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维权在线

安利纤体计划致女子猝死:每餐只吃纽崔莱蛋白粉营养素
发布时间:2013-08-09
文章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收藏

 

  受困直销责任让位业绩

  安利为何沉默?即使在全宏娥的悲剧发生后,依然坚称“安利不承担责任”?

  “因为这些团队能够为安利和直销员带来更多的业绩。而且安利模式决定了其也很难控制。”一名深谙直销行业的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

  8月5日,时代周报记者来到了江南西华泰酒店14楼的会议室内。这里,超凡团队70多人聚集在一起参加安利营养知识讲座,会议室讲台的背景则是安利的巨大横幅,右侧有穿着安利标志的统一服装人员维持秩序。

  讲座基本上就是围绕着如何取得更好的销售业绩而展开。

  台上的讲师自称是安利认证华东地区首席营养师,他多次重复“我曾创造过半天取得50万营业额的业绩”这样一句话时,学员就会大声回应,气氛相当热烈。

  虽然主办方强调,讲授的是安利认证的课程,但记者发现,讲座的内容,除了“成功人士”炫耀自己的“业绩”外,基本上就是宣传“营养餐”,即搭配安利的蛋白粉和维生素来补充营养。

  休息时,超凡团队一位直销员不断向记者暗示,自己是安利的内部员工,纤体计划是由安利公司推出,“纤体计划推出时十分受欢迎。每月一期,最多时一期有400多人报名。现在限定为每期50人。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直接到安利公司来了解。”

  “尽管各个团队的文化会有差异,但目标都是帮助别人成功。”直销员白某称。同时,据他介绍,这种营养讲座一月举行一次,每次持续三天。而除了营养讲座外,还有别的主题讲座,每次讲座每位学员收费100元,整个课程基本上就是以“排毒”、“减肥”、“纤体”等概念为噱头,吸引学员购买安利产品

  “其实,安利直销员的压力相当大。”上述业内人士透露。根据安利的计酬方式,直销员月销售额要达到2500元才能够获得销售报酬。假设一个直销员每个月都达标,那一年销售额起码是3万。该数字与安利的人均营收相当。2012年,安利在中国的营收为271亿,而其拥有90万左右的直销员,人均约3万元。

  “3万是个平均数,大部分直销员一般很难达到。”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称,“由于压力大,又高度渴望成功,所以滋生了大量组织和团队,而各类围绕着安利产品的极端营销概念、计划在也不意外。”

  韦伟表示,“安利今年的销售业绩仍然保持增长。”

  公开数据显示,安利的总营收从100多亿增长至去年的271亿,但安利模式却颇受非议,特别是其庞大的直销队伍,换来的是在管理、效率等方面的种种问题。

  曾有分析指出,以安利为代表的直销模式,是把现代化商业的高效大规模运作逆转为每个人单独的销售运作,从宣传产品、进货、库存、销售、送货到售后服务全部要每个人自负其责,效率极为低下。简单来说,就是等于把现代化的工厂解散,恢复古时候手工作坊的运作。

  所谓的安利模式导致了营销效率大幅下降,而由此造成营销成本的巨增,却由直销员而非安利公司本身承担。数据显示,2012年安利全球营收为113亿美元,营销人员号称超过500万,人均年营收为2200美元左右,并且其中大半依靠营销人员的自用产品;而与安利同期诞生的沃尔玛,在2012年全球营收达4690亿美元,员工200多万,人均年营业额23万美元,两者的人均效率相差超过百倍。

  [记者手记]践踏人性的“安利模式”

  本报记者潘奋图

  安利模式是一个高效的商业模式吗?答案如果是肯定的话,那么,现代商业社会就不复存在。

  高效的商业模式,其基础并非建立在情感关系之上,而是基于公平、平等的市场之中,同时由一系列严格的法律来保障。

  简单来说,就是等价交换,卖方出售质优的产品,而买方给予合理的价格,而无需利用任何情感因素。

  无论所谓的“传销”抑或“直销”模式,从本质上看,均是建立在亲情、友情,或其他能够让人相互信任的情感之上。当公司信誉、产品质量一旦发生危机,直接受伤的是人与人本来就脆弱的关系,并可能演变成一场复杂情感斗争。

  如果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传销、直销模式,无非是将企业营销、品牌等用于建立客户关系的成本,转嫁在业务员的身上,让他们不得不出卖自己的人际关系,将自己的亲人、朋友、邻里,变成公司的客户。

  这是一种完全不对等的成本转移。

  人际关系被出卖后,业务员就会被置于利益链的最末端,仅能获得销售利润零头。而问题出现时,业务员却要为一切责任背书。这也是为什么在全宏娥猝死的事件中,安利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公司不需承担任何责任”。

  其实,所有利用感情来获得的生意,不仅有违商业社会的基本原则,而且是对人性一种践踏。

责任编辑:Dima

网友评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