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失信榜

光明日报:扩大信息源才能撑起旅游“红黑榜”
发布时间:2016-10-14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收藏

  近日,国家旅游局发布十一假日旅游“红黑榜”,涵盖景区、旅行社、旅游工作人员、导游、游客5类,其中景区又分综合秩序和厕所革命、旅游市场秩序、旅游安全保障、旅游服务4个专项,“红榜”为最佳(或优秀),“黑榜”为最差(或不合格、不文明),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红黑榜”是旅游评价机制的一次创新,收获了颇多关注。但是,有记者向“黑榜”上存在问题的上海太阳岛国际俱乐部、张家界龙王洞景区求证,相关负责人都对曝光的问题予以否认,工作人员的答复是“没有收到客户反馈”“基本上都说很好”“就算有也是及时解决的”。如此,便陷入了“罗生门”的尴尬,真相究竟为何就有些令人费解了。

  细究“红黑榜”的信息来源,系由各地旅游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假日旅游市场秩序情况提供的信息汇总而成。旅游主管部门点名批评景区、维护游客利益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但信息公开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证据究竟何在?游客反馈占比有多少?景点与主管部门相互之间是否有细节质证?这些为可信度加码的细节还需充实。而在目前信息公开不足的情况下,即便被曝光,景区依然可以理直气壮,采取一种“自说自话”的暧昧态度来维护。据理力争也好,狡黠诡辩也罢,这至少说明“红黑榜”排名方式还需扩大信息来源,更大程度纳入旅游服务的直接承受者——游客的信息反馈,如此方能进一步提升公信力,挤压各执一词的话语空间。

  倘若没有足够的信息来源,“红黑榜”也可能蜕变为“光荣榜”。“红黑榜”甫一推出,不少地方就争相庆贺当地景区进入“红榜”,而对“黑榜”则讳莫如深。其实“红黑榜”的权威性高低,“黑”的成色尤其重要,而旅游主管部门对“红”与“黑”有所偏爱则在所难免。从本次“红黑榜”的数据也可看出些许端倪,全国有14个地区报送了黑榜,超过半数的地区未及时向国家旅游局上报负面信息。未报送“黑榜”的省份在各方面已尽善尽美?恐怕未必。因此,“红黑榜”若要成为具有震慑力、公信力的权威榜单,关键是扩大信息来源的范围半径,接入12301旅游投诉平台、12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平台等方面的数据资源,厘清信息采纳的标准,让某些地方无从隐瞒情况。

  近些年,国内旅游的一些乱象被广泛批评,纠治举措不断推出,“红黑榜”也被寄予不小的期待。要知道,撑起“红黑榜”的只能是公信力,而公信力的来源必然是广泛的社会评价。公众期待“红黑榜”进一步完善,成为一副刻度精准的旅游服务评价标尺。

责任编辑:丹丹

网友评论

>>>
相关推荐