陈华表示无奈。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网购平台与卖家存在利益关系,消费者若将商品寄回网购平台送检,对于买家的风险很大,公信力不能确认。应由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鉴定,结果才能信服。
▌海关、专柜均不能提供假货鉴定服务
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五名质疑海外代购平台商品真伪的消费者,他们的问题均是产品存在质量缺陷,与正品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由此他们认为买到的是假货。
去年12月在洋码头花费1299元给女朋友买礼物的天津小伙魏华给新京报记者展示了他买到的商品:一个桃心“歪了”的蒂芙尼手链。洋码头的客服向其解释称这是“入门级产品”,歪了正常,但他此后花费1400元在香港的专卖店买到的一条同款手链就没有出现这一问题。
今年2月在洋码头购买M·A·C唇膏的罗雯则在商品到货后立即发现“味道不对”。“M·A·C的口红我有很多支,质地不同,色号不同味道浓淡也就不同,基本是巧克力味和橡皮泥味。这个却有一股韩妆的香精味道,有点像肥皂泡泡味道。”
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监测数据显示,跨境电商中以“洋码头”、“宝贝格子”为最典型代表的买手制C2C遭到投诉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消费者质疑商品真假。
对于陈华和罗雯等人来说,如何鉴定自己买到的东西是假货?
多番交涉下,洋码头某位高管答应陈华将包寄到洋码头上海总部,为其做“商品鉴定”。但鉴定方法让陈华大跌眼镜:洋码头该名高管告诉陈华,他找了一位“专门做二手生意”的人士看了,是正品。“整个鉴定过程没有录音录像也没有文字证明,我提出质疑,他又说,不信你也找一个做二手生意的人看啊。”陈华表示。
海关能否辨认货物的真假呢?天津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检疫局可以检测进口商品是否符合中国的质量标准,如奶粉的蛋白质含量,但不能鉴定某一品牌是否为假货。
“特别是衣服,根本无法出具是否为真品的证明,消费者若认为相关商品是假货,只能找经销商要相关的入境证明,如报关单等。”
3月12日,新京报记者拨打了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维权咨询电话,根据中消协给出的答复,对于消费关系不在国内的海外代购,第三方检测机构可以检测商品的材料和成分,但若要鉴定这一品牌的真伪,只能去相关品牌在国内的专柜。
一位从事奢侈品销售多年的资深人士则告诉新京报记者,专柜也没有鉴定真假的义务,而且对于海外代购来的产品,在国外生产的和在国内生产的,适用的鉴定方法也不一样。
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与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看来,国内外对于商品的标准界定不一,而且线上购物的商品和线下直接购买的商品渠道不同,找专柜鉴定不太可行。
虽然国内购物都有发票,但国外的商品并不一定都会开发票,跨境电商提供给消费者的购物小票照片也不能作为退货的有效凭据,除非拿到真实的购物小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